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文 程咸立 龚珞军 丁仁祥
5.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夏季水温达到33℃,黄鳝摄食量下降,34℃时就会停止摄食,35℃以上开始死亡。当池水达到33℃时,要抽取低温清水注入池中,以调节池水温度。
(2)水质调节。①6~9月份,每天清晨应注入新水,排放池下层老水。日注或排水量约为池塘水体的0.5%~1.0%。②增氧调节。每公顷池塘应配增氧机1~2台,功率在3~7千瓦之间。根据池水溶氧状况,每天开启增氧机1~2小时。开机原则是:晴天午后开机;阴天清晨开机;阴雨天半夜开机;雷阵雨时提前开机;鱼浮头及时开机;溶氧小于3毫克/升时连续开机。③酸碱度调节。池水pH值在7以下时,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225~375千克/公顷·次,每日一次,对水成浆后全池泼洒。在池水酸性较重时的高温季节,每日可洒2次,直至池水呈中性或弱碱性。
(3)日常管理。①水花生虫害较多,每月必须进行一次药物防治。选用药物以及用法、用量、休药期应符合NY5071-2002标准要求。②调控水草面积。夏季要保持箱内的覆盖率在95%以上;立秋后应降低至80%~85%之间。③查箱。每天早晚各巡箱一次,巡箱的主要内容有“五查”。一查摄食情况,看有无残饵;二查黄鳝活动情况,看有无黄鳝上草或死亡;三查水温和水质;四查水草生长与虫害情况;五查网箱有无破损。
(4)越冬管理。越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防”。一是防鼠害。箱内四周必须保持30厘米的空水面(即无水草带)。二是防淹死。要加厚水草层,为黄鳝提供栖息场所。三是防结冰。及时在网箱上加盖塑料薄膜。在水面结冰时,还应及时破冰。
6.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应激性疾病。症状:黄鳝上草,行动缓慢,拒食,体弱,免疫功能下降或消失。防治方法:①正确确定鳝种进箱季节。选择在天气变化不大,水温相对稳定的季节进行放苗。②合理选择苗种进箱时间。观察天气变化情况,选择已有连续2个晴天,并保证鳝种进箱后仍有连续2个晴天的晴好天气进箱。
(2)低温综合症。症状:气温急剧下降5℃以上或连续阴雨3天以上时,黄鳝上草,并出现拒食,鳝体头后部肌肉红肿、变大,口腔出血,粘液脱落,肛门红肿等症状。防治方法:①在降温前2天连续泼洒1.3毫克/千克的二氧化氯,一天一次。②降温前泼洒1.3毫克/千克双链季胺盐碘一次即可。
(3)腐皮病。症状:病鳝体表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如黄豆的红斑,严重者表皮烂成漏斗状,有时可见骨骼及内脏,尾梢部烂掉、肌肉出血、溃烂,病鳝游动缓慢,头常伸出水面。防治方法:①采取预防为主,尽量避免黄鳝受到损伤,以免被细菌感染。②立秋后,控制水草面积,使其覆盖率在85%以内。③在白露前和寒露前,网箱内遍撒生石灰,其浓度为30毫克/千克,连续3~5天。
(4)细菌性肠炎。症状:病鳝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鳝体发黑,头部尤甚,腹部出现红斑,食欲减退。剖开肠管可见肠管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没有食物,肠内粘液较多。防治方法:①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并及时清除残饵。②用30毫克/千克生石灰清池消毒,可预防。③每50千克黄鳝用30~50克大蒜素拌饵投喂,连续3天,每天一次(在未发病时先拌少许大蒜素投饵,以备发病时进行有效的投喂,否则,发病时黄鳝因不适应药饵中的大蒜素而拒食)。④每10千克黄鳝用地锦草、辣蓼或菖蒲0.5千克煎汁,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3天,每日一次。
(5)水霉病。症状:初期病灶并不明显,数天后病灶部位长出棉絮状菌丝,在体表迅速繁殖扩散,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消毒,操作过程避免受伤。②更换新水,全池泼洒0.04%苏打水。③5%碘酒涂抹患处。④2%~3%食盐水浸泡病鳝3~4分钟。
(6)棘头虫病。症状: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寄主肠壁粘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充血发炎,鳝体消瘦、发黑,继而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杀死病原及虫卵进行预防。②每100千克黄鳝用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0.2~0.3克,拌饵投喂,隔2天后再用同样方法进行一次即可。
(7)发烧病。症状: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过大,黄鳝分泌的粘液过多,积聚发酵,水质恶化,溶氧降低,黄鳝焦躁不安,互相缠绕,体表粘液大量脱落,随即死亡。防治方法:①严格控制装运密度。②及时更换新水。③套运泥鳅,利用泥鳅上下蹿游,防止黄鳝相互缠绕。④运输时运输箱中添加生姜片,每箱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