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岩
中国的农民工群体近年来一直是海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被迫减产裁员的大背景下。外国记者写农民工,往往是只言片语匆匆带过一、两个人的故事,用很大篇幅分析和批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大到政策制定与人权,小到一些有悖公平的现象,对农民工群体的介绍往往或嫌偏颇,或嫌单薄。因此,很多海外读者对“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和“返乡潮”这些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始终一知半解。
新华社于2008年12月8日播发的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的返乡现象:中国农民工仍徘徊在城市边缘》是一篇具有浓厚对外特色的深度报道,用细腻的笔触和感人的故事回答了海外读者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诸多“为什么”。稿件紧紧围绕改革开放3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大背景和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农民工的“返乡潮”,客观平衡地记录了2亿多农民工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的喜怒哀乐、信念和追求,以及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仍然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尴尬处境。
写作这篇稿件的初衷,源自作者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状况的长期关注。作者在2008年11月底参观了位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后,对打工群体在城市的艰苦生活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也与他们渴望平等、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记者深入采访了位于北京东五环外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友之家”和打工青年艺术团,近距离地接触打工者,深入了解他们在城市面临的就业压力、讨薪难题、子女教育等困境,以及新一代打工者日益增强的求知欲和维权意识。此外,记者通过采访当地村支书,了解到地方政府对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和与占当地人口80%以上的打工群体共建多元文化的美好展望。记者随后又通过对社科院资深农村问题专家的采访,发掘出“在政府引导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可以成为工会的有益补充,更好地解决这一脆弱群体在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一社会意义。稿件从城市边缘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及其陈列的特殊展品切入,用各地的暂住证、烤羊肉串的铁架子、收购旧家电的平板三轮车和板凳、砖头支撑起的简陋床铺等最有代表性的展品,简单明了地勾勒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开篇即吸引读者。
为便于海外读者了解“农民工”这一中国独有的群体,作者在稿件中穿插交代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背景、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以及公安部1985年出台的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寥寥数笔介绍了打工群体的由来以及“进城务工潮”现象。
稿件贯穿了农民工进城20多年来几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包括1993年造成数十人死亡的深圳玩具厂火灾、农民工为讨薪而杀人的悲剧故事、第一个农民工工会和第一个打工艺术团体的成立等,用发展的眼光将历史与现状巧妙地结合,使整篇稿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历史厚重感。新华社播发的这篇稿件立足于“服务于受众”,充分估计到海外读者的需求和困惑,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平衡而可信地解答了读者所惑。稿件的部分段落,如一个农民工的检讨书、讨薪杀人的悲剧等,看似比较负面,实则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心态:我们承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认识并直面这些问题,是解决好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对外报道来说,自曝家丑的负面新闻有时并不是坏事,我们恰恰需要客观平衡的报道,让海外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更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反华的海外媒体利用这些问题诋毁中国。
总之,我们与外媒的竞争焦点,往往就在于我们的报道能否吸引海外受众的眼球。采用海外读者易于接受的写作手法,在简洁客观的叙述中展示事实,不露宣传痕迹,是我们更好地服务受众、赢得读者的关键所存。
责编张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