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齐
作者简介:1997年从北京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班毕业,分配至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工作至今。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对外经济深度报道,采写的稿件多以本刊特约记者(ourcorrespondent in Beijing)名义发表在海外英文专业期刊上。
“当雷曼兄弟今年9月申请破产时,进京不久的毛艳梅怎么也没有想到,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会影响到她和丈夫刚刚起步的废旧金属收购生意。
“仅仅一个月,我们损失了3年的积蓄。眼见着铜价一天天下跌,却什么都做不了,”28岁的毛艳梅指着堆放在房间角落里的一吨废铜说道。
“9月初的时候,这堆承载着小夫妇俩财富梦想的废铜花去了他们5.4万元,但现在价格下落到仅仅不到2.2万元……”
当前,始于美国华尔街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在宏观层面报道、行业经济报道犹如泉涌的背景下,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2008年12月10日播发的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中国拾荒者面临破产危机》,将关注点落在金融危机下的“小人物”身上,独具特色,受到外文改稿专家的称赞和外界的高度关注。
这篇特稿从两个小人物的命运切入,描述了一对来自安徽农村的年轻夫妇的境遇。他们在新一轮工厂倒闭潮中失业,奥运会后来到北京转行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意,刚刚起步却又因原材料价格暴跌而陷入破产境地。稿件以小见大,视角从产业链的最初端延伸出去,扩展到整个钢铁行业乃至全国经济形势,既呈现了最基层的社情民意,又折射出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时,作者也指出,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给这些普通百姓带来了希望,在不回避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一抹亮色。
稿件因为采访扎实、层次丰富以及很强的真实感,对外部英文改稿专家,我们对外报道的第一读者,对此稿表示高度肯定,并在评语中写道:“这条稿子写得好极了。我甚至把它告诉我所有的朋友。稿件写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下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直接引语很生动,故事很完整。这是出色报道的一篇范文,我建议大家都读一读。”
《中国日报》全文采用了这条长篇特稿,这在该报近年来不断加强经济报道的情况下还是不多见的。同时,稿件被上百家海内外英文网站采用,其中包括很多国外的经济、金融和证券类网站。此稿的中文倒译稿也被包括星岛环球网在内的海内外中文网广泛转载。
稿件播发次日,路透社记者马昕默(Max)就打电话来询问稿件中主人公毛艳梅的联系方式。马昕默表示,他们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基层民众的影响十分感兴趣,新华社的稿件对他们启发很大,他们希望能够亲自采访毛艳梅夫妇。这也是体现此稿舆论影响力的最好佐证。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同志谈到对外报道时强调:“在日常报道中,一定要突出对外特色。对外特色不光体现在写作上,而且体现在选材上,对于富有对外特色的题材,一定要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不放。”
抓住焦点问题切入,主题重大,舆论引导积极正面,这是新华社对外报道的一个重点。进入9月之后,在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国内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
为此,新华社对外部采写播发了一大批影响力大、时效性强、采访全面的消息、深度报道和英文言论报道。这些覆盖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央行“双率”下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万亿”扩大内需计划等“应对挑战,促进增长”重大题材的稿件客观全面、有理有据、点面结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对外报道的影响力。
传递信心是经济形势报道的一个重点。这些稿件客观分析了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不利局势,同时用有力的事实、精辟的分析,层层深入剖析,从而得出了中国经济依然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有力结论。例如,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背景下,近期传出的大众汽车等在华经营困难的消息,引发外媒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状况的关注。对外部在2008年12月下旬与天津、上海、山东等分社合作,采访多家跨国公司及中国美国商会,采写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跨国公司对长期投资中国信心不减》一稿,以外资公司在华获益、增资、增订单等诸多事实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保有信心,中国仍将成为他们中长期的重要投资地。
但是,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并没有将笔触始终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宏大主题上。其实,海外受众在了解中国总体经济走势之余,也十分想了解金融危机给中国最基层民众、给普通个体带来的影响,想通过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看一看普通百姓、普通见证者,他们的亲身感受、亲身经历。
为此,我们的对外报道不应养成代表政府“宣讲说教”的习惯,更不能忽略了新闻报道的本源——关注人的故事和命运。只有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政策、数字背后的人,对外报道才能更好地引起海外受众的共鸣,有效提升影响力,同时我们也会找到更多精彩的报道选题和切入点。
2008年12月8日,对外部播发了《金融危机下的返乡现象:中国农民工仍徘徊在城市边缘》。这是一篇具有浓厚对外特色的独家深度报道。稿件紧紧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二十几年的大背景和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农民工“返乡潮”,客观平衡地记述了2亿多农民工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仍然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尴尬处境。
独辟蹊径,角度新颖。稿件从位于北京东五环外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及其陈列的特殊展品切入,用各地的暂住证、烤羊肉串的铁架子、收购旧家电的平板三轮车和板凳砖头支撑起的简陋床铺等最有代表性的展品,简单明了地勾勒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开篇吸引读者。
采访深入,内容详实。记者深入采访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友之家和打工青年艺术团,近距离接触打工者,深入了解他们在城市面临的就业压力、讨薪难题、子女教育等困境,以及新一代打工者日益增强的求知欲和维权意识。此外,记者通过采访当地村支书,了解到地方政府对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和与占当地人口80%的打工群体共建多元文化的美好展望。记者随后又通过对社科院资深农村问题专家的采访,发掘出“在政府引导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可以成为工会的有益补充,更好地解决这一脆弱群体在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一重要社会意义。
跨越时代,写作精良。稿件中穿插交代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背景、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以及公安部1985年出台的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寥寥数笔向海外读者介绍了“进城务工潮”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象。稿件贯穿了农民工进城20多年来几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包括1993年造成数十人死亡的深圳玩具厂火灾、农民工为讨薪而杀人的悲剧故事和第一个农民工工会的成立等,用发展的眼光将历史与现状巧妙地结合,使整篇稿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历史厚重。
稿件被马来西亚英文《星报》、美国EIN NEWS,TOPIX网站等多家海外媒体全文采用。包括《上海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内的多家外宣媒体转载。对外部英文改稿专家评价此稿“客观、感人,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看到新华社播发的最佳稿件之一”。
中宣部和外宣办下发的《2006年宣传思想工作中要把握好的问题》指出,对外宣传工作要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根据这一原则,对外报道要摒弃过去自觉和不自觉进行“正面宣传”的思想包袱,真正树立起用客观事实说话,用新闻事实说话的理念,全面真实地报道中国,争取海外受众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信任我们对外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按照《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新华社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这意味着“新华人”的视野必须放在世界,对海外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偏好、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对外报道的过程中,只有尽可能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我们报道的影响力才能增强。
上述两则报道切口小,视野大,虽然篇幅不小,但读来仍鲜活有趣,是正面报道中的佳作。它们还说明,深入采访是稿件生命力之源。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编辑部的职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从多种渠道直击新闻现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亲身投入新闻一线,定会大有收获。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