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为孔子修订、编辑。孔子修《春秋》号称“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他是按儒家的标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因此,这部史书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思想的,《左传》是解释《春秋》的。由于《春秋》记事极为简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中的有些历史事件渐渐变得不易理解或者根本无法读懂,《左传》的作者便在《春秋》的基础上把简单的历史事实变成了生动的历史故事,把史书变成了传记文学。因此,《左传》所表达的思想与《春秋》大体上是一脉相承的,也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许多儒家思想,《晋灵公不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意思是说处在社会不同角色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仁、敬、孝、慈、信”五种道德品性。《晋灵公不君》一文主要体现了儒家的这一思想。
一、为君要仁
“为人君,止于仁”,所谓“仁”,是说身为人君,一定要用仁爱来统治天下。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孟子认为君主是一国的威严和榜样,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仁”的道德标准,百姓的行为自然也就规范了,身居高位者也就能够做到无为而天下治了。春秋时期的晋灵公是晋国历史上少有的昏君和暴君,《春秋》中就记载了“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件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国君无道而被杀的称名,这里称晋灵公的名夷皋,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左传》的作者在《晋灵公不君》中沿用了《春秋》的直笔法,开篇便直截了当地写了晋灵公的为君不仁,定下了与《春秋》一样的调子——贬斥晋灵公。接下来文章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凸现了晋灵公的昏庸无道、残暴不仁和遭人谋杀的应有下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要实施仁政,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强调只有得到百姓,才能够得到天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孔子回答学生子贡的问政:“足食、足兵,民之信矣。”(《论语·颜渊》)孔子认为治国之道,首先是关爱百姓,让他们丰衣足食。而昏君晋灵公却不按照儒家的君道而行,文章从两方面写了他的为君不仁:一是写他“厚敛以彫墙”的极度荒淫,一是写他对百姓“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对宰夫“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的极度残暴。晋灵公增加赋税,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以此来满足自己奢侈腐化的生活,完全背离了儒家的“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下》)的思想。儒家提倡文教礼制,反对滥用残暴的刑律,这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不辞劳苦,游说奔波于各国,极力宣传自己的这一政治主张。他还反驳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根据儒家的这些观点,晋灵公正是因为为君不善,没有用“仁政”来治理国家,才导致国家的混乱和自身的灭亡。
二、为臣要敬
“为人臣,止于敬”,所谓“敬”,一是要忠于国君。君臣关系为伦常之首,可以说是古代礼制社会最为看重的社会关系。鲁定公向孔子请教:“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的这句话回答了最理想的君臣关系。孔子要求君主要用礼来对待臣子,臣下必须以一片忠心来服侍君主。赵盾是晋国的正卿,他忠于国君,即使是晋灵公的行为不合君礼,他还是按照臣道,做到了“敬”。“事君,能致其身” (《论语·学而》),是说忠君甚至可以为君主献出生命,赵盾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看到君主滥杀无辜,能够大胆直言进谏,即使遭到晋灵公的谋害也无所畏惧,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二是要敬业。孔子最崇敬子产,他评论子产说:“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 (《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子产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高度评价。赵盾身为臣子,天不亮就起床穿衣,准备早早上朝,他勤于政务,天黑了才回家吃饭,可以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在这里赵盾的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以至于当鉏麑这个杀手看到赵盾“盛服将朝”,“坐尔假寐”不忘恭敬的情景,被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他既不愿担当“贼民之主”的不忠恶名,更不愿担当“弃君之命”的不信罪名,于是触槐而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忠”和“信”,成了我国思想史上较早出现的“舍生取义”的人物。这则材料从正面说明了赵盾的确是按儒家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三、为子要孝、为父要慈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孝慈”为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所谓“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孝经》中有言,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可见儒家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这篇文章中的灵辄就是儒家赞美的一个典型的孝子形象。文章用插叙的方法讲述了灵辄按照儒家子道而行的故事。赵盾曾经在首阳山上田猎,遇见了三天没有进食快要饿死的灵辄,就赶快把自己带的食物给他吃,而当灵辄得到一点吃的,却不忘留下一半带给家中的母亲。文中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孝子的形象,为后人树立了节食养母,按孝道而行的榜样。
事件的结局是赵川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却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对于这样的定论,文章的最后一段,特意写了孔子对董狐赞扬:“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既然赵盾是一个按儒家臣道而行的良臣,为什么孔子还要对董狐持赞成的态度?这是因为儒家的思想中,君父是一层天,孝经中说:“以孝事君者则忠”,大学上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君主就是父母,身为臣子,要用忠孝来对待国君,国君再坏,也不能杀。在这里,孔子是以儒家的忠孝关系来评定赵盾的:赵盾虽然没有弑君,但他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回来后又没有讨伐弑君的人,当然弑君的罪名就落在了赵盾的身上。从这一点来说,赵盾还没有做到“为人子,止于孝”,没有尽到一个良臣应有的忠孝。文章的最后主要是为了说明了儒家的这一思想。
所谓慈,是指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本文虽然没有出现具体的“父”的人物形象,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文中解读出儒家的这一思想。儒家的“为人父,止于慈”,并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还包括君主对百姓的爱。儒家认为国君就是一国之父,臣子就是国君之子,国君要像父亲爱子女一样爱自己的百姓。奴仆和宰夫也是国君之子,也要爱。但晋灵公为了自己消闲取乐,竟筑灵公台,在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以为乐;他不但残忍地杀了厨师,还把厨师尸体肢解后,放在竹筐里游街示众,完全违背了儒家“为人君,止于仁”和“为人父,止于慈”的道德要求。
四、为人要信
“与国人交,止于信”,所谓“信”,是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信”是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看作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对君主而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国君治理国家不但要谨慎认真地处理国家大事,还要诚实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他就会一事无成。《左传》“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这个故事,就很好地印证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晋文公正是因为遵守了他曾经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才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晋灵公不但残暴不仁,而且还是一个极度不讲信用的国君,当大夫士季劝他改恶从善时,他表面上答应了士季的请求:“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过后还是不行君道。后来赵盾又多次劝谏他改邪归正,他便非常厌恶赵盾,派刺客鉏麑去暗杀赵盾。由于晋灵公没有按照儒家的“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预示着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而自己也会得到应有的下场。后来果然赵盾的族人赵穿起兵杀了晋灵公。这个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儒家的为人要信这一思想。
《晋灵公不君》一文篇幅简短,语言简明,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活,只用了正反两方面三个典型事例,就把儒家的“仁、敬、孝、慈、信”这五种道德品格思想作了形象化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张继缅,王习耕.大学语文〔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0.
2.杨义.论语选评〔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6.5.
3.孟子.孟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9.
4.李南晖.左传精粹〔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8.
伍海霞,女,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