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物流发展战略探讨

2009-04-13 04:02李智彬
物流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河航运第三方物流战略

李智彬 胡 琳

摘要:内河港航企业发展物流战略有利于促进内河航运企业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无效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内河航运企业与运输、仓储、联运、集装箱等企业结成合作联盟、构建产业链,以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通过内河港航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内河航运;第三方物流;战略

中图分类号:U6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9)02-0001-03

内河水路运输是我国最古老的运输形式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城市大多依水而建就足以说明水运是我国古代经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只承担着“运输”这项单一的职能,而且运输速度慢、水陆运输网络衔接差、受地理环境和运输对象限制,严重制约了我国内河水路运输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数量显著增长,内河航运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内河航运作为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点和重要信息的交汇点,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体,正在由“运输中心”向“物流中心”发展。

1战略意义

1.1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占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需要大量土地、淡水和原材料,充分利用内河水资源和运输优势,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减少能源消耗,发展绿色物流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要求我国改变运输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水运的单位运量燃料消耗远低于公路和铁路运输,另外水运单位运量排放的污染物也远少于公路与铁路,且易于防治,属于典型的绿色交通,优势明显。

1.3具有整合地区生产要素的功能

内河航运所依托的内河港口是物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内河航运企业发展物流,有利于通过货物的集聚效应扩大港口的吞吐量,增加港口企业的附加值。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具有整合地区各生产要素功能的平台,内河流域各中小港口作为区域市场信息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接点,区域经济与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具有发展成为物流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

1.4国际间集疏运输的重要通道

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8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完成,内河作为重要的集疏运输的重要通道,是内陆货物实现江海直达的基础环节。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我国内河航运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将更加广泛,以内河为源汇点的国际物流将激增。而随着我国政府对内河航运的改造和扶持,其开放优势完全可以和世界其他任何河流相比拟。

2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内河航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航运企业一般是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由传统水路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国有企业,主要代表有中远、中海、长航集团等。

2.1优势

有着较为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较雄厚;原来就以水路运输为主,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上经验丰富;受国外先进物流的洗礼,具有后发优势。

2.2劣势

2.2.1物流网络并未真正形成

这类型公司的地方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因此,虽然是全国性的公司,但各地网点间缺乏信息沟通,作业不能配合与协调,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除非很大的客户,多数客户难以享受到较为全面的物流服务,各网点实际处于分散的结点状态。

2.2.2经营成本过高,价格无竞争力

这类企业一般都能提供运输、仓储服务,但由于规模大,要负担庞大的人力成本,价格要稍高于区域性的中小物流企业;据有关权威机构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年平均资产回报率(IRR)为8.3%,仓储为7.1%,综合服务为14.8%。在中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IRR为1%。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中国物流管理模式的落后,效率低下,也说明了中国企业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物流来降低成本。

2.2.3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较差

除了中外运、中远、中海这样的已有多年涉外经营经验的企业,其他企业在观念上还较落后,对客户需求不够重视,部分企业还残留着行业老大的痕迹,灵活性差,运作效率不是很高。

3制约因素

水资源不能综合开发利用、综合交通网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顺、运力规模偏小、投融资渠道不畅通、科学技术研发不够等成为制约中国内河航运企业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内河已经成为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薄弱的环节。

3.1水资源不能综合开发利用

水电和水运本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两条并行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章第17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鼓励开发水运资源。在通航或者竹木流放的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拦河闸坝,建设单位必须同时修建过船、过木设施。但是实际情况是水电是企业化的,而水运是公益化事业。水电自己有钱开发,在建设水电站的过程中常常不建、缓建或是降低标准建设通航建筑,造成内河运输碍航或是断航。

3.2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港航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完善以及行政分割带来的恶性竞争,港航企业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不合理而使得物流的运作流程受到严重的阻碍,由此不能与区域经济产生互动发展的良好关系。其中管理体制不顺是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内河航运市场通常又要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如航道、港口、交通、海事、海关、水利、税务等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的结果就是无人管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地区封锁,相互恶性竞争腹地资源,导致行政区划与内河流域经济成为一对难以逾越的矛盾,造成许多问题的解决与推进都存在相当难度。

3.3资金的缺乏

与公路、铁路建设相比,我国在内河港口和航道建设方面投资少得可怜。在投资政策上,政府对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较大,但在物流教育、技术创新、开发与研究、市场宣传等软件方面投入和资助则明显不足,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3.4较高吨位通航里程不足

中国内河航运现有12.39万公里,比建国时的15.77万公里还要少。同时,在全部航道中,只有8 053公里是千吨级的,占到通航里程的6.5%,而同样的数字德国是69.9%,美国是62.5%。

3.5航运基础设施不足

表现为干流通航瓶颈多、干支未能成网直达。以长江水系为例,目前长江水系大部分航道仍属自然状况,通航一千吨级船舶航道仅占5.5%,港口发展滞后,大型高效专业化集装箱、干散货和滚装码头短缺,万吨级泊位仅占3.4%,很多港口超负荷运行,直接制约长江运能的发挥。

3.6内河航运企业生产力水平低

从我国内河航运公司的运力来看,从事国内航运的企业众多,至2007年底,中小航运企业达5 000多家,拥

有18万艘船舶,近2500万载重吨,分别占我国船舶总艘数和总载重吨的65%和26%,平均船舶运力不足一万载重吨。船舶平均吨位仅250余吨,许多公司为单船公司,运力超过lO万载重吨的船公司仅4家;运力超过100万载重吨的企业只有长航集团。

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平均运距短,运输效率低、环节多,因而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缺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规模经济效益不能发挥;同时,单船公司比例过大,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从专业化分工来看,中国从事国际航运的公司缺少专业化分工,从而不能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形不成必要的市场进入技术壁垒。由于市场进入壁垒低。容易造成一哄而起,形成低水平的过度竞争。

4应对措施

我国内河航运要跻身世界前列,必须突破以上瓶颈,合理采取以下措施:

4.1硬件措施

使内河航道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使船舶大型化、标准化和环保化;使港口机械化、大型化和多功能化;使航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统一化。逐步形成与货源结构、港口、航道建设相适应,与现代物流和信息系统发展相协调,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内河船队,提高内河水路运输竞争力和在中长距离运输中稳定大宗散货的承运比重。

4.2软件措施

在市场建设方面,应建立公平的资源配置体系,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在政府层面,应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协调内河水系管理与建设。在政策层面,应逐步建立跨省市合作的促进机制,鼓励内河流域大型企业集团在内河流域实施跨区域投资发展,引导并鼓励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的航运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现强强联合:发挥市场导向机制,建设内河流域产权交易平台,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内河流域的投资建设中来,采用资产重组、改组改造、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放开和搞活中小航运企业,逐步形成内河流域战略联盟,增强我国航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结论

目前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物流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凭借原有的运输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现代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其长远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集运输、转运、储存、配送、装拆箱、加工、货物装卸、仓储管理、多式联运及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提供者。

猜你喜欢
内河航运第三方物流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对开发内河航运的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系统功能架构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