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动起来,更精彩

2009-04-08 10:05荣婷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能力

荣婷婷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美术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动起来,更精彩。

【关键词】美术课堂兴趣精彩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美术课程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

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就像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长期以来,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美术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地发展。动起来,更精彩。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

1.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好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人美版《黄色、蓝色的画》一课时,结合上一课学过的红色的画,我把《红色、黄色、蓝色的画》融合为一课。让学生明显的感知、感受三种颜色,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色彩感觉。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教学时,我用透明的玻璃杯,分别装上红、黄、蓝三种颜色加上水调和,颜色鲜艳,学生的视觉被一下子吸引到颜色上。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们惊奇得快要喊出声来。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看着我在演示,兴趣很浓厚。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参与,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经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效果明显。让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不同颜色混和后出现的新颜色,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真切的感受到色彩的变化。

2.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在教学《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社区美的地方,互相交流。使学生以生活在这样的社区里而感到光荣,激发学生爱家、爱社区的意识。有些学生把社区拍成照片,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学生们在爱美的基础上,非常有兴趣地对社区进行美化,把不尽人意的地方谈想法进行改进,使他们自己居住的小区尽善尽美。学生在积极参与改进的过程中,提高了描绘社区的兴趣,培养了创造精神,也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运用好情境教学,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课堂就能活起来。

二、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学法,赋予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美术课程大致可以分成欣赏和表现这两大块。如何激发学生用掌握的美术知识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生活、对美的感知?在新课程标准里,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规定。不管是色彩、线描、手工制作、黑白画等,只要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大胆地去表现,在这个参与表现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1.“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绘画教学中,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上《恐龙世界》一课时,我利用现在广阔的网络资源,下载有关恐龙生活环境的视频,在学生原有的兴趣上更多地关注恐龙所生活过的地方,让学生们参与讨论。当学生们得知要学习恐龙时,非常积极地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还有些学生把资料打印成册供全班查看。学生们在学中乐,在乐中进行了创造。

2.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学生天性爱玩,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教学《下雪了》一课,我选择了一个下雪天,邀请上班主任和学生们一起到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在游戏之中,学生们有了素材,有了灵感,激起了兴趣,寓教于乐。学生有了切身体验,使创作得心应手。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出精彩的火花。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使美术课堂动起来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1.课堂绘画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提高审美情趣。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特别是同班同学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2.课上制作,让学生在“动”中参与,培养创造能力。《泥塑》这一课,要求学生用泥捏出各种各样动物、饰物或其它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做雕塑家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泥塑的照片基础上,许多同学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和装饰品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特色,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泥塑,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学生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让学生参与评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

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在美术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参与,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

[2]中国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