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资本协同”逻辑模型

2009-04-13 04:02吴庆松游达明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技术创新动力

吴庆松 游达明

摘要:文章在分析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研究基础上,从资本的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分析,构筑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资本协同”逻辑模型。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是企业所采取的技术战略,而技术战略是来自于企业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有机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源资本是国家政策、科技教育和文化、市场拉引、创新环境、企业间关系等。内源资本则由外层的“技术资本”、中层的“人力资本”和内层的“心理资本”所组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本源则是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动力;技术资本;心理资本;技术创新

一、引言

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特征。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来源作了探讨,但没有从根源上找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此,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相关文献综述

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为新技术进行的创新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推动。施穆克勒(J.Schmookler)强调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认为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这样市场需求就会得以满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莫厄里(D.Mowcry)和罗森堡(N.Rosenbe-rg)折衷了熊彼特(Schumpeter)和施穆克勒(J.Sehmookler)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技术创新取决于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英国经济学家多斯(G·Dosi)从技术规范和技术轨道的相互关系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多斯(G·Dosi)认为,创新会带来某种新的观念。新观念一旦模式化。就形成了技术规范(Technological Paradigm);技术规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就固化为技术轨道(Technological Traiectories)。技术创新动力就来源于由技术轨道所带来的“惯性”中。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则从社会需求与资源供应的“瓶颈”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即N-R关系作用模式。斋藤优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在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Resource)间的矛盾或瓶颈;由资源(R)和需求(N)的缺口形成N-R瓶颈将极大促进和推动技术创新的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浙江大学项保华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需要分析模式,万泰君教授及其研究生王开明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许小东提出了技术创新期望一风险动力论。这些学者持有的共同观点是:需要水平、成功的概率、创新成功的期望成为了左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关键因素。张钢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企业内部动力直接作用于企业,外部环境动力通过影响内部环境因素间接发挥作用。王海山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EPNR综合模型,西北大学的安立仁、张建申,西安交大的李垣等都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角度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四川联合大学的谢薇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E-E模式,傅家骥将技术创新的动力归因于“激励”,中山大学的张永谦、郭强等在《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中也论述了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推动和刺激作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和外源资本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指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直接产生的土壤。面对技术爆炸、技术发展周期缩短、全球化技术竞争,企业应该怎样才能跟上即将影响其竞争地位的技术发展趋势?企业怎样将一项新技术在被更新、更好的技术取代前,融入新产品中,从而获得商业利益?如何注意来自本土和海外市场的竞争对手,竭力保持自身在全球市场上的商业与技术竞争力等等,都需要技术战略的有力支持。企业所有的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及外部环境条件只有通过技术战略整合,才能释放出无穷的动力,才能形成现实的竞争力。因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是企业技术战略。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技术战略是不同的。对于已经赢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如微软,则一般采取技术领先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还不足以主导市场的企业,则一般采取技术竞争战略和技术发展战略,通过技术集成。获得产品优势。而对于相对比较落后的企业,则一般采取技术引进战略和技术跨越发展战略,发挥后发优势。总之,当一个企业成功制定并实施一项产生效益的技术战略后,它便进发了技术创新动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每个企业所采取的技术战略应该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适时而变。这就引伸出这样一个问题: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是什么?从资本的视角来看,也就是外源资本和内源资本问题。

外源资本是指影响企业技术战略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科技教育和文化、市场拉引、创新环境、企业间关系等。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张钢等,本文在此从略。内源资本则是企业内在的技术因素和特性所形成或创造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内源资本影响外源资本适用效果,外源资本反映在内源资本中,他们共同作用。影响企业的技术战略,最终形成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四、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源资本

企业技术创新内源资本是企业内在的技术因素和特性所形成或创造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因素。由于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在产品,服务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产生出新的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顾客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或解决问题的原理或方法,所以内源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企业产品/服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上,这种新颖性和独特性是企业在市场上形成的与竞争对手长期经营绩效差异。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形成这种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原因,从表层来看是因为企业独具的技术资本。技术资本决定了产品特性。技术资本从哪里来?这是由企业具有的人力资本提供的。人力资本的特性决定了技术资本的特性。最终反映到产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上。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又是从何而来呢?是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独特“心理资本”作用的结果。所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源资本中,心理资本居于里层,人力资本居于中层。技术资本居于外层。

1技术资本。“技术”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在表现形式上为根据科学原理和市场需要创造或改进形成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材料、新能

源、产品质量或功能的改进和生产工具或其他物质装备等,也可以表现为根据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形成的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技术诀窍等。

当一个企业以技术作为赢得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凭借时,技术开始演变成为技术资本。“技术资本”指的是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支持领域可再生产的能力,表现为通过智力劳动将庞杂的散乱信息进行归纳,然后生产出能与一定的物质条件相结合从而产生巨大利益的信息。它对产品,服务有直接的支持作用。从价值增值层面上来看。企业“技术资本”可以不经过流通领域。直接进入生产领域。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土地资本等相结合产生效益。例如。拥有的技术资本使企业生产出尚未面市的新产品或改进型新产品。在其他厂商尚未掌握这种产品的制造技术时。技术资本可获得一定时期的垄断权。

技术资本物化是一种“创新资本”,其显著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知识产权”。即为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形式:其外在表现形式是“组合企业资源的效率”,“效率”为企业带来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如利用企业技术资本。迅速开发出系列新颖独特的产品族赢得市场,并且源源不断,这样,企业发展就进入了正确的轨道,形成良性循环。总的说来,技术资本是使企业生产出新颖独特产品。有效实现价值增值,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对技术资本的依赖越强,越容易陷于“技术轨道锁定陷阱”和“技术创新追赶陷阱”,这样技术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会大大削弱。

2人力资本。强势的技术资本从何而来?通过上述分析知道,技术资本是通过智力劳动将庞杂的散乱信息进行归纳,然后生产出能与一定的物质条件相结合从而产生巨大利益的信息。技术资本主要靠智力劳动,而智力劳动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本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因此,技术资本来源于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开发、运用的结果。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是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或经验积累而逐步掌握的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或胜任特征等。在这里。人力资本不同平常所说的人力资源,它是一个价值概念。只有从事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生产经营管理等,通过他人利用其发明、革新或被其管理,能创造更大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人的劳动力。才能称为人力资本,其作用表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驱力的大小,也就是推动企业主动适应环境。把握机会,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出某种新颖独特而又具有社会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并带来利润的驱力大小,其依靠的是知识、信息和智慧及其合力。可以看到,技术领域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新产品、新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产品质量或功能的改进和生产工具或其他物质装备等的出现。都和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密不可分的。每一个成功的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必定有一强大的智力团队,即人力资本作后盾。因此,人力资本的状况决定了技术资本的状况,进而决定了技术创新动力的大小。

3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从哪里来呢?我们知道,企业人力资本是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或经验积累而逐步掌握的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或胜任特征等来提升的,表现为知识、信息和智慧及其所形成的合力。知识、信息和智慧的积累与合力的形成,则依靠企业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的自觉性以及对企业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概括来说,就是依靠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心理资本。按照Luthans,Youssef和Avolio的观点,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f1)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坚韧性)”。企业员工拥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在企业发展中保持乐观的状态并呈现高的希望水平,能在达成企业目标过程中呈现坚强的坚韧性。必然会驱使员工不断加强学习企业需要的某种专门技术知识与技能,主动掌握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自觉的通过实践来领悟和掌握该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真谛。形成知识、信息和智慧的合力,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因而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决定了企业员工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自觉性以及对企业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从而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本的水平并最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五、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本源

心理资本状况决定人力资本水平,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拥有高水平的心理资本。那么高水平的企业员工心理资本来源于哪里呢?根据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观点,任何主体行为的产生都是主体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即:

B=f(P,E)

其中,B代表行为,P是指行为主体(人),E代表环境。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双函数形成的复杂函数关系。由此可以推出,企业员工拥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在企业发展中保持乐观的状态并呈现高的希望水平,能在达成企业目标时候有坚强的坚韧性(即心理资本),正是员工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行为主体既是个体的存在,更是团体的存在,从企业的层面来看,这种交互作用就表现为企业统一的行为方式和内在追求,实质就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其行为受到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影响,企业整体的心理资本也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就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本源。

在现实中,有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效应,努力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或者让企业员工体验成功,即积累成功经验或实现绩效目标,从而增强员工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而有的企业没有体会到企业文化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文化,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最终被淘汰。

六、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文化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驱使企业整体心理资本的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增加,表现为自我效能感增强,对企业呈现出希望和乐观态度,并不断驱使员工自觉的学习和实践,增长自身知识。发展了技能,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外化必然会促使企业技术能力提高。技术效率提升,最终物化为“创新资本”,形成企业独特的、新颖的技术资本。这些新颖的、独特的技术资本通过与国家政策、科技教育和文化、市场拉引、创新环境、企业间关系等外源资本结合,形成企业的技术战略,再通过技术战略的执行,形成技术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获得产品优势,赢得竞争。反过来,企业技术战略的实施。会对企业的技术资本进行修正、补充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员工也会在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对企业有更高的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和实践热情(即更高水平的心理资本),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如此循环反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技术创新动力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动力船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