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鉴宝节目欣赏

2009-04-17 05:44
鉴宝 2009年4期
关键词:细部参考价格皮影

编辑石晨

清代成丰官窑霁蓝釉钵

估价:6万元

鉴定专家:黄秀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细部特征:

整体为单色釉的钵,高13厘米,宽15厘米,器物整体为蓝色,釉色鲜亮,底部有“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字体工整,字外无圈栏。器物有一处残损。

专家点评:

这件藏品的名称应为清代咸丰官窑霁蓝釉钵。钵的造型起源很早,唐代已有创烧,一直延续到清,历代皆有所烧制,像这种敛口钵,在清代尤为常见。霁蓝釉于元代创烧,它是一种高温石灰碱釉,是生坯施釉,在高温条件下一次性烧制的。霁蓝釉的特点是色泽深沉如海,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比较稳定。明宣德一朝的霁蓝釉极为盛行,曾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做工精细,民窑的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由于咸丰皇帝在位的时间(1851—1861)比较短。当时又有太平天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入侵,使当时清政府的经济萧条,无暇顾及景德镇烧窑,该时期官窑器物的存世量非常少。这件器物底款字迹规整秀丽,但非常遗憾的是器物有一点小的磕伤,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给出6万元的市场参考价。

清代罗汉竹笔筒

估价:2万元

鉴定专家:王育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细部特征:

高19厘米,器物主体用浮雕技法雕刻出三位老者、松树和山石,器物表面包浆自然浑厚,器物背后有一行字:“88岁白石画于京华”,还有一枚闲章“白石老人”、“幼篆”。

专家点评:

这是一件清代的罗汉竹笔筒,而罗汉竹笔筒又是清代出现的一个新品种。一般来说,竹雕从用材上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用成竹的竹材制作;第二类是用还未长成材、竹节较多的竹制作;第三类是用竹根制作。这件罗汉竹笔筒属于第二种。在清代竹雕作品中。这种罗汉竹的竹雕作品相对比较稀少。这件作品本身,雕刻技术比较成熟,上面雕刻了多个人物。其中有三个是官员的模样,雕刻得栩栩如生。但萁上的白石老人款识是后人加的,这个款识属于画蛇添足。对这件作品不但没有增色,反而影响了它的美观和价值。考虑到罗汉竹竹雕作品比较稀少,同时这件东西上面虽然有小的开裂,但是没有大的损伤,保存基本完整,所以给出了2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明代煤精石制胜乐金刚和金刚亥母佛造像

估价:15万元

鉴定专家:叶星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细部特征:

这是一尊由煤精石制作的藏传佛教胜乐金刚和金刚亥母佛造像,胜乐金刚高23厘米,呈站立姿势,有莲花座托身,头戴骨冠,双脚踩踏人物形体的护法,怀抱金刚亥母。面对面呈欢喜状,雕刻精美,佛像脸部均饰金,底部有封底。

专家点评:

这尊藏传佛教胜乐金刚和金刚亥母佛造像,也称上乐金刚,它是格鲁派五大金刚之一,格鲁派其它四大金刚分别是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是藏传佛教无上瑜伽部最重要的本尊,不只是受到噶举派崇奉。也是西藏各教派特别重视的共同本尊。其造型众多,具有七十二种身相,常见的是四面十二臂双身造像。此尊一面二臂双身像,又称作“俱生胜乐金刚”,是所有胜乐密法中。修行档次最高深的。主尊左展立姿与明妃相拥。两尊相合,代表悲智合一,手持法器。金刚铃与金刚杵,为这种境界的外化表现。此尊胜乐金刚头戴五骷髅冠,发髻为半杵,一头两臂三眼,面相忿怒,耳饰圆珰。双手持金刚铃和金刚杵拥抱明妃结吽迦罗印,左脚下踏黑夜女神,右脚下踏威罗瓦,踩踏的都是印度密教神祗,人首和骷髅项串,垂至两腿间,下身着虎皮裙。明妃同样为一头两臂三眼,屈左腿拥主尊,双手分别持金刚钺和嘎巴拉碗。主尊与明妃通体不鎏金,面部皆泥金,形象生动,下承覆莲座,莲瓣扁平宽大。具有17世纪西藏地区造像特点。身后为宽大的身光与头光,明显带有印度早期造像风格。因造像背光有残,故给出15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春秋末期青铜剑

估价:35万元

鉴定专家:徐志诚中国青铜研究会理事

细部特征:

剑长78厘米,表面锈迹斑驳,仍可见器物表面布满菱形纹饰,剑柄古拙,整体做工精美。

专家点评:

春秋末期是青铜剑铸造的顶峰,当时以吴、越两国的铸剑术最为发达,出了许多著名的铸剑大师,吴国有干将,越国则有欧冶子。这把剑上的菱形纹饰与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的菱形纹基本一致。从它的造型看,应该是越国的风格,也就是欧冶子的风格。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长为50多厘米,这把剑比越王勾践剑更长,为78厘米,由此推断铸这把剑的时间应该是春秋晚期,铸造技术更好才能铸出这么长的剑。从它的花纹来看,在当时应该是满天星星的意义。从这把剑的品相来看,可以看出是传世很久的宝剑,身上的锈已经被清除得很干净了,保存十分完好。经过专家团的审定,给出35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清晚期抓笔

估价:8万元

鉴定专家:古方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

细部特征:

这件器物高10厘米,内径为4厘米,主体为木质,器物的里面是中空,在器物表面刻有铭文,其上有“光绪三年”的字样,在器物的顶端,还嵌有一块圆形的古玉。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清晚期的抓笔,抓笔也叫扎笔,因体型短而粗便于把持。是抓在手里写字的笔。故名抓笔。抓笔是写仿宋字用的最大的笔。抓笔的笔鬃一般是用比较粗硬的猪鬃或马鬃制成的。这支抓笔由于时代久远,所以笔芯都脱落了,笔的表面还刻有两句诗文。写的是“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首诗出自清末明初左宗棠题卧龙岗的诗。意思是文章写得好要属西汉的二位司马,就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治理天下就要数南阳的诸葛亮了。这个笔上还有一个落款为吴大激。说明这个笔是吴大激本人的藏品。

吴大澂是清末的一位著名的军事学家,曾经做过广东巡抚、湖南巡抚,他擅长书画,精于古文字、青铜器,在古玉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曾经把他收藏的240多件古玉整理起来写了一本实录叫做《古玉图考》,将每一件器物的器名和用途做了详细的考证,这件抓笔的一端嵌有一块古玉,洁白光润,它其实是古代铁剑上的装饰,嵌于铁剑剑柄之上,叫做“玉剑首”。考虑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此抓笔是一古物,本身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它是吴大澂的藏品,有名人效应;第三,玉剑首在当下高古玉市场上价格不菲;综上所述,专家鉴定团给它8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明代《蓬壶春永图》通景四条屏

估价:100万元

鉴定专家:徐恩存《中国美术》杂志主编

细部特征:

这是一幅通景图,高172厘米,每一幅宽42厘米,共4幅。作品用笔细腻,气势磅礴,既有山水树木,又

有楼阁亭台。在左下角题有“拟顾恺之蓬壶春永图壬寅谢时臣”的款识。

专家点评:

谢时臣是明代非常有名的文人。也是继沈周、文徵明以后的吴派名家。在创作上,谢时臣与其他吴门画家有相同的地方,很多画意来自于诗意。其山水画构图雄伟严密,出笔纵横自如,设色浅淡。具有魄力,既讲究笔法的苍古,又追求风致的生发。与此同时,他掌控大幅作品的能力在当时难有与之相匹敌者。此幅通景四条屏画得非常精美,在这幅大画上,山水颇具气势,局部的复杂性和整体的和谐性构成了一个有序的统一。山势的连绵重叠,以及树木的穿插,远处山水的处理。都极为到位。

从这件作品中看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造型语言和形式,它不但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文献价值,因为它折射了明代整体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向,因此,经过认真研究,专家鉴定团给出100万的市场参考价格。

民国影刻宋版线装书

估价:5万元

鉴定专家:宋平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细部特征:

每本高28厘米,宽21厘米,共有《于湖居士乐府》等四种五本组成。在第一套的书皮上有“森玉吾兄鉴存克文”的字样,五本书的保存状况都很好。书中多为宋、元、明代的诗词歌赋。

专家点评:

从《于湖居士乐府》书上的袁克文的题跋可知,这套书在是他得到宋代著名词人张孝祥的《于湖居士乐府》诗集的宋刻本之后,听说著名藏书家吴昌绶在刻《影刊宋元明词》,所以由袁克文的夫人临摹一本送予吴昌绶,后吴昌绶根据这个摹本,出版了《影刊宋元明词》。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大家,有“民国四公子”之称,与吴昌绶等名人雅士交情甚笃。这几本书名为“景元至大本中州乐府一卷”“景宋本石屏词一卷”“景宋本可斋词七卷”,这里的“景”实际上是“影”的意思,指影刊工艺。先把原件的轮廓勾出来然后再填墨,然后再上版摊刻,这样印出的书叫影刊本,也叫影刻本。在没有摄像机、复印机的情况下,这是最能接近原著的一种篆刻方式。

吴昌绶所印的《影刊宋元明词》套书因为刊刻精美,用纸讲究,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四大文学丛书中最受收藏家青睐的一本,市场价格也最高。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几本就是丛书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最有看点的书就是《可斋词》,它是初印本,最受藏书家青睐。

此外,由第一套的书皮上有“森玉吾兄鉴存克文”的字样判断,这几本书是袁克文亲笔提字,赠予我国著名文博专家徐森玉先生的,属于名人送名人的作品,考虑到市场上签赠本非常受藏家的追捧,也考虑到这几本书影刻精美,用纸考究,故给出一个5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民国唐山皮影装饰画

估价:6.6万元

鉴定专家:白大成北京传统玩具研究会理事

细部特征:

这套皮影共三组,第一组是两个人物,第二组由多个人物的头部造型组成,涵盖了皮影造型中多种人物类型,第三组由皮影的人物和摆件组成,刻划细腻,层次分明,保存状况良好。

专家点评:

皮影属于民间工艺,皮影戏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它流传广阔,南方、西北、东北都有。但是地域风格不一样,动作台景也不一样。西北地区用的是牛皮。到了南方都是水牛皮。北方驴多,驴皮的柔韧性非常大,而且经久耐用,所以北方皮影都是用驴皮制作。北方皮影以唐山影为主,最早叫滦州影,这批皮影作品即是唐山影。造型精美,刀法精湛是其显著特点。也有一些欠缺的地方-如人物装饰、器物的搭配。一般来说,完整的皮影戏也讲究要有生、旦、净、丑,但这套皮影则不齐全,还有武将配备的不是战马而是毛驴。古代骑驴打仗的并不多,所以这个装饰搭配上有些欠缺。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于时代的变迁,娱乐形式的不断改变。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皮影戏的演出。2006年皮影被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这种民间艺术品在市场上一直未受到重视,在市场上流通的也不多,价格普遍不高。考虑到这件作品做工精湛,保存三代实为不易,故给出6万6千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猜你喜欢
细部参考价格皮影
指间功夫
摄影好物
瑰丽丛生
皮影的来历
主流报纸的科技传播品质应当保证
配饰非凡
配饰非凡
让课本的闪失度基本为零
浅析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在当代的利用与发展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