莎士比亚戏剧本土化之探索与尝试

2009-04-19 02:54戴玉霞
电影文学 2009年21期
关键词:莎士比亚本土化戏剧

李 旸 戴玉霞

[摘要]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剧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是传世的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交流的加深,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和精髓,让这种高雅艺术能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笔者旨在对莎剧在电影、电视中本土化的尝试可能性及如何进行本土化做些探索。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本土化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他的戏剧展现着丰富的人格和饱满的人性。但在今天,莎剧的舞台演出却往往受到演出成本高、观众减少等因素的局限而得不到发展。于是另一种弘扬莎士比亚戏剧的新形势应运而生——将其搬上银幕、荧屏,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来展现莎剧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把高雅艺术的精神内涵介绍给广大群众。笔者主要对莎剧在电影、电视中本土化的尝试可能性及如何进行本土化来做一些探讨。

那么怎么来理解戏剧的本土化呢?在此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到的本土化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化,而是应该对本土化的对象有取舍地引入。具体到莎剧来说,就是在继承莎剧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加入本土元素,如可以用本土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为依托构建故事框架,来弘扬莎剧的精神内涵。笔者认为这样观众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引入的对象,从而使引入对象的精髓得到继承和发展。

一、莎剧本土化的价值

莎士比亚戏剧是戏剧园地的一朵奇葩。它的魅力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语言丰富。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舞台化的语言,诗化的语言。整个语言犹如幽谷中的小溪,时而悦耳动听,时而哀怨忧愁;又犹如晴空中的霹雳,让天地震动,让灵魂震撼。真是柔婉如淙淙流水,激荡似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反观我国当前文学作品里的文字,再到电影、电视里的台词大多味同嚼蜡。如能将莎剧优美而极富感染力的戏剧语言加以借鉴,势必会改善当前这种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语言快餐”。第二,人性饱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里人性复杂多变的一面总能被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出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纷繁交错,人不再以纯粹的好与坏加以区分。在他的戏剧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莎剧正是从人文主义角度来诠释人性、体现人性,这也是莎剧的一大亮点。第三,体裁多样。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作品从不拘泥于受单一体裁的制约,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线,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丰富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G·K·亨特在他的文章《莎士比亚和悲剧传统》中就提到“莎剧倾向于处在这些分界线的边缘——喜剧亦有悲剧的潜在因素,历史剧在悲剧和喜剧之间摆动,悲剧滑进喜剧的轨迹。”笔者认为,以上三点可以被认为是莎剧的精髓。莎剧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继承与发展英国本土戏剧和同时代剧作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继承与发展就是莎士比亚戏剧形成的基石。对后人来说,将莎剧本土化也不失为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尝试。

二、莎剧本土化的前提

尽管莎剧本土化可以看做是对继承与发展莎剧的一种探索,但并不意味着毫无前提条件、毫无原则地进行本土化。那么,本土化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点可以考虑。第一,莎士比亚戏剧与本土文学在背景文化上存在着过大的差异,为莎剧本土化提供了可能。莎士比亚戏剧是时代的镜子,留有时代的烙印。莎剧尽管多取材于传说、历史、异域故事,但影射的是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这一时期是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蓬勃发展的时期,所有这些都形成了莎剧深邃广阔的背景。如果这种背景与观众本土文化背景差异过大,那么将莎剧原封不动地照搬进来,一方面会让大部分人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很难形成戏剧所要的共鸣效果,产生曲高和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本土文化背景中缺乏相应的莎剧的一些背景知识,则会造成对莎剧理解上的偏差。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莎剧的精髓,笔者认为,莎剧的本土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距离,减少陌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观众站在本国的文化背景上理解莎剧的精髓,让莎剧这样的高雅艺术走进广大群众。第二,希望本土文学中能注入新的血液是莎剧本土化的现实需求。这种莎剧本土化的需求是基于两种文化背景差异过大、照搬难于理解,而另一方面又希望本土文学中能注入新鲜血液,让本土文学总是处在常变常新这一现实。要让本土文学不断发展,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另一方面要借鉴外国的文学精华,这样才能让本土文学永葆生机。第三,一批根植于本土又深刻领悟莎剧精髓的开拓者是莎剧本土化的动力源泉。莎剧本土化既包括莎剧的精髓实质,又包括本土文化元素,这种本土文化元素有着深厚广博的本土文化背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要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对莎剧、对本土文化都有着深刻感悟的开拓型人才。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往的日趋频繁,日益加深,具备这种纽带作用的人才也在不断涌现,相信他们是推动莎剧本土化的动力源泉。

三、莎剧本土化的探索和尝试

在20世纪的银幕、荧屏上出现了许多将莎剧本土化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其中较为突出并受到好评的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蜘蛛巢城》《乱》以及中国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

黑泽明是日本的著名电影导演,他一生视莎士比亚为偶像,努力将莎剧的戏剧精髓渗入日本的电影文化中。《蜘蛛巢城》就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黑泽明将影片背景改为日本的战国时代,在表演上吸收了莎剧的表演方式,并将“巢城”打扮成古色古香的莎剧舞台,尽展迷人的民族特色,使该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乱》是黑泽明思想最深刻的一部作品,该剧的故事源自莎士比亚的另一部悲剧《李尔王》和日本战国时的武将毛利元。《乱》的特色并不是以莎士比亚作为卖点,如之前的《蜘蛛巢城》一样,黑泽明从来没有考虑如何完全移植莎士比亚的戏剧,他的影片展现的是极具本土化的民族特色,但其深刻的内涵则是莎剧的思想精髓。

《大明宫词》则是将莎剧进行中国本土化的一部力作。作者在充分展示莎剧魅力的同时,将本土化元素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唐朝,从历史背景到剧中人物都为中国百姓所熟知,而就在这看似熟知中却注入了新的血液——莎剧的思想精髓。笔者认为该剧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莎剧的精髓。第一,《大明宫词》在语言上与当今中国电视作品风格迥异。剧中有大段大段优美的文字,充分体现了莎剧的诗化语言。如在李治和贺兰氏借助皮影戏《采桑女》的台词来倾诉衷肠时,语言优美,对仗押韵,有很深的诗化倾向。

贺兰氏:(悠扬、凄婉地)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凑凑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苦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讯。

李治:现在终于衣锦还乡,又遇上这故人般熟识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斐,也不知我这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红颜依旧?

这种阳春白雪似的语言听起来多么优美、动人。而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在曹禺和郭沫若之后,这种风格就绝迹了。笔者认为,适时地向莎剧借鉴丰富、优雅、诗化般的戏剧语言对于提高本土文学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大明宫词》从人性的角度塑造人物,丰富人物的内涵。如在诠释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时,作者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上先把她塑造成一个女人,然后才是残忍的女皇帝。李治、李旦、李显、太平等这些皇帝、皇子、公主都被赋予了平常人的思绪情感,他们渴望自己的爱情,向往和平安睦的生活。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而不是在朝堂上受万众膜拜、被神化的人。所以笔者认为,从人性角度塑造历史人物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也正是莎剧思想的精髓。

第三,在这部历史剧中,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交杂混合。各种因素的混合是莎剧的精髓之一,而这点在这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死亡,尤其是有着社会地位的人的死亡是渲染悲剧气氛的主要手法之一。从李治的死、武则天的死、直至太平公主的死,悲剧气氛自始至终笼罩着整个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剧从头到尾的沉闷、抑郁,因为在许多地方都适时地插入了喜剧因素。正因为各种因素的混合,使得一贯只有一种题材贯穿全剧的传统被打破。总而言之,这部戏的确是莎剧本土化的一次大胆尝试。

莎剧是世界戏剧的精华典范,将其改头换面赋予本土化的外观需慎之又慎,否则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对待莎剧本土化的问题应本着辩证的态度,在充分考虑莎剧精髓和本土特色的情况下,进行莎剧本土化的探索与尝试,让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底蕴、思想精华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莎士比亚本土化戏剧
莎士比亚(素描)
有趣的戏剧课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戏剧类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