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对土地革命的讴歌

2009-04-14 04:38钱高霞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

[摘 要]土改造成了农村社会结构、关系、观念等深刻变化,本文就革命性叙事史诗《翻身》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困难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决定力量,从而揭示了一位外国友人对土地革命进行讴歌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翻身 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钱高霞(1982-),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社会学系07级硕士研究生。

一、《翻身》的由来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中共潞城县委根据《土地法大纲》精神,重新部署土改工作,并于2月份派出土改工作队,当时任教的韩丁就跟着土改工作队来到张庄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火热的土改运动中。此后6个月中,韩丁亲历了张庄的贫农和下中农生活困苦的状况。在近一年时间里,面对严酷的斗争风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韩丁以坚定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与张庄农民朝夕相处,记录了该地区土改时期大量翔实的资料。

韩丁将一千多页的笔记整理成《翻身》,使其成为一本记述解放区土地革命的书。在书中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伟大的土改和整党运动,生动地记录了张庄人民打碎封建枷锁,获得翻身解放的曲折过程,“我在这本书里试图通过张庄这个缩影,揭示中国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本质。这场大革命在20世纪上半叶改造了中国,它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的政治、社会力量,不断地震撼着中国以至于全世界。”[1]

对于“翻身”一词的解释,作者在序言中专门作了说明:“每一次革命都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它的字面意思是:‘躺着翻过身来。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2]

二、《翻身》中揭露的土地改革运动工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作为革命叙事的典型范本,《翻身》将土地改革描绘成世代受经济盘剥和文化压迫的农民翻身求解放的史诗性事件。它“以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3]

(一)农民自组织的困境

韩丁在《翻身》中对土地改革进行的革命叙事的同时也认识到革命过程中的曲折与困难,指出:“总之,革命的进程深入了,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而正是后一方面组成了革命的特殊力量,是使革命所导致的变化深刻而持久的保证。”[4]张庄作为革命过程与成就的典型,其中产生的种种错误与困难也是全国土改工作的典型。土改复查时期揭露的许多“极左”表现,有些农民过分执着于当前利益的扩张,在追逼浮财过程中间导致十余人被打死,还发生了剥夺小私有者的错误,这些都暴露出在革命过程中农民在完成自组织方面存在着一个持久的困境。

文章结尾指出:“我当时觉得很明显,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斗争是很有可能要失败的。农民因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公平的理想和行动纲领,很可能归于失败。这种理想是绝对平均主义,这种纲领就是削平一切,其结果将是地主统治的彻底复辟。”[5]可见,农民自组织方面的困境首先在于其不能认识自身的利益所在。“人民必须看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并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了解到自己处境的各个方面,了解到某个特定计划的切实可行的好处。那时,只有那时,他们才能自觉自愿地付诸实践。那时,只有那时,才有成功的希望。”[6]

(二)政策决策的困难

《翻身》中所揭示出的农村土地改革的另一问题在于政策决策方面。《翻身》一书的结尾写道:“土改只是搬掉了阻碍生产的封建的绊脚石,潜在的生产力还必须调动起来,一个广大的新的农村市场必须发展起亿一个繁荣的新中国必须一步一步地建设起来。土改使农业生产者之间已达到基本的平等,但是,这只能给生产者提供选择道路的机生是土地个体经营走向资本主义,还是土地集体经营走向社会主义,在这两者之间仍须作出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尚未有一致的意见。” [7]为了推动土改向纵深发展,中国共产党于1946~1947年间发动了“复查”和“填平”运动,明确要求:任何对于土地改革的动摇、畏缩、旁观、甚至妨碍,都是不能容许的。

土地改革在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和《土地法大纲》的推动下,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越来越高的烈度的形式被人为地推向极端。在基本无地可分的情况下,依然强调地主所有制的存在,实行普遍的打乱平分政策,鼓励积极分子挖浮财,放任严刑逼供,一切阻碍群众行动的可能因素都被搬掉这样的行动很快发生了转变,终于产生了极端民主化的苗头,一时间乱打乱杀现象俯拾即是。

三、对土地革命的讴歌

虽然土地改革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土地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土地改革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结构极为复杂的中国农村地区实施并取得成功,不仅是“耕者有其田”这样的精神作指导,还得益于一套完整有效的基层权力结构。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土地革命期间,建立了一整套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基层结构,正是借助这套结构,土地革命才得以深入和巩固。

中国共产党利用其强大的组织能力,把政治权力畅行无阻地扩张到社会最基层,在每个村庄建立党支部,同时把财政征收体制延伸到每个村庄,直接掌握了乡村的几乎全部财政经济资源,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党组织的扩展超过了正式的国家机构所能达到的乡镇一级。从而,农村社会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动。本质上,这有效解决了民主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土地的承诺,为建国后进一步的国家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土地革命是成功的,这也就不难理解韩丁对土改的热情与讴歌。

参考文献

[1][2][4][5][6][7][8](美)韩丁著 韩凉等译 邱应觉校《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序言P2, 序言P1, 序言P4, P710-711,P713,P708

[3]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4页

猜你喜欢
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范式分析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