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钢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围绕西藏拉萨“3·14”事件进行的报道,又一次将媒体的局限性呈现出来,这种局限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不同文明形态的冲突。
新闻的真实应该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原本形态,是反映构成事物原本形态的各种要素和因果关联。而这单凭一个媒体甚至一个记者的努力可以实现吗?人们在无数的事实间发现,新闻媒体达及客观、公正的障碍似乎是难以逾越的。除去各种利益杠杆对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复杂作用与影响、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在自身历史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感情趋向的局限与干扰之外,新闻报道达及全面、客观、公正的理想境界还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事物本身的复杂关联和新闻媒体的有限能力。
新闻报道的理想由此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矛盾:媒体的有限能力一是无法描述客观事物的无限复杂关系,二是无法满足公众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谁能够获得对于复杂客观世界变动状态的全方位的观察力和解析力?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破解的难题。然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却让人们看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希望。
当Web2,0技术时代进一步推动了公众投入信息制作与传播过程的时候,人类社会数字信息的总量急剧增长,特别是描述世界形态的信息量剧增,人们获得了认识环境变化更为丰富的信息。
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区域分界开始模糊,传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手段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信息接收者直接加入信息的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网络信息使用者已经直接参与信息内容的提供和信息内容的解读。
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信息的传播者正在从制作信息到聚合信息,从发布信息到经营信息,从输出本体信息传播能量到整合网络信息能量。信息的接收者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作信息,从单一获取信息到全面利用信息,从信息索取的孤立个体变为信息交流的聚合群体。
维基创造了什么?
维基(Wild)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
维基技术就是组织大规模协作以获得无限创造能量并使其创造物为社会共享的技术。
无论维基(Wiki)概念发明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的原始创造动机如何,实际上,他的勇气直面着困惑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解决无处不在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是如何将高度分散的人类智慧能量协调为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之中。
Wiki似乎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社会命题应运而生。一个新的理念主导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出了。Wiki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思路:设定宏大目标,通过网际协作,将分散的个体创造能量聚集到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中,组织大规模的创造将这一目标不断实现并不断完善,其创造成果(可以被视为整个创造过程)为全社会所共享。
Wiki是一种多元协作的网络写作工具。Wiki网络平台由众多网民共同创造与维护。在维基平台上,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参与同一主题下的信息创造,围绕共同的主题贡献多元智慧,对这一主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无限的扩展。
Wiki技术理念最成功的应用,就是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的全球协作计划,这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它的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一一用他们选择的语言所书写的,全世界知识的总和。”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这一近乎狂想的工程规划启动,截至2007年12月,维基百科已经创造了一个拥有253种语言版本,条目超过900万个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体系。条目数量位居第一的英文维基百科已有210万个条目。维基百科的总用户也超越1000万人。
维基百科全书是由全球网民参与编撰并且对其进行动态修订的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百科全书”。它的大部分页面都可以由任何人在阅览页面的同时,直接在浏览器上进行撰写和修改。
尽管这样的一部由网民进行编写的百科全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都引起了方方面面怀疑,但是当人们看到那些有着可靠的资料来源的信息在维基百科的系统里迅速增长的时候,不能不感受到这样一种新的文明创造方式蕴藏的巨大能量。
一个简单的数量比较就可以看到传统的文明创造方式与维基创造方式之间的差异。
世界三大英文百科全书的内容容量如下: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ica)共32卷,在其基础上扩张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EncyclopediaBritannica Online)有98000个可检索词条。
《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共30卷,在其基础上扩张的《在线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 Online)有2500万字,45000条目。
《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sencycopedia]共24册,25000个条目,2100万字。
这些传统百科全书的容量与维基百科不能同日而语。面对社会上对维基百科“有其量无其质”的指责,2005年12月14日,《自然》杂志组织了一次验证性调查。研究者随机从维基百科抽取了42个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条目,结果发现维基平均每条的“错误”只比大英百科辞典多出一个。此外,《自然》杂志还调查了1000名曾经刊发论文的科学家,结果有17%的人表示每周至少查询维基百科一次。
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评判专业领域的长短优劣,但是维基百科这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产生的成果,已经显示出它的应用价值和深远意义。
维基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来自公众的不断提升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业也没能避免今天这个世界普遍面临的难题:
系统目标的复杂性极大增强,有限的机构能力和无限复杂的目标实现之间已经生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今天,就是一个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也能够折射出这种尖锐的矛盾。
当人们为提高媒体从业人员专业工作素质和媒体报道能力苦思冥想之际,维基技术从另一个角度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思路。
2005年7月7日上午8:50,四颗炸弹同时在英国伦敦地铁的几个车站爆炸,18分钟后,媒体记者抵达灾难现场,开始他们的不同类型报道工作。然而已经有另一支非新闻专业的力量在他们之前开始对这一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描述。一名来自英国莱斯特的维基爱好者莫文(Morwen)在她的维
基平台上写道:“2005年7月7日,在伦敦市中心的几处地铁车站发生了爆炸事故,主要是在埃德门、爱德华路、国王十字街、圣潘克拉斯、老街和拉塞尔广场地铁车站。当时伦敦正处于客运高峰。”
几分钟内,这个维基社区的其他成员就开始跟进起莫文的报道,他们丰富着事件的细节,纠正着报道的误差,跟踪着事态的进展。到北美的起床时间时,已经有成百上千的维客们在这一平台上加入了对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的描述和讨论。“那天快结束的时候,超过2500人已经创作了一个14页的易于理解的报道,比任何一则新闻所提供的信息都要丰富得多。”
“他们证明了维基百科全局的力量,同时表明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志愿者可以创造出快速的、富有流动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而这务虚工作的表现要超过那些最大的且资金雄厚的企业。”
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网络媒体,联手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曰”的活动。
他们要发动整个网际的力量,在2007年5月25日的24小时内,“全息记录浙江,万人同‘博一日”。
他们在“动员令”中说:
“我们感谢专业记者的参与,我们也欢迎你,普通的网友来当一天记者。记住,不要忘了动员你所可以动用的家伙:电脑——PC或手提,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手机(移动的、联通的)或小灵通等等。这一天,向我们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随机发送你的感想和心愿,所有这一切,都将被视为最受欢迎的行为。”
24小时内,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条评论还有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尽管从主题的设计到运行过程的组织,从功能结构的建造到系统目标的制定,“浙江一日”采用的都不是纯粹的维基模式。但是它无疑是一次维基式的开放、协作、共享的思维理念所推动的新闻报道实践。“浙江一日”在中国的土地上又一次解读了互联网信息创造的潜能。
本文节选自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协作的力量: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传播影响力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