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中的宽容

2009-04-09 03:17姚建英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老师教育教师

姚建英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观念的变化,“宽容”开始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或许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或许是每个人都在渴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总之,宽容已成为现在社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就教育而言,现今不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大众传媒都开始关注教育,提倡教育中的“宽容”。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意识到并努力以“宽容”的心态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那么,什么是宽容?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宽容的作用是什么?效果怎样?宽容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是儿童“缺席”的文化。从“传道、授业、解惑”开始,教育的舞台上就鲜有一张张鲜活的笑脸。我们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里濡染太深,要求老师都与学生平等相待,无私宽容,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一点的机智。因此,对“教育中的宽容”的研究,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对新时期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宽容”的界定

宽容即宽恕能容人,这儿是《辞源》对宽容的解释。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即房龙在《宽容》中所说的:容许别人有行为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在教育中,个人从自己的理解、体会出发,对宽容的理解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人认为宽容是一种教育机智,表现为对教育事件的“冷处理”;有人认为宽容是一种教育境界,教育层次,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人认为宽容是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还有人认为宽容是一种心态。

观各家所言,我觉得宽容是在对学生充分地爱、理解、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期待、赏识,从而营造出宽容的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愉快地认识错误或问题,更是对学生思想、言行的包容。宽学生的过失和幼稚,容学生的错误和莽撞,才能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和体谅。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老师。一旦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如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关爱、信任),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就为学生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而宽容从某种角度就达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

三、对教育中宽容的分析

1.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的面很广,赏识教育、皮诺玛利翁期待效应都可以成为它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待都将成为学生的巨大的学习动力,它们带给学生的是发自内心的震动。巴奴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不管他们如何表现,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如果老师心里都是这样定位每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那么,学校里将没有差生的存在了。宽容之于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你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用你的期待和信任表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使学生不断努力,取得进步。这也是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2.宽容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宽容的实施有性格的原因,有心情状态的原因,有教师本身素质的原因,同时也受到更多的外在条件的限制,包括教育制度、学校、社会、家长、教师等。宽容和性格、心情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教师本身对宽容、对教育的认识也是宽容实施的重要内部因素。房龙在《宽容》中说到“现代的不宽容就像古代高卢人一样,可以分为三种: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的不宽容。”第一种人不愿费神去思索给予别人和自己宽容的原因;第二种人自以为是,容不下自己的思想行为;第三种人实际上是一种嫉妒的表现,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某种言行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而教师又是何种原因的不宽容呢?出于懒惰不愿思索出宽容的理由,自以为是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还是为了达到学校的教学目标。

(1)教育制度限制着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因为应试教育,因为以考定前程,这必然强化教师对学生言行的严格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思想让老师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他们无暇顾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更不用说去细细品味学生提出的“非标准答案”背后的合理内核了。

(2)学校、家长强调学习成绩,虽然现在有的家长也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学校的升学率、优秀率一直是一个学校好与否的标志,这也影响着生源。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填鸭式的教学仍不失其有效性,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望生成龙的心理难免会让教师做出有违自己初衷的行为。

(3)领导要求纪律好,才显出学校的教育成果。特别是在公开课上。纪律是最先入眼的。纪律不好,其余的都要打上折扣(虽然现在的课堂也允许学生动起来,但也是在老师的口令下动与保持不动),因此,遵守纪律一直是让教师头疼,让孩子难过的过程。当然,如果孩子生来就能安安稳稳地遵守纪律,那也就没那么多麻烦!

(4)传统观念认为好学生就是乖巧、听话、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看成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和评判者,他们总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这样的观念束缚着教师的行为。“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没人怀疑它,去想新的答案,它就成为唯一答案。当有人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荚”时,教师会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意见遭到了藐视,于是他们接下来不是企图说服学生就是命令学生接受原先的标准答案。

(5)在教学上,教师之间的竞争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对学生要求的严格性也进了一步。在班级纪律上,也有竞争。如果纪律不好,教师的压力大,自然而然,这股压力会传导到学生身上。

3.宽容的对象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宽容的实施只能是在一个小范围内的,也许仅限于课堂上某个环节的教学或对学生某件事情的处理,超越了一定的界限,教师就要担心是否会影响教学进度,是否能被领导批准了。其次,宽容也是因人而异的,宽容就要学生有可原谅之处才行,马卡连科也就没必要在对他宽大为怀了,只是心情不好时,就没耐心去寻找可被原谅的地方了。这也许正是你所提到房龙的“懒惰的不宽容”吧。可见宽容是人性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人的认识、情绪、意志的左右。

宽容包括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宽大、容忍。言行,包括学生课外课间的无知无心之举,也包括课内的非正规、不符合老师要求的话语。一群一年级的孩子,要他们双手抱臂坐上四十分钟不能乱动、乱说,是非常难的,这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回头看看我们在进修学校的坐姿,还为什么偏偏要命令学生怎样呢?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老师的这些要求就是在扼杀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在这上面强调很多的老师,包括很多的家长,他们好像都忘了面对的只是七、八岁的孩子。宽容也包括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理解。“雪融化了是春天”,这是成人难以想象的,这是个极跳跃的思维过程。容忍了对学生的语言,还要能接受从这话语中渗透的孩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看思维的观点,这才是更深层次的宽容。“雪融化了是春天”,说明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他没有唯书从师,这应予以表扬!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想法和成年人的我们很不一样。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错误,只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成人之间尚且如此,又何必去强求孩子呢?

4.宽容的效果

宽容可以是一种教学心态,当宽容作为教育方法出现时,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给孩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时间和空间,那些原本“糟糕”的学生也交给了我一份超乎其能力的答卷,在态度上更能接受我,在行动上更能配合我。这比我一开始采取的强硬态度有效多了。但教师并没有使宽容上升为一种理念,所以,它的效果是不稳定的。新课改以前,很少有教师或专家提及或研究教育中的宽容,专门的理论书籍也很难找到。新课改之后,这个词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新课程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它提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态理性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勇于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教师开始以叙事的方式表达对它的理解,多是些感性上的认识。正是因为教师对宽容的理解还处于一种感性层面,所以对宽容的把握被看成是软弱无能时,老师就一定要慎用自己的宽容了,有一个班级一直是学校的模范班级,纪律、学习各方面都很好。后来换了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短短半学期,这个班级就一落千丈,纪律一塌糊涂,更不用说学习成绩了;最终成了最难管教的班级。原来,以前的班主任非常严格,新的班主任又太仁慈,活像个活菩萨,从不发火。以前学生压抑太久,一下子爆发出来。结果责任全在这位新老师身上!可见凶的方法即使一时见效也是表面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人格恐怕也是不健全的。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该深思如何把握自己的宽容了。

5.宽容的对立面

宽容的面很宽,严格、严厉似乎都有一点靠近而又不准确,尽管很多教师被学生认为是严格或严厉的,然而这种“严格”、“严厉”是某方面的,它并不一定影响这位老师被学生认可。宽容的对立面应该苛刻。自己做不到的事要求别人去做,大人做不到的事要求孩子去做,成人之间要求平等,对待孩子却要求服从!同时宽容不失纵容。所以,我觉得教育中应该有惩罚,但不是“体罚”,我认为体罚(现在几乎是禁词)是有一定效用的,只是它的限度更难把握。的确,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更多的宽容与理解,而师生之间(不管是师对生,还是生对师)的这种宽容似乎还很稀少。老师对学生要求太多,家长对老师和学生要求更多,所以,学生的压力更大!

总之,总体上说,教师对宽容及它的教育作用都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育中的宽容关注程度更高。但对宽容的理解上,存在各种偏差,不能较全面地看待宽容的各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宽容必定会更多地展现它在教育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 杨 钋、林小英编、陈向明指导.《聆听和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4 房 龙.《宽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6 肖正德、李长吉.《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

7 《教育理论和研究》,2003.(10)

8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的转换》

9 《教育研究》,2003(4)

猜你喜欢
老师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