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的前提和途径

2009-04-14 04:38朱晓兰
关键词:创新能力英语教学培养

朱晓兰

摘 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开发和弘扬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和解疑;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时空和平台。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43-02

法国教育家朗格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人才才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自身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思想者和探索者,是学生创新的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

多年来,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以“我(教师自己)”为中心、以“我(教师自己)”为本。教师主要凭主观想象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活动,严重忽视学生心理、生理需要,无视、忽视或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的“越俎代庖”现象,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制约了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现象必须尽快得到改变,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发挥并得到发展。中学英语教师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成性使用中学英语教材、创造性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导学”上。

以新课标为指导的英语新教材给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材内容的传输者变成创造者,要通过自己大量创造性思维和劳动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尤其要设计出能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劳动的任务和活动(project, task or activity),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需要创造性的主体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有意识的主动思考、探索、实践和创造将自身潜藏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创造性进行语言实践并在语言实践中创造——把简单机械模仿的语言输出性学习行为变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新问题和新见解,实现自己的创新思想,形成新观念,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自身的创新价值,在实践中逐渐成长发展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进行:课堂伊始,教师首先通过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以亢奋的情绪进入“探究”——开始与文本对话(交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汲取知识的输入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敲边鼓”,通过层层递进、不断加深的具有诱导性、挑战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语言“输出”(尤其是创造性输出和运用)阶段。

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给学生搭建起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形成并提高实践能力和进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的平台,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开发和弘扬个性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必需。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由只注重“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教师要把封闭式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转化为生机勃勃的开放式、参与式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的大教育模式,由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发掘、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我思我动”的过程,也是“我思我动”的结果。教师要克服偏见、摈弃人为的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优劣定性的意识和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性,给潜能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条件,要给个性不同的学生充分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会和权利,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发掘学生的“别趣”、“别意”和“别能”,要尊重其“特趣”、“特智”和“特能”,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趣、特思和特能,敢于并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意见和做法,善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只有让学生的个性、特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和弘扬,让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独立性、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学校教育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主体,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一直处于不断构建、不断升华中。在这种开放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尤其是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积极、活跃和敏捷,才能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认为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要积极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在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并给学生提供自由思维和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身心愉悦,才会有安全感,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在教师营造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敏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教师要关爱、信任并尊重学生,要通过肯定性和鼓励性言行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教师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给予特别关注,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夸赞和鼓励,如“Your idea/imagination/work is quite good/new/wonderful/interesting/creative.”等鼓励性语言。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摆脱禁锢、自主思维、自由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造。

3.引导学生质疑和解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质疑和解疑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了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端。科学和人类都是在不断质疑、不断解疑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于无疑处觅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不但自己要善于设疑、质疑,并通过一系列设疑、质疑、解疑活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在解疑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己设疑、质疑和解疑,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猜测,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超越常规,鼓励他们奇思妙想和怪想、敢思前人(他人)所未思、敢言前人(他人)所未言、敢做前人(他人)所未做,敢于冲破现有知识的层面、深度和范围去创造新天地。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经常变换角度思考,从不同的切入点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角度探索求异。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拓展性、创造性思维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在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思考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

总之,我们英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 闫会学】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英语教学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