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鹰
内容提要:我们能够从书信的文字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一些与写信人和看信人有关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书信的文字语言中包含着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各种信息。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有岛武郎《宣言》发话人受话人
与明治大正时期日本近代文学的其它作品相比,有岛武郎的小说总是散发着一种西洋的味道。这与他自幼接受纯正的欧美式教育是分不开的,而这也正是他的作品能够在同时代的众多作品中鹤立鸡群的原因之一。西洋文化中和了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造就了他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文体。
有岛武郎的小说《宣言》采用的书信体形式被誉为“日本近代文艺史上极其罕见的一种”。在这部小说中,每一封信的开头都以一个注释开始,作品的叙事者(Narrator)几乎没有介入过故事的叙述之中,整个故事情节完全凭借主人公A和B之间往来的书信而构成。但是,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能依据小说中发话人(sender)与受话人(receiver)之间的信息(message)来形成自己对小说的认识。我们可以以下面的一封书信为例,来探究小说的这个特点。在乡下养病的B得知好友A邂逅一位叫Y子的女孩,并一见钟情,日夜思念让他痛苦不堪。这位女孩与B早已相识,于是B决定赴京给Y子和A搭桥牵线。下面就是10月22日A发给已经离京返乡的B的书信,他在信中描诉了那天去见Y子的情形。你是否已经踏上了回程的火车?我的这封信就好像在追赶归途的你。……有谁能想到,又怎么能想到,当我被你带到那个教堂门口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竟然是她。那一瞬间,我澎湃的心潮你是无法想象的。你只是扫了我一眼,就不禁失笑。你马上又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失态,于是故意拉下脸来说“哦,你说的就是那个女孩吧。她叫小林Y子,我以前就认识她。”你后来漫不经心地把她介绍给了我。你知道,当时我真想揍你一拳。对于我来说这样一个重逢的场面,至高无上的而且都无法代替,却被你那么廉价地处理了,我怎么能受得了。(328)
托多洛夫(Zvetan Todorov)对书信语言表现行为所能够产生的意思效果进行过三个层次的分类:“其一,是指向性方面,也就是信息所能够唤起的资讯。其二,是字义性方面,也就是信息本身的形态。其三,是言语行为过程方面,也就是记述事件这一方面的信息”(71)。下面我们可以据此分析一下上封信的言语构造。
首先这封信的“指向性方面”是显而易见的。A给B的信无疑是为了唤起在教堂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发信时间看,10月18日B通知A要从乡下赶去东京,而22号B已经踏上了离开东京的归途。我们无法确定B到底是几号到东京的,但是可以肯定B在教堂把Y子介绍给A后不久就离开了。这封信讲述的大部分内容无疑是两个人之间共晓的事实。读者不禁要问,既然这样,A有什么必要把当时的情况重述一遍?其实,这正反映了“言语行为过程方面”起到的作用。此时的语言所发出的信息,已经不是专门指向受话人,而是超越了B这个具体对象,面对非特定的,或者说虚指的对象。从书信的意义上来讲,这几句话属于非信息性语言。但从小说构造的角度来讲,A的这封信是连接10月18日和10月22日这两封信之间所发生事情的重要纽带。事实上,通过分析书信中的语言信息,读者可以获得许多书面信息以外的意义。比如,我们还可以认识发话人和受话人的真实关系。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在第一封信中,A在谈论了B的基督教信仰之后,有这么一句值得注意的语句:“换个话题吧,不过这个话题可能转换得太快了些,你对恋爱这个问题怎么想?”(302)乍一读来这话似乎是一个分界线,把信的内容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谈论基督教信仰问题,后半部分谈论恋爱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A在信的后半部分中写道“我承认保罗与托尔斯泰在男女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有它不可抗拒的理由,我也很赞同。赞同是赞同,但是你觉得那种恋爱是一个人生的极限状态吗?”(303)很明显,即便是在谈论恋爱问题,A并没有离开基督教价值观念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的话题并没有“转换得太快”。那么,他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换个话题”呢?也许,他这样做是为了对下文起到提示的作用,目的是要引起B对下文内容的重视。
我们还可以再取一例来做分析。从10月6日到16日的十天里,A连续给B发了五封信。他先是在10月7日的信末写道:“如果这封长信让你感到不愉快,那么请看在我们长久友情的份上,原谅我的失礼。比起这些事情来,我更担心你的病情,但愿我自己的这些琐事不会烦扰你,不会让你的病情加重。我真心希望我的信会给你的健康带来益处”(323)。然后紧接下来在10日发出的第二封信的开头,A又写道:“至少从六日晚上我发出信后,到今天没有收到你的回信。我的期待一次次落空了,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这样每天期待着你的回信,只能说明我太自私了”(323)。他甚至在信的结尾添了一句:“再见吧,B兄。我相信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心。只要你能理解我,今天你的病情就一定会很快好转”(324)。但此后16日发出的第五封信中A的口气又有所变化:“你的健康还没有恢复到可以出远门的程度吗?我已经像一个精神失常者一样需要旁边有一个人来监管我了。如果你还不能来京,那我就到你那里去”(326)。
从A一封封向B讲述自己暗恋痛苦的信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A既兴奋又焦躁的心情。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看到A对B的“关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10月6日的信里,A特意强调“我需要再三叮嘱一下,只是在你有兴致的时候读一下这封信就好了”(306)。但是,当他没有收到B的回信后,马上又发出了第二封信,并在信中向B表示自己因为没有收到回信而产生了失落感。在对自己产生失落感进行一番自责之后,他又在第五封信中明确地表示强烈希望能够和B见面,甚至说如果B不能来京,那么自己就要去乡下访问B。如果我们再联系到A之前在9月15日的信中所言,“我,为了我自己,希望你能够来京陪陪我”(301)。可以说,A从一开始就希望B能够来京。比起B的健康状态,A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苦恼。说到底,A对B表现出来的关心,只不过是一些空洞的社交辞令罢了。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A这个人性格中所存在的表里不一。但其实这算不上是一种缺点,而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存在于人类交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关键是我们不得不问一句:A和B之间真的有那么亲密的友谊存在吗?的确,在A和B来往的书信当中,A常常会提到是多么的需要B,B也总会提到A的重要。这样的“赞词”在书信中频繁出现。但是,人类的交流方式有一半以上都是非言语行为,语言往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人们感到非语言性的沟通不能满足需要时,常会下意识地用语言来弥补它。A与B如此露骨地表达与对方
的深厚友情,其必要性何在?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想:当双方对这份友情开始抱以怀疑时,为了打消心理上的不安,才会不断地用语言手段来确认与对方的友谊。
总而言之,当我们超越A和B的语言表面现象,追究它的深层意义时,就会发现A与B两者的深厚友谊存在许多“疑点”。终于,在作品后半部的高潮部分,B对Y子的感情不断加深并且开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出一场A与B围绕着Y子的感情纠葛。安川定男由此指出,《宣言》的主题是“恋爱与友情的纠葛”,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情节展开”还是深层主题来讲,小说实际上都没有指向“恋爱与友情”这个座标。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从这部小说的描写中我们并不能捕捉到A和B之间的深厚友情。那么,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1914年2月9号B写给A的信。在这封信里,B自己承认,自从1月14日和Y子头一次交心以来,“现在的状态,与其说是Y子小姐需要我,不如说是我更需要Y子小姐了”(374)。那么B到底需要Y子什么呢?他在信的末尾这样写道:越是特殊的性格,就越需要特殊的完善来完成。在被时间和空间以及世俗习惯所束缚的这个人类社会里,没有比期待特殊完善的到来更荒谬的事情了。……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真正的基本理念,应该是把悠久的人类社会文化从这些制约中解救出来这种渴望的结晶。……只要我们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主义热心的支持者们,总是一些特殊性格的持有者。
自由,自由,能够满足一颗炽烈之心迫切渴望大声呼唤的,真正的自由。难道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377)
与上面这封信的内容遥相呼应的,正是在这部作品结尾1914年2月21日B给A的信:“我在Y子身上找到了属于我的完善。这个喜讯,我要第一个告诉你”(404)。不难看出,B需要Y子,根本原因在于他自身。那么,B想要完善的特殊的“性格”,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小说中B和A往来的信件,可以以B去小笠原旅行回来之后作为一个分界线。此前信件的内容基本上是A向B诉说自己对Y子的恋情,而此后的信件内容则是B搬到Y子家之后,以B向A诉说Y子的情况为主。B的小笠原之旅,到底发生了什么,作品中没有交待。但是B在1914年1月3日的信里提到,这次旅行一是出于健康考虑,二是“由于对自己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实在是憎恶,所以想真正去尝一尝孤独的滋味”(332)。经过在小笠原岛上一年的生活之后“我觉得我更接近真实的我了。我不能再容忍苟且地把自己放在别人建立的塔顶上这种事情”(332)。本文认为,这个“别人建立的塔”所指代的事物之一,就是教会。1914年1月10日的信中,B表达了他要离开教会的决心。
我打算借这次回京的机会脱离教会。首先,我不是一个可以向别人传播信仰的人,教会不需要我这样的。第二,我想要避免一切由于外界的约束而使自己的身心被禁锢这样的事情,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也不需要教会。第三,我的所谓信仰,明确地说只不过是一种陶醉。……第五,我觉得圣经上所记载的,教会向众人所讲解传播的事实太荒谬了。(345)
其次,B所谓的“别人建立的塔”还指代科学。在1914年1月14日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凭借科学的名义,躲过了去考察现实生活中最需要的研究这种义务,只倾心于钻研自己好奇心所喜欢的问题。而且我研究的题目越是脱离现实生活远,就越能够抬高我的学者身价”(349-350)。
可以说,B想追求的“真实的我”,首先就是要摆脱宗教和科学的束缚,回归到一种原始的孤独中,用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和行动。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在小笠原岛生活了一年。但是,回到东京后的B发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就此得到解决,心里的疑问反而越来越深。他在1914年1月14日的信中对A写道:你说,你总是以把握现在为最佳的生活方式,而我总是远望着未来向前走。你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大方的现实消费者,而我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吝啬的不断为未来而储蓄的人。……其实正好相反,你知道我才是一个最放肆的消费者。……你属于那种为了消费而生产的最合理的类型,而我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个为了消费而消费的放浪者。换句话说,从本质上来讲,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我已经不能满足于自己现在这点消费了。既然要消费就要消费得更大手一些。我已经不想再一边虚伪的掩饰一边去消费了。(350)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B在这里谈到的消费理解成一种生活方式。在B看来,A的人生观只不过是给这个虚伪的社会又加了一层虚伪而已。A的价值观是遵循社会的需要,同时建立在自我欺骗的基础上的。而B自己不愿意“一边虚伪的掩饰一边去消费”。为了避免自欺欺人,他需要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而所谓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指的就是能够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这一系列思想的形成,正好应该是B回到东京搬到Y子家里之后的事情。事实上,B在是否选择与Y子共同生活这个问题上的踌躇,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A的存在,而是B需要认清自己,战胜并超越过去的自我。对B来说,选择Y子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正好是证明自己是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已主义者”。也就是说,B自我发现的实质,归根结底便是抛弃一切现有体制,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人生切入点。
我们在阅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所交换的书信形式的信息的时候,不能够忘记被记载的信息本身也是语言表现行为的过程。《宣言》的叙述所构造的空间,是由信息中所描述的内容,与记述信息时所发生的内容两者共同构成的,而且这两个层面所叙述的故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正是这两个带有错位的层面才构成了这个故事的整体。因此本文认为,从语言表达上看这部小说中信息的“指向性方面”似乎是在“恋爱与友情”上,但这只是属于信息中所描写的内容之一,仅仅是这个故事的叙述空间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将这一部分与“言语行为过程的方面”等其他部分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宣言》的主题是三位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年轻人,在不断的自我斗争中,逐渐确立了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