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期,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由逻辑学向现象学模式发展。现象学强调对自觉经验到客体存在作直接的研究和描述,“走向事物本身”,“诉诸事物本身”,“回到直觉和回到遮蔽的洞察”,就是回到艺术的本身形态或本质的把握,展露一切包含或“被遮蔽”的艺术现象中的东西,回到艺术“话语”的“言语生命”的审美空间,通过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在它的形态中深度整合,与现实社会因素的抗衡中深化它的本质精神。艺术要立足于独特性和深刻性的艺术发现和艺术创造,以此反映人们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生追求,多侧面揭示人类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和人性美的复杂性和深邃意义,实现与满足其本体性。这是我们艺术表现问题的主旨和愿望。
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艺术就是用形象表达的,形象不仅是它的外在特征,而且是它的意蕴的显现形态。《周易·系辞上》指出:“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强调形象能够传达可说或说不尽的内容,尤其那些不具形态的感情、思维,艺术以其造型表现赋予感性形象,刘熙载曾经描述:“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形象是艺术家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体,也是欣赏者接受艺术品的桥梁。艺术的本质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家在生活中,主观审美意识因客体事物感发,激发想象,获得对社会人生启迪认识,并选择摄取和进行艺术加工而创造艺术形象。例如作品《蒙娜丽莎》,就是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形象,在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颠倒混乱”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对神性的否定,对人类命运与人性问题深切关注探索。艺术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影响下,以社会生活的新感受,新思想,结合自己对现实人生的认识,通过不懈的审美追求与探索,创造了斑斓多彩而丰富的艺术形象。
《宣和画谱》卷三评论李昇:“心师造化,脱略旧习,命意布景,视前辈风斯在下”。这里“命意”指作画时对景物设置的构想。司汤达在分析意大利艺术趋势时,婉惜地说:“艺术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它没有推动以前的艺术家走上创作道路的广阔的世界观念”。这段话提出的观点是鲜明的,艺术家不仅要有高超的艺术能力,而且必须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我们曾一度过分强调思想的作用,而现在某种程度上又疏忽了思想,这都是不妥当的。优秀的艺术必然蕴含着对世界、对生活和艺术深刻并高度提练的思想。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凡高,他早期作品《食土豆的人》,以贫苦的农民生活为题材,对农村人民的苦难有深切的体验。《向日葵》《星光灿烂》《红色的葡萄园》等作品,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但反映了他对人生、大自然和生命诸方面的思考,以及艺术的表现。尤其以灵魂深处的震颤和生命的痛楚,提示人生苦难的过程,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与命运,从而洗涤、鞭笞恶与丑,张扬砥砺善和美,在黑暗中透出光明的意味,悲苦凄凉之后的温暖,给读者愉悦的审美享受,从而达到在人性的底线由悲悯而升腾起温和馨香的生命气息和力量。这样的经典名著,蕴含着深厚的思想与艺术的生命力,是人类智慧泛起的明丽的霞光。
其次,艺术的创作与理论探讨的视阈——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郑板桥曾经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虽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以自己亲身感受画竹的过程,实际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写作行为过程,“园中之竹”是客体事物,“眼中之竹”是观察的物象;“胸中之竹”就是主体心中感悟的印象,“手中之竹”就是艺术传达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由物理的对象发展到心理的形象,因事物而有感触,最要紧的是抓住审美对象的特征——人的个性、事的不同性和物的差异,把握事物的内部信息和实质性的内涵,不断地实践、探究,发挥艺术的创造性,努力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从而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建构。
郭一华,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