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锋 曾小玲
摘要:一个有稳定预期、基于市场选拔的管理层级制,是效率型会计选择的基础,而从管理层级制成长的角度研究会计选择行为,目前还是空白。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选择行为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控制权市场争夺即重组并购行为也对管理当局的选择行为产生很大影响,但鲜见从该角度研究的文献。管理层报酬计划与选择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对它们之间的实证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丰富会计选择行为理论并检验激励制度的效率。
关键词:会计选择;管理层级制;报酬计划;重组
一、会计选择动机的研究
会计选择行为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核心问题。会计选择的直接后果关系到财富在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分配,也关系到投资者当前消费和未来收益的选择问题,进而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所以它演变成一种具有经济后果乃至政治效应的过程。
西方的实证研究是从识别经理人会计选择的动机来研究这类行为的。Gordon(1964)第一个提出经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有其自身的经济动机。Watts.R.and Zimmerman(1986)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总结出著名的三大假设:报酬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相关研究分别检验了这三个假设,发现了支持这些假设的证据(Dyekman and Smith,1979;Healy,1985;Dhaliwal and S-mith,1982;Hagerman and Zmiiewssi,1979;Sweeney,1994;Jones,1991)。近几年,会计选择的动机出现了新的动向。Shleifer and Vishny(1997)、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 and Vishnv(2000)、Leuz,Nanda and Wysoeki(2003)研究都表明,投资者保护是影响企业会计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研究,我们必须注意几个前提是,西方企业的公司治理包括内外部的治理机制比较健全,经理人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监督与激励的制度环境下,其选择的动机就是在契约履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最大化自身的报酬、防止债务契约违约等。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弱化,管理层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基本不存在,所以契约的履行过程也完全不一样,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的动机和西方不同。
王跃堂(2000)是我国较早进行会计选择动机实证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表明,西方的三大动机假设在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验证。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而证券市场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的监管政策、审计意见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但作者把上市年限作为公司治理的替代变量,并认为年限越久,治理越差,很难令人信服。相反,一种可能情况是,越是上市时间长的公司,各种监管措施之下,又可能不断对公司治理进行调整。而年限短的公司却由于包装上市,(许多公司当年上市即亏损就是明证),各项制度建设没有启动。
那么,经过这几年的资本市场建设,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选择动机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得出的结论接近西方的结论,不仅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新的选择动机,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作为契约博弈过程中一支独立的力量而存在。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选择行为的动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层级制成长状况与会计选择行为
除了从会计选择的动机进行研究外,不少学者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现了上市公司使用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机会主义行为。如Ahamny,Lee and-Wong(1999)、林舒、魏明海等(200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时存在财务包装现象。徐宗宇(2000)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一级市场招股上市时,管理当局存在操纵盈余预测行为。蒋义宏(1999)、陈小悦等(2000)发现了我国股票市场独特的“10%现象”。陆建桥(1999)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以核心管理者长期稳定经营的成长特征,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钱德勒(1977)对美国19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从小规模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过程研究表明,这个转变过程成功的关键是出现了一群支薪的中、高层经理来管理企业,使管理层级制本身变成企业持久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我国上市公司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在强控股股东控制下,其它中小股东一直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在强控股股东的控制下,没有独立而稳定的管理层,容易出现管理层与强控股股东合谋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在强控股股东控制下,从大股东选派的经理层的独立性要比市场上选聘的经理层独立性差,其会计操纵行为的可能性要比后者大。
蒲自立等(2004)研究了管理层选择的不同形式和绩效的关系。他们采用了EVA评价体系来分析董事会领导选择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总经理由大股东委派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与此相反,如果总经理是通过董事会选举的职业经理人,则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他们的研究结论虽然采用了EVA比较客观的指标,但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大股东委派的经理人独立性更差,独立于股东的管理层级制更不易形成。那么不同的经理人产生的方式对会计行为及会计信息质量有何影响?
再者,作为会计选择的主体——管理当局,也是处于各种法律法规的制约之下,自身也是对操纵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的“经济人”。所以,其任期越长,受到法律威慑和约束越大,追求信誉的积极性越高。我国会计操纵行为屡禁不止,与管理层没有稳定的职业预期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认为无独立稳定的管理层级制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能力,这也是上市公司操纵行为泛滥的重要原因。此论断是否成立,迫切需要实证研究予以证实或者证伪。目前把选择行为与管理层级制现状(任期长短、选派方式)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还很缺乏。
三、公司治理与会计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
会计选择行为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把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制度环境)与会计选择行为或者会计信息质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Waffield等(1995)发现管理人员人股或机构所占股权增加时会减少了经理人员操纵行为的可能性。Laporta等(1998)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Beasley(1996)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Dechow et al(1996)发现,内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或公司末设立审计委员会等,该公司越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的处罚。Wright(1996)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内部董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Ch-
tourou et al(2000)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A-nup Agrawal et al(2004)研究表明。一些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如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外部审计人员的非审计服务等与会计舞弊的可能性不显著相关。Yan zhang et al(2006)发现外部董事的比例与可操控应计项目的应用之间显著负相关,独立的董事会能够有效地抑制收益平滑行为。
我国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刘立国、杜荣(2003)研究表明,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程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
该研究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强控股股东的存在,使得制衡机制基本不存在。所以仅仅以监事会的规模、流通股比例与舞弊次数进行显著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如在当时情况下,监事会人数不管多少、流通股比例不管多大,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微乎其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基本不起作用。在这些变量后面,应该隐藏着更本质的因素决定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张俊生等(2004)研究了公司治理与上市企业发生失信行为概率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表明,除了大股东行为与高管激励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外,其他公司治理特征的解释能力有限。这和娄权(2004)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作为大股东特征表示量的Herfindahl指数与Cubbin-Leech指数在回归方程中的作用都不显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说明我国公司大股东控制地位牢固,制衡机制不存在。唯有大股东行为与企业发生失信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
该研究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情况比较符合。但他只是以上市公司是否被谴责作为失信与否的变量。实际上,有许多行为如形形色色的关联交易,是一种法律和准则无可奈何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小股东危害最大的行为,但不在谴责之列。所以该研究的结论基础不宽厚。再者作者的研究样本只有26家,是否代表了整个上市公司的行为值得进一步探讨。
王化成、佟岩(2006)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而控股股东为国有股时盈余质量更低。该研究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但正如前面所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并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之间,还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而作者以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除,得到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可能恰恰掩盖了大股东控制的实质。
如何进一步把代表我国公司治理本质的特征变量与普遍存在的操纵行为如关联交易、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舞弊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的结论更有说服力,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四、管理层激励与会计选择行为关系研究
管理层激励也与会计选择行为紧密相连。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中长期激励计划,管理者的企业家价值无法实现,不能和企业结成长期利益共同体。使得他们只有追求报酬以外的控制权收益,也就没有积极性发挥会计选择的信号显示功能,来减少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管理层激励研究主要是管理层激励计划是否激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行为?Watts,R.and J.Zimmerman(1978)的研究表明,在采用盈余基础的报酬契约企业中,经理确有动机采取使其报酬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三大假设之一)。Healy(1985)的研究发现,在存在上下限的经理报酬计划中,经理机会主义地利用收入中可操控部分调节利润。而Venky Nagar,Dhananjay Nanda&Peter; wvsockz(2003)的研究发现,以股票价格为基础的报酬契约可有效地减轻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代理问题,促使经理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这一研究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报酬计划对管理层产生了激励作用,而且是正向的激励作用。二是从侧面说明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这也正是我国上市公司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研究管理层报酬计划与会计选择行为的关系,不仅可以考察会计选择行为的效率,还可以反过来检验报酬计划的有效性。
我国关于管理层报酬计划与会计选择行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刘斌等(2003)在研究CEO薪酬与业绩的互动效应时曾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CEO薪酬,CEO均不存在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其研究方法过于简单。有待于学界进一步的拓展研究。
五、企业重组与会计选择行为的研究
Mandelker(1974)、Bradley et al(1988)指出。企业并购能够为目标企业股东创造财富。国内的研究(李善民、陈玉罡,2002;冯根福、吴林江,2001)表明,并购基本上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李善民等(2004)以1999年~2001年发生兼并收购的84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当年绩效有较大提高,随后绩效下降甚至抵消了之前的绩效提高,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该研究说明什么问题?可能并购当年由于利润的包装使得报表显示良好的业绩,随着时间的延续,各种水分不断挤出,所以业绩不断下降。
资本市场的重组并购行为,从理论上说由于增强了管理的协同效应等原因,使公司价值增加。但我国特殊的法律制度环境,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重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壳资源价值。大股东事实上已成为“流窜匪帮”(谢德仁,2001)。成功重组更换大股东的公司,上市后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同时弥补为了上市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只得依靠机会主义的会计选择行为。所以越是重组并购频繁的公司,管理层换得也快,其会计操纵的可能性越大。
重组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最频繁发生的行为,1997年因此被称为“报表重组年”,对会计选择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重组角度研究会计选择行为的文献比较少,需要不断丰富该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