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彬
【关键词】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
一、前言及分析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对自身最高速度的使用水平,通常用运动员跳远助跑中的最高速度与平跑中的最高速度比值来表示。经过研究可以得出,影响跳远助跑中速度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助跑技术不完善;快速助跑起跳能力不足;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差。
二、实施与对策
1.国外的经验。原苏联田径权威学者、功勋教练员吉雅奇柯夫博士和副博士波波夫•奥瓦涅祥等人的意思是“完成助跑的效果,在许多方面取决于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助跑节奏”。莫纳斯蒂列夫的研究表明,根据比赛条件下的教育学观察结果:“跳远运动员最后6步中采用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的特点在于最后4步、3步、2步的提高速率,最后两步动作的稳定性,最后一步速度下降或者起跳腿与摆动腿指标不对称”。这些理论说明,合理的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步频来实现的。
2.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跳远助跑的目的是在起跳时达到尽可能快的速度,并为起跳做各方面的准备。正确的助跑技术应使身体重心相对较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随着步长的加大和步频的加快而逐渐提高,在起跳前2步~3步左右达到最高速度。并尽量保持到踏跳,运动员应明确起跳板不是助跑的终点,而是助跑过程中的一部分,绝大多数运动员可以将助跑速度保持到最后第二步,但在最后一步,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因此,在助跑训练和技术训练中,强调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减少起跳前跑得动作结构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
(1)运动员技术概念清楚;(2)观察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步长和重心高度变化情况,加以指导;(3)提高快速助跑起跳的能力。
3.提高助跑速度的稳定性、准确性。培养助跑节奏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全程助跑及比赛,在训练开始可多放几个检查标记,待节奏熟练可逐渐减少。另外,从开始就要杜绝运动员为踏准起跳板而改变节奏的现象,要求他们按自己感觉最舒适的节奏跑而不管板的位置,这样如果不准,可调整起跑的位置,随着运动员素质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再相应地对助跑节奏做一些调整。特别是最后几步的助跑节奏的练习应着重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确定最后6步助跑的时空节奏。对每次助跑最后六步的足迹进行丈量记录,同时记录每次助跑最后6步的时间,经过多次练习之后,选择运动员自我感觉和教练员自我感觉较好,即跑的动作从外形看能够放松、自然正确、直线性好、加速的效果好、能够顺利进入起跳的助跑,记录下来,作为运动员确定助跑时空节奏的依据。
其次,强化助跑最后6步的时空节奏训练。依照选择好的时空节奏和运动员自己的速度感,标记出最后6步的6个放脚点,从倒七脚至倒二脚,倒一脚是运动员上板放脚起跳,让运动员在快速、放松、自然、协调、准确的条件下,按照标记跑完最后6步,达到强化和自如的状态。
三、结束语
提高助跑中速度利用率对提高跳远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提高运动员绝对速度水平的同时,更应重视速度利用率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