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城记》中折射出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2009-04-13 10:00
文教资料 2009年35期
关键词:双城记狄更斯查尔斯

李 淼

摘要: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查尔斯·狄更斯以极大的激情猛烈抨击了同时代的社会阴暗面,并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改善人民生活。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通过其作品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来进一步剖析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

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狄更斯“将他全部的爱与同情都倾注在了那些贫穷的,弱小的,无辜的,受伤害和被忽视的人们身上。为了他们的利益与残酷无情的社会作斗争”。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揭示了一个特定的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对这些既存的问题予以关注,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给社会带来一些变革。时至今日,狄更斯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所带来的实际的社会变革,而且是因为他有一颗乐于去爱与同情他人的心。

《双城记》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在完成小说后,狄更斯写信给威尔基·柯林斯,说:“它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慷慨激动不已。天主知道我已经竭尽所能,而且深信他。”小说的情节是基于两个长相酷似的男人,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而在小说的最后,两者中的一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他所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的幸福。人们“惊异于……这种崇高的感情,而这种崇高感情的终极原型就是基督”。但小说已超越了基督教说教的层次。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揭露和批判在他周围所有的贫困、不公正、虚伪和腐败现象。在小说的最后,狄更斯表达了他反对以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思想,而这正是基督教道德规范的精髓。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进行暗示,法国大革命及其起因给当时的英国社会敲响了警钟:“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小说创作于1859年,正好是攻占巴士底监狱70年后,狄更斯与他同时代的人对革命具有相同的感受:虽然他们为法国人民推翻了法国大革命前腐朽的封建制度感到高兴,但他们又对革命的暴力手段感到恐惧,他们还惧怕这样的革命会再次爆发——在英国爆发。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狄更斯总结了他对历史发展的看法:“即使用类似的锤子再把人类砸变了形,它仍然会七歪八扭地长回它原来那受苦受难的模样。只要种下的仍然是暴戾恣雎与欺凌压迫的种子,那么结出的必然是暴戾恣雎与压迫欺凌的果实。”(TTC:399)狄更斯将法国大革命归因于封建贵族阶级严重缺乏责任心的结果,并认为其是数百年来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表面上看来,革命群众衣衫褴褛、庸俗而粗野。但在复仇时,他们却能够非常坚毅地面对死亡并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持之以恒地为革命的胜利而奋斗。他们的文学形象不同于狄更斯惯常所描述的邪恶本质的人,也不同于《巴纳比·拉奇》中那些贪婪、猖獗的野蛮人。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可怜的;在革命时期,他们却是可怕的。他们正是封建压迫的产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恶劣的社会环境是如何折磨他们并扭曲了他们的人性。最后,通过西德尼·卡尔顿之口,狄更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不是仅仅废除当前的压迫”,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在他们争取真正的自由的奋斗中,……这一时代的邪恶……逐渐赎去自己的罪孽,并逐渐消失”。(TTC:404)这充分展示了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者,以及他想为人类社会带来自由和博爱的意图。

二、主要人物

1.曼内特医生——活埋的故事

从一开始曼内特医生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曼内特医生早期经历的描述,狄更斯在更深的层面上,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迫害。正是曼内特医生对他被逮捕的经历的回忆,引出了德伐日太太的父亲、哥哥、姐姐和姐夫所经历的不幸遭遇。这里狄更斯所要强调的是对于他们肉体上和心理上所遭受的凌辱和痛苦的揭露。

但是,曼内特医生的作用远比揭露这些苦难更重要。当达内尔表白他对露西的爱时,曼内特医生对他说:“若是还有……任何不利于她真正爱着的男性的幻想、理由或畏惧,而其直接责任并不在他,那么,为了她的缘故,无论是什么问题都应该全部抹掉。她便是我的一切,她对我比我所受过的苦更重要,比我所遭受到的冤屈更重要——嗨!这全是废话。”(TTC:166)曼内特医生的性格深度在此间透露,因为他不仅准备将他在世间唯一深爱的人托付给另一个男人,而且决定隐藏导致他18年痛苦经历的原因。这正是狄更斯所主张的基督教道德规范中的克己精神。曼内特医生与德伐日太太形成了对立,德伐日太太的复仇欲望只能由她的死亡终止,而曼内特医生则成为了基督教教义中宽恕的化身。

虽然在小说的最后曼内特医生愿意为露西的幸福牺牲他的生命,但狄更斯知道,这样的牺牲对他的读者来说没有戏剧性。谁会替一个为了救自己女儿及其家人而牺牲的老人的死而哭泣?毕竟,他在小说一开始就已经被认为是死去的人。因此,小说转向了西德尼·卡尔顿。

2.西德尼·卡尔顿——难忘的英雄

厌倦了其前期作品中塑造英雄的固定模式。狄更斯一直想在《双城记》中塑造出不落俗套的英雄形象。最终,狄更斯创造了这样一位英雄——西德尼·卡尔顿,开始时他看似没有出息,但到后来他的道德素质却升华到了很高的层次,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善良的自我最终战胜了一个无情世俗的自我。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西德尼·卡尔顿时,达尔内正在老贝勒法庭的被告席上为生存而战,而他却默默地凝望着天花板。他看似漫不经心,却冷静地揭穿了两个作伪证的密探,从而救了达内尔的生命。

的确,狄更斯眼中的卡尔顿是一个孤独的人,其内心的善良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体现,“他那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阴云却总以一种致命的黑暗笼罩着他,极少为他内心的光芒所刺破”。(TTC:179)露西·曼内特为他点亮了爱之灯。卡尔顿决心为了露西摆脱他过去冷漠的阴影,成为积极活跃的人。正如他在向露西表达爱意时所坦言的:“见到了你和你的父亲……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已死灭的往日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凄苦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见我以为早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我曾有过许多没有成形的想法:重新奋起,改弦更张,摆脱懒散放纵的习惯,把放弃了的斗争进行下去。”(TIC:181)而他也恪守了自己的誓言。在巴黎,当曼内特医生因为自己在狱中所写的对达内尔家族的控告信而失去了保护达内尔的能力时,卡尔顿站了出来并接替了曼内特医生的职责。以一种基督式的自我牺牲的方式,卡尔顿顶替达内尔被处决了。在最后一幕,当卡尔顿走向断头台时,他想到的不是本可能会发生什

么事而是将来会发生什么。“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TTC:342)在这句反复吟诵的话中卡尔顿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卡尔顿临死前所想的:“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TTC:404)表明他实际上已摆脱了妨碍他有所作为的精神束缚。当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仁爱精神因曼内特医生最后的崩溃而受挫时,西德尼·卡尔顿在小说的最后站了出来。

三、狄更斯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局限性

狄更斯本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见过如此残酷和可怕的场面,但他被他所知道的暴力革命吓坏了,他认为革命正如自我毁灭。他作为小资产阶级分子的局限性,以及他反对暴力的观点使他无法正确理解法国大革命。也许乔治·奥威尔说得对:“狄更斯非常肯定,革命是一个怪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双城记》中的革命场景,它们就像是噩梦。”狄更斯认为暴力是暴力的后果,监狱是监狱的报应,仇恨是仇恨的结果。他意识到革命的这种危害不能通过镇压去除,也不能通过更多的绞刑或监禁来去除,而只能通过承认和缓和引起革命的社会环境来去除。但是对于构建理想社会,狄更斯并没有提出什么计划或任何建设性的建议。其实,狄更斯批评的是错误的道德观念,而且“每次抨击社会制度,狄更斯的目标总是指向人们思想的变化,而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事实上,狄更斯是希望通过道德复兴来解除革命的威胁。他以为。如果“所有的法国贵族都能像查尔斯·达内尔那样自愿放弃他们的特权;如果所有的法国知识分子都能像曼内特医生那样愿意揭露弊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像卡尔顿那样愿意为同胞作出牺牲;如果有更多人像罗瑞先生那样善良;或者有更多人像普洛丝小姐一样慈爱;或有更多的人像杰瑞·克朗彻那样身处困境仍保持忠诚”,世界将变得比现在好得多,那么革命将不再会发生,人们都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在充满功利色彩的维多利亚中期的英国,人们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内心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狄更斯这种乐观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是不现实的。

四、结语

《双城记》是狄更斯在后期创作的一部杰出的作品,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总的来说,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狄更斯揭示了社会尖锐的阶级冲突,以及在冲突中所显现出的各种人的人性。《双城记》的写作意图实际上是要表明群众暴动会产生使人失去人性的灾难性后果。狄更斯所赞许的人物与那些没有思想又冷酷无情的暴动群众形成了对比,他们虽受苦受难甚至死亡,但仍然保持人性。狄更斯作品的核心是他的仁爱和同情意识,他批评那些流行的社会哲学,如功利主义,认为它们强夺了人们的情感,使他们变得像机器一样。他还谴责了将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相对立,使人们无法和平共处的社会制度。狄更斯在法国大革命中所见到的,既有贵族饿死工人和压死贫民孩子的场景,又有革命群众在大革命高潮时期无视被他们当作复仇对象的可怜的受害者的生命的场景。因此,狄更斯的思想是要人们以德报怨,通过自觉地施以仁慈博爱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社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双城记狄更斯查尔斯
I ’m a Dog Lover
Tricks or Treats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My New Teacher
俄罗斯双城记之北方有座城
俄罗斯双城记之遇见莫斯科
双城记:垃圾大作战,给地球“瘦”个身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