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福
中国的神仙有很多都是被追认而“升仙”的。这些神仙在人世间的身份各不相同,既有帝后王孙,也有官员富翁,乞丐贫妇更是常见。
在出身帝王之家的神仙里,有一位失意的王子,他就是著名的“升仙太子”,民间一般称他为“王子晋”。
王子晋其实并不姓王,他姓姬名晋,字子乔,是东周王朝的太子。据汉朝刘向所著的《列仙传》记载,姬晋喜欢吹笙,能学凤凰之鸣。他时常在伊水和洛水之间漫游,得道士浮丘公接引,携手同游至嵩山居住。人们去寻找他,他就对去迎接他的桓良说:“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去缑山与我相见。”到了约定的日子,人们果然在缑山上看到了姬晋,他乘着白鹤由远处飞来,停在缑山之巅向人们致意,但人们只能远远地望着,无法接近。几天之后,姬晋再次乘鹤飞人云霄,再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已成了神仙,便在缑山和嵩山为之立祠奉祷。
这浪漫美妙的传说,加上天子储君的红尘高位,使王子晋在后世人们的心中有极高的地位,吟咏他的诗篇也不计其数,如“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屈原《楚辞·远游》);“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李白《感遇》);“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白居易《王子晋庙》)等。
诗篇里的王子晋乘鹤引凤,金骨玉颜,令人无比仰慕向往。但若细检历史就会发现,真实王子晋的人生,却短暂而凄凉。
姬晋的父亲是东周第十一代国王周灵王姬泄心。周灵王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却生了一个好儿子姬晋,《左传》中称:“(姬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
姬晋15岁时就开始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深得朝臣和百姓的爱戴。当时周王室已经衰落,早不被诸侯放在眼里,当他们听说太子姬晋年少有为时,心中更是忐忑不安。晋平公曾强占过周王室的田地,担心日后被姬晋问罪,就派遣叔向去京都朝见,以试探虚实。
叔向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识渊博、口才雄辩,曾一人辩赢了楚国君臣。可在与姬晋的会谈中,他却被问得哑口无言。
叔向回到晋国后,告诉平公:“太子晋确实非比寻常,日后若是即位为王一定英明有为,为了避免日后难堪,不如将田地归还给周王室吧。”
晋国著名的盲人乐官师旷听闻后说:“平公不要急于做决定,让我去探探情况再说。”
师旷到洛阳后,和太子晋主客尽欢,互相问答,无所不谈。由于当时正值隆冬,太子晋在交谈中特地将师旷请到殿上坐,显示了他谦和事下的品格。两人谈到兴浓时,互相鼓瑟和歌,尽欢而散。
师旷回到晋国后,与叔向一样赞美了一番太子晋的聪明高尚,但他同时也安慰晋平公说,不用担心太子晋日后追究晋国的过失,因为这位早慧的少年已经身染疾病,活不了多久了。
师旷虽然双目失明,但“看”病的功夫着实出神入化。果然,不过两三年的工夫,就传来了太子晋的死讯,年仅17岁。
周灵王根本无法接受爱子的早逝,以致哀伤成疾。大臣们担心他的身体,就编造故事哄骗他,说太子晋根本没有死,而是被仙人浮丘公接到嵩山成了神仙。谁知周灵王听了以后更加精神恍惚。太子晋死后的某年冬天,周灵王做了一个梦,梦见太子晋乘着白鹤来迎接他。从梦中醒来后,他告诉左右说:“我的儿子来接我了。”当月癸巳日,周灵王果然去世。
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父子情深的故事。然而,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版本。
据说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1),谷水(今涧河)和洛水(今洛河)泛滥成灾,有危及王宫之势。周灵王担心宫殿受损,下令堵水。太子晋进谏说:“这只能保住王宫,却势必使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是失民心亡国运的行为,绝不可行。”但周灵王不但坚持堵水保宫,而且认为太子晋冒犯了自己的威严,于是将他废为庶人。
有这样一位昏庸的君父,遇到了这样不公正的遭际,姬晋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抑郁成疾,不久就死去了。世人哀怜这位少年王子的不幸,都说他根本没有死,而是修行成仙了。
后来姬晋的儿子宗敬,因看不惯王室衰微、天下混乱,就辞官避居太原。由于他出身王室,遂以王为姓,后来子孙繁衍,形成了著名的太原王氏一族。直到今天,“王”姓也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古老姓氏之一,而王子晋也被王姓子孙共尊为始祖。
大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女皇武则天封禅嵩山,途经缑山时触景生情,追封王子晋为升仙太子,为他重建庙观,并且亲自撰写“升仙太子碑”为志。女皇的侄儿武三思见姑母如此羡慕王子晋,于是灵机一动,拍马屁说:“我以为六郎(女皇的男宠张宗昌,人称六郎)之美,已非凡世所能有,他一定是王子晋转世。”武则天很喜欢这个比喻,遂下令造鹤麾并制木鹤,将张宗昌打扮成她心目中的王子晋模样,果然仿若神仙中人。
这大概是追思王子晋的典故里,最荒诞走样的一个了吧。
编辑/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