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食品的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前几年,当人们提起有机产品,大家都感到很陌生。而现在,人们逐步对有机产品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都是来源于有机产品是消费者食之安全、用之放心的产品。因而,人们称有机产品为生命健康的保护神。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贸易壁垒的门槛不断地被抬高,使我国出口农产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虽然可通过一些严格的检测标准对我国出口食品设置较高的“门槛”,但有机食品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无污染食品,国外没有任何理由对此设置贸易障碍,况且有机食品也深受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当我国一般食品出口受挫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时候,有机食品就成为我国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直通车”。因此,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突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围困,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众所周知,现代农业主要依赖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防治病虫害,长期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带来了种种环境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造成了危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把目光投向了尽量少或者不带有化学物质的食品、服装等生活用品,“无污染”、“纯天然”、“无转基因”已成为大众的最爱。从2003年开始,浙江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切入点,延伸到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有机产品,狠抓产品质量。在各地区少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机产品试点,当年就有10个产品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
刚开始时,企业对发展有机产品没兴趣、无所谓,甚至不愿意做,经过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有机产品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发展有机产品的意识有了增强,其积极性大为提高。而目前企业积极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发展有机产品,因为,有机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浙江是出口蜂产品大省,2007年出口蜂蜜约7000吨,蜂皇浆约1200吨,占了全国出口量的60%,而中国的蜂皇浆产量占了全球的90%以上。2002年初,欧盟提高了对我国出口的蜂蜜、蜂皇浆中抗生素、重金属残留量的标准,并且于2002年1月开始暂停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一度以出口欧洲为主要市场的浙江蜂产品企业只能转战日本、韩国、新西兰等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
为应对国外的挑战,打破“绿色壁垒”,从2003年开始,以江山蜂产品加工企业为突破口,浙江大力发展有机产品,使之成为浙江企业对“绿色壁垒”的正面应战。2005年4月27日,以江山恒亮蜂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浙江蜂产品通过有机认证,打破了欧盟的“绿色壁垒”。去年,江山生产的有机蜂蜜、蜂皇浆由上海浦东机场运往法国,这是在3年多的“闭关”之后,以国际公认的优质产品打破了欧洲市场对浙江蜂产品的壁垒。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后的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普通的蜂蜜只能食用,有机蜂蜜既可食用,又可以直接用来敷面膜。普通的蜂皇浆在国内的售价是每500克30~60元,有机蜂皇浆的售价却是每500克300多元,而在欧洲市场上,售价还要在此基础上再高出10倍!且供不应求。浙江的部分蜂产品加工企业已经从有机产品中找到了出口的新路子。
浙江开化余氏飞龙山茶油有限公司山茶油产品通过严格、规范的检查和评价后,在2004年9月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大大提高了公司山茶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公司产品国内市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销售单价提升10%。公司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同时也受到了来自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客户的认同,2005年开始,公司陆续从这些国家和地区收到客户的大宗订单,数量从50吨起货,价格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机产品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在全省范围选择生态环境好的县(市、区)开展有机产品生态县的试点。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26个县(市区)申报了有机产品生态试点县。江山市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有机产品生态试点县的实施。经过一年的实施,按照发展有机产品的成效指标,综合评定,已确认江山市、长兴县、庆元县、衢江区为首批有机产品生态试点县。经过省中小企业局引导和推动的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项目达260多个,有机产品的种类达到了90多个,基本形成了茶叶、食用菌类、蜂蜜等有机产品产业。
虽然发展有机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机产品的知识还不够普及,企业发展有机产品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与绿色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的生产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更高,其投入的成本也比一般食品要高得多,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企业尚不能自发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政府的推动和扶持。
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机产品生态工程的实施,无疑将为浙江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有机产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