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林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STS联系起来,是一种渗透教育。本文通过讨论,确定初中物理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STS联系起来时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物理课堂STS教育渗透教育
一、联系本地实际,加强物理教学与STS联系的可信性
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选择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的内容,而学生身边的结合点,是创造良好教学意境的兴奋剂。因此,联系本地实际的STS特点,就能加强物理教学与STS联系的可信性,从而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把STS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蒸发》一节教学渗透“蒸发吸热”时,我们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一图一文,而是把酒精涂在学生的手上,让他们实际地感受吸热的情况,同时,还在教室内洒上一些水,让学生感受到陈陈凉意,从而引入电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
利用本地区水利设施,也是把STS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渗透教育的好教材。如《液体的压强》与“大坝的形状”结合时,我们将“龙江镇大坝河堤围横断面图”放大制成教学挂图,让学生获得大坝“下宽上窄”的直观印象,再讨论出工程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因为堤围的下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下部要承受比上部更大的压强。接着补充说明“下宽上窄”还具有抗倾覆、抗滑动、抗渗透等作用,使学生对堤围形状设计的科学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又如,讲授《浮力》一节时,事先让学生做出《船的浮沉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调查人宣读;通过调查船的浮沉情况,从而了解到影响船浮沉的因素。这样介绍,使学生对本地的船只运输业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认清教育对象,提高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的有效性
对学生实施渗透教育,应该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多方面的感染,从而得到启发。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的渗透时,要认清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渗透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增加学生无谓负担,应该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力求做到渗透教育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选择结合点。如激光技术,我们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教学中渗透“激光准直”技术,介绍激光的特点时,只介绍“亮度高、方向性好”而不介绍“单色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介绍应用时只提及“激光能在医疗技术、军事武器、光纤通讯等领域里应用”,而具体介绍了“激光准直”在开凿隧道和建筑施工测量这些与《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的内容。这样选材才比较合理。
适量拓宽结合面,就是对智力素质较高的学生增加渗透知识。物理课堂教学中有些STS的联系点,不适宜对全体学生渗透,但对接受能力较高的学生,却是不可多的渗透教材,应该对优等生渗透这部分内容。如“螺旋举重器”,是变形的斜面与轮轴的组合机械,对一般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我们把优秀学生集中在课外进行演示和讲解,才能取得的效果。对优秀学生拓宽渗透面的方式,还可用布置课外STS与生活联系的思考题和课外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物理课堂教学与STS的联系的有效性。
三、看准培养目标,促使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的全面性
把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渗透到教育中的目标,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应付和适应知识迅猛增长的能力,为现代和未来社会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看准这个目标,在确定物理课堂教学与渗透STS联系内容时,要考虑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全面性。一般说来,可以在“科学”渗透中拓展知识,在“技术”渗透中发展智力,在“社会”渗透中培养学习品质。
在科学渗透中拓宽知识,指的是渗透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课本中涉及现代化知识的内容很多,如激光、卫星、电磁波等,我们通常要把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用课外讲座的形式渗透。科学方法的渗透,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如讲座“真空不传声”知识点时,我们利用课本小实验《真空不传声》内容进行讲授,先让学生听到瓶中有正常气体时,盖紧瓶塞后的铃响声,再让学生听到瓶内气体稀薄后铃声,得到后者声音比前者小,从而推理出“真空不传声”的结论。
在技术渗透中发展智力。就是联系技术应用的实例,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如八年级《物态变化》一章练习题中,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学生智力。先提出问题:返回式卫星进入大气层与气体摩擦,使卫星表面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而内部温度必须低于50℃,否则仪器不能正常工作,想什么办法吸走卫星上的热呢?学生经过热烈讨论,联想到物态变化的三种吸热过程,提出许多方案,诸如:“在卫星外壳做一个装水层,让水吸热”、“在卫星表面做一个冰壳,让冰熔化吸热、水汽化吸热”,“让冰壳升化吸热”,等等。尽管这些说法是由于学生知识面的局限显得幼稚可笑,我们还是肯定这些想法很有道理,并指出方案存在不足之处,最后介绍:目前是在受热表面覆盖一层特殊材料,利用它在高温下熔化、蒸发吸收一定的热,从而使卫星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在社会渗透中培养品质,就是结合课本知识讲授,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联系,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获得学习的原动力。如《电冰箱》这一阅读教材,我们利用课外讲座形式,讲了电冰箱热学原理,指出目前电冰箱里“散热”物质大多采用氟里昂,这种气体如果泄漏放到大气层后,与大气层的一种臭氧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把臭氧消耗掉,使臭氧量减少。而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具有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从而保护了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如何保护臭氧层,已经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些国家签订了协议:“在20世纪90年代要限制氟里昂气体的生产”,最后,告诉学生,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无氟冰箱已经问世。还可通过这个实例告诉学生,科学实会决定社会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顾此失彼只会作茧自缚。又如,通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内能的利用》、《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存在着“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环保意识”、“节能意识”,立志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将来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与STS联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师的素质、教学条件、教育对象、教育评价等因素,很多课题有待于开拓研究。我们深信,只要教师强化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发掘和有效利用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点,物理课堂教学与STS联系一定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