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战
[摘要]众所周知,世界电影诞生之初,并不存在对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然而,由于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加强了电影的叙事功能和表意功能,使得文学和电影有了共同的叙事单元和表意单元。根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它既体现了编导者的审美理想,也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既忠实于原著,又高于原著,充分体现了剧作者高超的改编艺术。
[关键词]小说《灵与内》;电影《牧马人》;改编艺术
就世界电影100多年的发展来看,电影由最初的街头杂艺而演变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得益于它对戏剧、文学、美术等众多传统艺术的借鉴。在这其中,电影对于文学营养的汲取则是最为突出的,正是由于文学诸多元素的介入,使得电影由原来简单的情景记录和影像表现一跃而成为能够承载复杂的思想蕴涵、展示曲折丰富的人生状态、表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等的成熟艺术。
作为世界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影,自“左翼”以来,也都一直在进行着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和转换。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电影对文学的改编更是到了全新的时期,电影剧作家充分汲取了文学的素养,特别是立足于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从而使电影与文学在这一时期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学与电影的这种“亲密结合”,使得中国电影开始真正走向世界;同时那些在世界上取得崇高声誉的影片,又提升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新时期以来,那些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像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放射出令人夺目的光芒,同时他们在思想和艺术性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文学和电影始终不是属于一个艺术范畴里的,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普鲁斯在《从小说到电影》一书中写到:“康拉德和格里菲斯所说的‘看见,是两种不同方式的‘看见。”(康拉德:现代著名小说家,格里菲斯:电影大师)文学作品中的“看见”是通过大脑中的想象来完成的,充满着可延续性和再创造,在这种“延续”和“创造”中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而电影中的“看见”是直接通过视听感官来完成的,音乐、绘画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使观众免去了“想象”,这一过程,它是惟一的和确定的。这种“看见”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小说和电影之间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异决定了电影《牧马人》和《灵与肉》是有区别的,它要求电视剧作家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通过对小说的理解、研究加以诠释,既来源于原著,又高于原著。
根据著名作家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由著名导演谢晋改编、导演的电影《牧马人》,令无数观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改编的魅力和导演的精深造诣。影片中鲜明的社会现实背景,曲折的人物性格命运,不倦的人道主义追求,富有哲理的深邃的思想内容,质朴凝重、细腻抒情的独特影像风格,给观众呈现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力作。
在小说《灵与肉》中,作者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被错划为右派、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磨难后的那份冷静与良知。人们都说苦难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但是太多的苦难只能摧毁人作为人的那份最原始的自尊。出身的优越、良好的教育并没有让许灵均这个曾经的资产阶级少爷摆脱命运的苦难。他被父亲遗弃,被错划为“右”派,20多年的反复批斗,精神的摧残,物质的贫乏,让他竟不敢奢望作为人的人格与尊严。他沉默寡言、拼命干活、热心助人,“老右”的帽子时刻提醒着他,他就要被历史潭没了。幸运的是,他的生活中有了“郭子”“老董”“心爱的马儿”“秀芝”“清清”等,爱让他又活了过来。几十年的劳教生活,带给他的只有历练,只有不同于一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小说中,读者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许灵均对曾经苦难的讲述和感悟:对自身感情生活的幸福、对草原的迷恋和乡亲的爱、对明天的美好期待。小说中流畅的叙述充分发挥了文学语言的特长,并且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气氛,一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深情,一种永不磨灭的坚毅,一种让人压抑后的释然。
作家在小说中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他呈现苦难,但却不自恋于诉说苦难。他以一个曾经经历过的过客的身份,以无比开阔的胸襟包容了曾经的苦难,更是以一种难得的浪漫主义豪情笑看苦难,所以他才能够坦然地放弃家里过亿的资产,毅然决然地回到曾经带给他苦难的大草原。那么在电影改编中,如何做到既要保持原著的精神内核,又要在具体的影像语言中创造出非文学语言所能传达的崭新的内容和深刻思想,就成了电影改编的主要任务。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必须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共鸣的美感。美感是一部电影头等重要的,它既体现着编导者的审美理想,也要迎合观众的审美欲望。电影《牧马人》中,这种直观的情感创造无疑是成功的。
在改编过程中,剧作家运用蒙太奇手法对故事进行新的思考和组织,按照银幕的美学法则对故事成功地进行了再创造。影片中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和鲜明可见的细节描写,着力表现了人们对许灵均的关怀、养育之恩和他对祖国、对人民无比深厚的热爱之情。也正是影片中这些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才构成了电影的美感。
艺术创作的首要目标是塑造艺术形象。《牧马人》的创作人员较好地运用了各种造型表现手段,赋予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以美感,愉悦于人。如许灵均那落难知识分子的不修边幅、不善家务、虽贫苦而不沮丧、越苦难越睿智的形象;秀芝脱土坯子、养鸡养鸭养兔、自己给自己家门口栽树等一系列质朴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美好特性和精神面貌。不仅在人物造型和行为上电影给观众以直接的美感,而且电影中的人物的语言,也以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达到使人物更饱满的目的。如影片中父子的对话,一个矜持空虚,一个朴素充实;李秀芝朴实无华的话语与宋慧英白作聪明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乡亲们的粗犷真挚与许景由的文雅谈吐相映成趣等等,以不同的程度冲击着观众的每根神经,让电影的美感直观地动了起来。
电影的美感,不但要直观,而且还要有情感,从审美的角度讲,情感性比直观性对于一部电影更为重要。在电影《牧马人》中,编导用真实有力的镜像语言,给观众表达了一份份真挚的情感。许灵均与秀芝的爱情虽不热烈,但那份相濡以沫的恬淡与幸福是宋慧英这样的女人永远不可能想象和拥有的。乡亲们对许灵均的关怀和养育之情,正如影片中那一幅旧门帘,一口旧铝锅,两碗热干面,对每个观众而言,心里都暖洋洋的。这些简单细节的添加让当时已经沮丧到极点的许灵均的内心感到了一股温暖,一种可以慰藉终生的温暖;还有他结婚时大伙送粮票、布票、饭锅等等情节,都具体形象地表达了许灵均和乡亲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感情不是亿万家产可以比及的。正是在这样的人民中间,他找到了爱,找到了温暖,找到了真正的亲人,也最终找到了他的人生价值。这些情节的加入也增强了影片的可观性和说服力。许灵均对祖国的爱、对乡亲
们的爱、对大草原的爱,让他坦然地放弃亿万资产,重回到大草原,与他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影片中向人们展示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父子情、夫妻情、乡邻情、乡土情和祖国情,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一部由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成功之作,不仅仅要求做到忠实于原著,而且要高于原著。这就要求编导在具体的改编过程中要用具体的影像语言创造出非文学语言所能表达的崭新内容和深刻思想。影片《牧马人》在改编过程中,除忠实于原著的情节与场景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具体的场景,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首先,对许灵均形象的塑造上,为了更突出他高尚的精神情操,并且为了能使观众彻底信服他可以抛开亿万资产,而“情愿与他的祖国一道爬这个坡”的价值观,编导在改编时故意增加了董宽老汉、董大妈、牛凤英、青年牧工海生等人物形象。小说中,作者只是用抽象的语言说这里的人民给了他很多关心,但是在电影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还是他刚到农场时,作为“右”派的他在政治上受人歧视和排挤的时候,董大妈端来了热腾腾的面条给他吃,善良质朴的乡亲们并不懂什么“右”派,他们只知道他很可怜,需要帮助。这一简单细节的添加让当时已经沮丧到极点的许灵均的内心感到了一股温暖,一种可以慰藉终生的温暖。其次,在对许景由的形象塑造上,电影也加入了一些情节,使得这个海外富翁的形象更具人性化。在小说中,他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的,如他刚见到儿子时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向前看,”“中国人现在也不承认他们是禁欲主义者了”等等,总是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感觉。在电影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情节上,都做了很多的增加,比如许景由对儿子说:“我这次回来是赎罪的,希望我能够见见清清,在孩子身上弥补。”还有临走时送一块金表给未来的儿媳妇作见面礼,总是感叹祖国的变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对儿子的无限愧疚和深深歉意,重游母校时偶遇故人的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感动。电影对这些情节的添加,使人物更加个性化、更加饱满,也更接近我们正常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另外,电影在对秀芝这个人物的改编上也遵循了编导的人生观和美学追求,改编者比较注重从各个方面去表现秀芝的朴实、亲切、贤惠、勤劳、开朗的性格。同时也增添了一些情节和细节。比如电影中,在许灵均上山牧马时,秀芝在家里一天天记日记,这个情节形象地揭示了秀芝作为传统女性对丈夫的那份含蓄的爱。尤其她在日记中写到“十几天了,马儿都想家了,你却不知道回来”,十分生动地写出了秀芝想念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的娇羞和真挚,既显示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也让观众体会到了他们夫妻间的恩爱。还有日记中写到具体的生活琐事,也说明了她作为传统女性的安分守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再者就是她为未见面的公公煮茶叶蛋、买枸杞子的细节也体现了她的温良和孝顺。电影在改编时,注重生活原型和生活细节的合理适当添加。在准确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核的同时,又使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可信、传神、直观。此外,小说中写秀芝的外貌时说道:“她并不漂亮,小小的翘鼻子周围长着细细的雀斑,一头黄色的、没有光泽的头发……”但在电影改编时,把她写得很漂亮,通过这样的改编,更有利于显示她与许灵均的爱情是纯粹的、高尚的,更接近于大众的观影期望和审美需求。因为大众都希望好人有好报,心灵美的人也一定外表美,这也体现了导演和观众一致的美好审美理想。
小说《灵与肉》中作家所表达的乐观浪漫主义情怀其实更客观有力地衬托出现实生活的苦难带给他的最终的历练和力量。电影在改编时“也没有让受到创伤的心灵沉湎于过去的痛苦,而是致力于写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操,把人物命运与历史曲折紧密联系”,让人感到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是我们祖国的苦难,苦难过后,祖国会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牧马人》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