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真平
【摘要】从“教师改变传统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方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的思想去阐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课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建构化学单元复习知识体系
传统的复习课,常常是教师再次把所学过的知识“炒冷饭”,再现给学生,教师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样造成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复习效果欠佳。那么,如果我们在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课中引导学生自行归纳、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还学生复习自主权,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用学生的精选案例帮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上到一个新台阶。
一、学生自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复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他把复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与现有的旧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其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积极建构有用的知识体系,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或从教师以及课外辅导资料那里获得信息。相反,他们通过理解学习主题并与他们已经具备的关于该主题知识联系起来的方式积极复习思考。这正是我们要求学生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当学生重新建构和再现所学知识,即用自己的语言演绎、思索其意思和含义,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时,复习活动才不会成为相对来说毫无意义的、消极的机械背诵活动。
例如,在第一单元结束后,我通过“我知道”“我还知道”“我想知道”三个板块分别让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少数学生得出以下知识小结即“我知道”(基本知识):
1.什么叫化学?
2.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4.常用药品的取用方法;
5.基本实验的简单操作;
6.观察实验的方法。
“我还知道”(重点知识):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际应用及理解;
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理解;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4.蜡烛燃烧的实验及其探究;
5.外焰最明亮及原因,外焰温度最高的原因;
6.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
7.探究实验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我想知道”(难点与拓展):
1.为什么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仰视或府视量取液体与实际数据的关系;
3.仰视或府视量读取量筒的液体与实际数据的关系;
4.为什么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变浑浊?
每个学生都可能有独自的再现新知识框架的方式,在这些再现中,有的能完全准确地重建教师或课本编写者计划授予的知识,有的却不能完全再现,甚至曲解部分知识。所以在复习课中,学生的自行归纳,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师框架辅助,完善知识体系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记住信息,也要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认真反思,帮助学生知识重建,从而使学生能按相关的知识纲要去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甚至探究新知。
教师的框架性帮助,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或用于联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和只能在帮助条件下才能完成的任务策略的总称。它是指导者帮助学生从目前的能力水平发展到预期的目标的支持形式。
恰当的框架性帮助包括下列六方面:
1.培养学生对为完成任务所定目标的兴趣;
2.演示理想的操作行为;
3.减少解决问题要求进行的步骤,以简化任务。这样,学生能掌握某些组成要素,当这些步骤被成功实施时,他们能意识到;
4.控制解决问题中遇到的挫折和危险;
5.提供反馈,以确定重要特征(学生已经取得的和理想地解决问题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6.充分促进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使他们坚持向目标迈进。
六种提供适合帮助的方法:
1.做示范,如公开交谈;
2.教师偶尔参与管理,尤其表扬学生的出色表现;
3.对教师或学生的答案提供反馈;
4.向学生说明具体要做的事情,但要有节制;
5.提问(学生可自已提问),尤其当提问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不能引起思考时,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要完成的任务,表过对任务的观点;
6.对总结事物和更好地组织、再现学习内容的原则和普遍规则进行陈述。例如: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出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在化学单元复习课中,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鼓励他们讨论、交流,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得到尽可能地发挥,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有自行复习、解决问题的机会,有自我才干发挥的舞台,特别是我们在做“我想知道”“我最感兴趣的习题”这块时,经常会达到让你预想不到的极好效果。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能自行命一套单元复习题,选择多少题、什么题型和答题方式都由学生自己作主,全班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这样的磨练,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内积极性、争强好胜性、创造表现性能得到极大限度的发挥。
三、构建知识网络,提升知识体系
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创新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过程。那么,在单元复习课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是继承性的,一般不大可能具备“新颖性”。但是如果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回顾和探索,体验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那么对学生本人就是一种创造过程。这种创新意识是学生主体性高层次的体现。
由于化学单元复习中,学生要面对书本、试题、复习资料,我们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学会在书上、复习资料、试题中找重点、找规律,从而自己就某一主题创新性地展开构建知识网络。例如上图:
总之,在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课中,通过运用主体性教学原则,还学生复习权,通过教师适当的结构性帮助,完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精选案例,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创新能力上到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