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泉
兴趣乃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我在数学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做一个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乐观型教师,让学生与你的相处愉悦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给了学生们设立了一个宣泄感情的出口,叫做“我与数学的对话”。每周一次,可以是数学知识的领悟、理解与总结,可以写学习数学的心得和困惑;可以向老师求助数学题的解答;可以向老师提出教学建议。每次的“我和数学的对话”,我都认真地批改,给他们写上温馨的评语,让他们带着老师爱的叮咛去学习、生活。我也从中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与感动。如有的学生写到“我虽然学的知识不多,但是很快乐!”;有的学生写到“你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用惩罚的手段来让我们改正缺点,而是让我们在笑声中改正错误,不让一些同学难堪。”;有的同学写到“我们班因有您的无私教诲而精彩,因你温馨话语而倍增灿烂!”……走进学生的心灵,心境是如此的美。
二、营造轻松、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
从表面上看,数学知识是一些纯理论的枯燥的演绎与推理。但是,如果把这些纯粹的理论与公式放到现实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时间和空间中去理解,就容易看清它的至纯与至美,而纯美的东西又恰恰是学生喜欢去追求的。
如 在教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问题1:我们班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问题2:通过数墙砖的块数算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3:猜猜同桌的身高和体重。
通过上述问题,启发了学生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要用准确的数学来表达问题,故有必要引入近似数的概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数感,特别是针对一些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结合师生间的信赖、思考、感悟,想像甚至热爱,能够让学生愉快地去探索数学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三、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讨厌你给予他知识的这种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笔者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找朋友”,具体办法是找了8名同学,他们的胸前贴了一个数字,有的是正分数,有的是正整数,有的是负分数,有的是负整数,还有一个贴的是0,拉手表示找“朋友”(做加法),可以两个人拉,也可以是多个人拉,然后让“观众”们抢答结果,在近乎沸腾的课堂上有效地练习了“有理数的加法”。
在课外,我们班级每月都要开展一次“数学面对面”。数学面对面的口号是“思考无极限,快乐天天见。”活动的宗旨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把学习中的困难击败;纯真的关怀,把学生的忧愁与烦恼荡涤干净。”每期的主题不一样,采取的形式也不同。如“为你导航”一期,主要采用了谈话的形式,娓娓道来,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最后还留了自由提问时间,主要就学生的具体困难作出解答。又如“基础知识大比拼”一期,我们采用了分组抢答的形式,把平时易混淆的概念、易出错的题目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下展现出来,同学们都很感兴趣,都争创星级小组,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他们为了成为“数学面对面”的星级人物,自己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我们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争取做到这一点。
四、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数学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我们做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恰当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布置作业、教学检测等各方面都要有层次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例如, 在作业的处理上,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常常是布置一个基础题,一个提高题,学生可以选做一个,也可以选做两个。但切记不能把学生分类:基础差的就做基础题,成绩好的就做提高题,这样很容易打击潜能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他们会量力而行的。当学生能够真正感到解决问题的主人是我自己的时候,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们一般不用现成的单元检测题。我们班成立了八大命题小组,在规定了题的分量与难度等要求后,花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出题。每次评出优秀试卷实行加分鼓励,最优秀的一份打印出来考试。人人都参与出题,对题目也比较了解,而为了获得好成绩,他们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就感和自信心。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走进了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在数学大观园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