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银华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同时,要实现优效教学,教师必须抓好常规。抓严细节,课前精心准备,养成候课习惯,灵活组织教学,微笑走进课堂。只有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实现精致、优效的教学。
关键词:优效教学教学细节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平时的课堂中,除了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还必须抓好常规,抓严细节,确保优效教学的达成。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优效教学”,指教师和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它着眼于教学的效益,而不是教学的内容。优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最优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策略的最佳化。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与优效教学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足,课堂上忙开电脑,学生作业时才分发练习本;有的教师教学纪律观念比较淡薄,上课铃响才匆忙离开办公室赶往教室上课,当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时便随意拖堂;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不严,没有自始至终组织教学,课堂组织比较松散,对学生上课时做小动作、随意说话听之任之;有的教师带着情绪进课堂,课堂气氛沉闷……
这些看似与知识、能力、学习无关的教学细节常常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因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优效教学的实施。笔者认为,要使课堂教学精彩、优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在这些教学细节上下功夫。
一、课前充分准备。保证课堂教学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中庸》的这句话,可谓是千真万确。从教三十年,笔者深知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课前准备包含提前备课,教具、学具准备,作业本的发放等。当前,许多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重点放在备课这一环节,即备教材、备教法学法,而忽略了一些常规的课前准备,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铃声响起,师生问好后,教师忙着打开电脑,启动多媒体设备,调试音响,打开课件。一切准备就绪,已经几分钟过去了。万一设备出点问题,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整堂课无法正常进行;揭示课题,准备新授时,几十双眼睛盯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例题:听课文录音,教师匆忙中搜寻磁带的准确位置: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时,作业本尚在教师办公室中……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好一切准备: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用品准备,包括教师的教具、多媒体、小黑板、卡片的准备,学生的学具、作业本的分发、学习用品的准备等;二要做好从课外到课内的心理过渡,帮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三要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避免课堂上不必要的“卡壳”现象。做好以上三点,将从源头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为优化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前到班候课,避免延误教学时间
玛兰德在《教室里的雕塑家》中曾这样描述教师的候课:在上课铃响之前,教师便出现在教室门口,亲切地看着学生鱼贯而入,就像将军在他的阵地上检阅士兵。遗憾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教学细节常常被部分教师给忽略了,上课铃响起来,有的教师才从办公室起身出发,匆匆忙忙走向教室,虽准时出发,但却延迟了上课。待到教师、学生的情绪都稳定下来,几分钟已经过去了,既延误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影响了师者的形象,削弱了教师的教育权威,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惜时观念的形成与守时习惯的养成。候课虽然仅是课堂活动的一个细节,但可以使教师在课前就进入上课状态。是教师守时、负责、爱生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唤起学生对这节课的重视,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使他们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还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增进师生交往,融洽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因此,教师一定要养成提前候课的良好习惯。
三、严格组织教学,确保教学秩序井然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影响了许多教师。但有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能严格地进行组织教学,常常跟着学生走,学生想干啥就干啥,美其名曰“自主学习”,甚至对一些非学习行为视而不见,一切迁就学生,忽视了自已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淡化了自身的使命感,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充分扮演好自己的首要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上课伊始,简短的师生相互问好应认真对待。因为简短的问候仪式可以使学生振作精神,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同时又能稳定秩序,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如果马虎应付,可能使教学秩序混乱,学生状态散漫,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精力做事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要随时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教师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经常到学生身边去、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唤醒学生的纪律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运用多种途径(多媒体、游戏活动、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诠释、和谐课堂的建立、优效教学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最佳状态上课。营造愉快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教师积极的情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消极的情绪则会给学生的心理投下阴影,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直接面对几十位学生,其情绪状态会影响全班学生。因而,我们千万不能带着情绪进课堂,无论遇到多么委屈、多么伤心、多么着急的事情,无论身心多么疲惫,在上课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一走进教室就要扬起笑脸,振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显著增强。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改观。
细节决定成败。对一名教师而言,最能反映教学艺术的就是对教学细节的充分关注,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也在于对教学细节的灵活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艺术就是把握细节的艺术。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了,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因而,教师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就不能不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就有必要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上多一些留意、多一些钻研,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教师除了在一些常规细节上多下功夫外,还要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精心地预设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性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这样才能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的空间,努力去寻找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科学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演绎更精彩的课堂,达成更优效的教学。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堂讲授得很精彩,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关注教学细节,绝不是把教学简单化,而是把教学艺术化、精良化、优效化。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珍视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这是实现“优效教学”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