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惠成 刘国灿
摘要:本文阐述了路政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路政管理 交通运输 公路法
0 引言
路政外业工作是路政执法系统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由于公路路政管理不仅要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现实压力。同时还要面对辖段沿线社情、民情之复杂性的交织与磨合,如今整治超限运输已是追在眉睫的工作重点。路政外业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重考验,如何迎难而上、再创佳绩,是我们工作计划的核心和主线,也是所有从事路政执法工作的同仁们均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1 路政管理的内涵
1.1 路政管理的特点:①社会性:交通运输业的社会存在决定了路政管理的社会性。②政策性:路政管理的政策性是由路政工作的法律强制作用所决定的,其实施得到国家机器强制力的保证。③复杂性:路政管理工作涉及到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等诸多方面,其管理内容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相互交叉。④特定性:公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实行昼夜开放连续营运,管理工作是在系统内,对象是公路上的车流,这就决定了路政管理的方式具有特定性。
1.2 路政管理的内容 公路路政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完好畅通。公路路政执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路产路权实施管理和监督的专门活动,要求公路使用者及其相对人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使用公路,保护、管理公路路产,维护公路合法权益,保障公路的行车安全畅通,保证公路的汽车专用性,从而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路政管理工作不到位 虽然《公路法》明确了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业管理职责,但就公路路政管理以何种方式、如何行使以及行使哪些管理职责含糊不清,缺乏专门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法律和法规,导致交通主管部门与高速公路经营主体问定位不清,关系不明,使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受到削弱。
2.2 沿线非公路标牌管理难度大 由于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过往车流、人流量较大,决定了高速公路沿线成为各广告公司争夺广告资源的重中之重,但尚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有不少地方任意在公路两侧红线内兴建餐馆、商店、旅社、停车场等。公路两侧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路段违章建筑林立,呈现公路街道化态势。
2.3 超限运输较为严重 由于高速公路实行全封闭、全立交、渠化通行,给公路造成了极大的损坏,给超限运输管理带来了不便。耗费了国家大量资金,更威胁着公路和畅通和安全。其次,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势必影高速公路车流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经营业主的经济利益,难以得到业主的广泛支持和理解。
2.4 毁坏路产 高速公路要求全立交、全封闭,沿线使用隔离栅与外面交通相隔离,防止行人、自行车、牲畜、高速公路禁止通行车辆等进入,保障高速公路完好、安全、畅通,其在客观上给沿线百姓的日常耕种、交通、生活等带来了诸多不便,引起新问题,私拆、破坏隔离栅现象较为普遍。
3 强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策略
3.1 健全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执法手段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一种执法活动,必须依法执行。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是管理机构的设置要合法有效、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可对其行为效果承担法律责任。值得强调的是,在路政管理执法活动中,主体是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没有主体,权利和义务就没有承担者,执法活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机构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独立对外的名称、明确的职责、法定的编制、独立的经费、严格的法律,法规、并设有严格依法治路的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同时,还需要建立高速公路行政执行室或公路公安派出所,作为执行案件中的强制手段,保证依法治路以及公路部门法律权限的有效实施。
3.2 协调部门间工作,讲究执法艺术 讲究执法艺术,提高执法效果。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个人修养和法律水平。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首先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善于着眼政治。站在维护和稳定大局的高度,洞察社会现象,分析处理问题。其次要有娴熟的法律知识,这是讲究执法艺术的前提。再次是知识面要宽,除了精通有关法律外,还要博览群书,有目的地学习社会学、管学、行为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拓宽知识面,增添执法艺术的细胞。四是要具有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执法主动权。五是练就能言善辩的口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明规范的语言。六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遇变不惊,处乱不慌,怒不变容,喜不失节,受辱不冲动,做到热情不失威严,灵活不失庄重,耐心不失果断,坚定不失柔韧,干练不失细腻。
3.3 加快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适应现代化管理 国外的经验证明,人才是关键,先进的管理方法首先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队伍,这样,一项好的制度才能得到好的实施,在实践中发挥其预期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法制性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依法行政、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需具备行政管理学、公路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法学特别是行政法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4 加强宣传,大造声势,提高人们保护公路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高速公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较大支撑作用。“要想富,先修路”“要流通,靠交通”的思想已深人人心。然而,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后,由于管理的不善、宣传工作的不到位以及人们缺乏对高速公路的正确认识,缺乏护路意识和法制观念,造成认识上的盲点,导致破坏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现象无法杜绝,此外,还有路边修车补胎,靠路建房,违章堆物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畅通完好和行车环境。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一项社会性与政策性极强、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大力宣传有关高速公路的法律知识,并与执法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一是通过法律宣传,增加人们对高速公路有关法规的认识。
3.5 以人为本,提高路政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 由于高速公路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会受到一定身暇制,会遇到有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困难。服务性是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特点之一。路政机构或人员应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一是提供路面行驶信息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如发现道路前方堵车、施工、雨雾(雪)等现象时,在收费站人口处或者高速公路的可变情报板上告示前方出现的情况,以便驾驶员选择进出高速公路,;二是发现高速公路有车辆发生故障或者人员伤亡时,路政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积极协助进行抢救活动,把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 结束语
公路是国家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却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里对如何改变当前的状况、使路政管理水平与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发挥公路路政管理应的作用、使路政管理工作走上正常的法制轨道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