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一位四岁的孩子走路时看到一些白云在很快地移动,就自发地做出了如下解释:“一定是某个开机器的人使白云移动的”。当老师让学生用“大海”说一句话时,学生竟然说;“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这些话就是与成人的思维特点与语言表达方式有天壤之别的“童话”,这些话所传达的正是天真可爱的童心。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了儿童的这种天然性情,强调儿童习作时“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这段话强调“自己”,就是强调习作内容与习作形式的真实性与创新性。目前,儿童习作时的“失语”现象特别严重,其根源是学生没有写“自己的话”,而是学着成人腔,说着成人话,这样的“话”,既失去了儿童的情趣,又缺乏成人的老练,显得不伦不类。我在教学中,鼓励儿童“写真话、实话、心理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即用童话传达童心,改变了儿童习作时的失语现象。
案例1:我看见两个小鸟做游戏。一只在另一只的脊背上爬着。上面的那一只用嘴啄下面的这一只。上面的那一只煽动着翅膀,下面这一只叽叽叽地叫。我站在树下“嘘嘘嘘”地打口哨,它们不管。我听到校长的骂声:“上课铃响了一阵了,你还站在那里干什么?”我回头一看,校长的手指着我,他的眉头皱起一堆肉,两只眼睛眯成一道缝,嘴巴上翘得像猩猩,我有点害怕,就赶紧跑进了教室。
这段文字情趣横溢,归功于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小作者用“童眼”看“鸟”,用“童心”写鸟。短文开笔“两个小鸟做游戏”就让童趣与鸟趣横溢出来。接着,小作者用儿童特有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致入微、真实准确地描写鸟儿做游戏时的情态。更让人叫绝的是“我站在树下嘘嘘嘘地打口哨,它们不管”的句子,这个句子把小孩的天真、把小孩对小鸟的喜爱、把人鸟和谐成趣的种种情态展示出来了。“我”与鸟“趣逗”入迷,没有听见上课的铃声,听到校长的骂声后,“我”看到校长的特有表情,这表情又是小作者的一次细节描写,这描写充满了小作者特有的感情,把“我”对校长的“憎恶”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更让人感到童心的可爱。
案例2:爷爷有个可笑的习惯。每次吃完饭后,爷爷都要伸出长舌头把碗舔一遍,然后把胡子上的饭糊用手捋一捋,再把嘴抿一抿,最后掏出手绢把手擦一擦。我问:“爷爷,你是狗变的吗?”爷爷一惊又一笑,说:“不是。”我又问:“不是狗变的,为啥像狗一样舔碗?”爷爷一手捋胡须,一手摸我的头,仰起脖子哈哈大笑:“龟子孙(方言词,意为傻瓜蛋。),爷爷是细享着”(方言词,意为节约)。
习作中的“我”生活在城里,爷爷的生活习惯在“我”的眼里是“可笑”的。小作者用儿童特有的敏锐目光仔细地观察了爷爷舔碗的过程,并用“伸出”、“舔”、“抹一抹”、“抿一抿”、“掏”、“擦一擦”等动词把这一细节准确生动地描述了出来。爷爷舔碗的过程让“我”有所联想,于是有了“爷爷,你是狗变的吗?”与“不是狗变的为啥像狗一样舔碗?”的问话,这些天真无邪的问话,真实的表达出儿童好奇、直率的“童心”。爷爷朴实的方言话语,既真实地再现了爷爷的形象,又表达出了爷爷对“粒粒皆辛苦”的切身体会,真实的展现了一位乡村老爷爷被小孙儿的问话惹逗后的“天伦之乐”。
案例3:我和王刚在操场上玩游戏,李鸿远跑过来捣乱。他把王刚推过去,蹲下身子,左眼一闭,右眼一瞪,用力把手中的牌一甩,地上的那张牌没翻过来。王刚见自己输了,气得咬牙,伸手在李鸿远的脸上抓了一把,又转身在李鸿远屁股上踢了一脚,李鸿远站起来,脖子一拧说:“输了就输了,你怎么像猫一样抓人,像驴一样踢人。”
这段文字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李鸿远调皮捣蛋的举止和王刚的反抗行为,描写了李鸿远机灵风趣的语言,人物个性非常鲜明。短文语言朴实无华,童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是完全的“童话”。
传达童心从习作“童话”开始,这不仅是习作教学的一个切入角度,而且是习作教学的一种思想呼唤。
陈秀文,女,甘肃省会宁县汉岔乡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