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009-04-13 10:00
文教资料 2009年3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大学生能力

陈 杰

摘要: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其课程设计也应该围绕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两个层次展开。高等院校应设计符合业界及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创业能力指标,发展培育创业能力的各项课程,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将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与主动学习精神,应培养学生建立展示创业就业力的学习历程档案。激发学生寻求成功的意识,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随着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整已经成为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将创业教育视作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创业能力视为学术性和职业性护照之外的“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视作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大学教育的内容、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其内涵

创业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并且使之具有创新精神与风险意识的一种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与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每一位年轻人都必须思考创新的问题,面对创业机会的挑战。因此,发展创业教育,并不应单纯以大学生创业为导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创新精神的价值与行为包括三个层面:创新性(inno-vativeness)、承担风险(risk-taking)与开拓性(proactive-ness)。Covin&Slevin(1989)指出,创业精神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下列三个层面的互动基础之上:(1)创业的冒险精神,包括在不确定的状态下发现与辨识基础、说服并动员他人集中资源、组织团队以实现目标;(2)发展团队的创业行为,能组织多功能团队共同运作;(3)支撑基础的创业文化,主要成员对创业的信念、承诺与价值观予以支持与肯定,并且有政策与资源的支持,较容易实现与实践创业精神。

Chandler&Jansen(1992)指出,创业能力可以应用成功创业家所扮演的三个角色来加以说明,即(1)开拓者角色,其主要能力表现为把握机会的想象力与辨识能力和确保机会从产生到结果的决策能力;(2)管理者能力,主要能力包括整合组织利益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政治能力;(3)技术功能角色,主要包括在特定领域中运用技术工具或熟练作业程序的技术能力。

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不同在于创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要处理的问题,其性质不同于一般性企业的功能性管理,往往需要面临创业企业各种资源缺乏、对创业机会的辨识等问题,策略选择、营销与领导方式与传统管理思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推动创业教育不是鼓励大学生直接创业,而是通过创业竞赛及配套的创新学习平台,提高其实际运作的能力。创业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应注重就业观念的转变,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应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其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二、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内涵

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各高校逐渐升温。自2002年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和“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正如李平、邢娣凤(2008)所指出的,各个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完全系统地纳入教学安排之中,创业课程除“创业基础”外,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从创业教育的内涵来看,其课程设计也应该围绕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两个层次展开。Vesper&Gartner(1997)对美国128所大学的创业课程进行了调查,指出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个人与企业的发展两大方面,其中以个人发展为内容的创业课程主要针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侧重于学生创业精神的灌输,使其能够思考创业者的角色,并比较创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包括创业者的特质、创业的价值、创新技术、创业与道德的自我评估、创业网络、协商和交易等;而以企业发展为内容的创业课程则侧重于创业机会的辨识、评估、商业化发展、创业战略的发展、资金的融通、企业成长等。综合地看,都是注重强调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从美国各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来看,不同的创业文化氛围及其差异化的创业教育理念使得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培育两个层次进行的。以南加州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为例,其包括三个方面:(1)创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创业的过程,从初步构想、企划书的编制到创投资金的募集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创业过程,把握创业的本质与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活力与创新精神;(2)创业拓展课程,进一步探讨创业机会的评估和创业构想的发展,内容包括让学生做好开设新创企业的准备,分析创业的契机与价值,教导学生如何实现技术商品化,以及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等,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业的实践内容,提高对创业机会的把握能力;(3)创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让学生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新创企业的发展机会,探讨如何整合各部分的知识,并运用于新创企业的发展,如何发展创业计划,包括创业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管理与控制等,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管理能力。

对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其课程设计应注重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并将创业教育课程渗透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创业教育的课程特色。

三、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上掀起了创业的风潮。国家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努力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高校云集,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重大,其积极推进“创业江苏·青春行动”计划,尤其是实施了“创业进校园”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高等院校来看,尽管近年来各项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发展,但无论在课程规划、课程内容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这也对

高等院校、高校教师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高等院校来说,应根据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具体规划出一般性与专业性的创业能力项目,设计符合业界及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创业能力指标,发展培育创业能力的各项课程。一般来说,创业教育课程的规划应包括创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整合性的实践课程:在创业基础课程的设计上应侧重于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新创事业的经营管理、创业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和特定产业的创业研究等四个方面:在创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上应包括创业决策和创业过程、创业者的特质培养、创业机会的发现与评估、创业计划的撰写与表述、创业资源的获取、控制与管理能内容;而在整合性实践课程的设计上,则应通过企业实习、创业咨询及创业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创业过程的实践认知。

高等院校应根据创业能力培育的需求,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有效地将创业能力融入课程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提供模拟工作的实习环境,将企业管理活动融入到学习实践之中,如将全员生产维护(TPM)制度应用于教学设施的维护,仿照品管圈活动与企业提案制度,推动学生管理、改善提案制度,课程设计以创业计划书为中心式的教学,并以创业案例的分析、企业家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将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与主动学习精神。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的转换,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能仅仅是生产环节中某一工序的单一操作者,还应适应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并进入计划、管理和服务等经营环节。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科课程与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程基本原理和方法与典型的创业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操作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建立展示创业就业力的学习历程档案,培养学生在学术、个人管理、团队合作等三个就业竞争力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历程档案的编制,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成功的意识,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