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河
展开当代中国教育史册,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映入眼帘,《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一书中的11位主人公的名字正嵌入其中。他们之中既有王承绪、朱九思、潘懋元、李秉德等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开创者,也有谢希德这样曾为当代中国科学事业与大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既有刘佛年、汪永铨、顾明远、鲁洁、王逢贤这样德高望重、为中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老一辈教育家,也有叶澜这样受惠于老一代教育家的贡献,在基础教育和学校改革领域卓有成就的当代知名教育理论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通过对这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的教育、生活、学术经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叙述他们虽饱受沧桑之苦但却从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得以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
阅读本书是一种心灵享受。不仅教育家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动容,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力亦值得赞叹,她真实地呈现了11位学者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献身学术、献身教育,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呕心沥血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和做出的贡献,给人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动力
在对中国教育学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作者逐渐了解了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学习观、社会观和自然观。”“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在诠释着儒家传统的可能性。在当前这个文明对话的时代,他们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东亚之外也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这一点认识既是作者本人研究中国教育家的内在动力,也是她理解中国教育家的逻辑起点。但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侧重于著作解读不同,作者则是把思想史转换成生活史,并因此采用了叙事的研究方法,不仅生动再现了11位学者的人生经历,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儒家传统价值观。
顺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看到,本书描绘的11位学者在求学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儒家经典和儒家为学之道,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在国内求学者也一样受过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洗礼,但他们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在其内心深深扎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接受传统教育,父母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后形成的价值观与信仰更是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产生过影响。”他们的一生反映出了儒家教育模式的真正特征与不朽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传统对教育家们的人生起到了支撑作用——无论是战乱、失学、与亲人离散的人生苦难,也无论各种政治运动的严酷考验:谢希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从海外返回大陆,并从此与1960年自菲律宾移居台湾直至1986年谢世的父亲终生未得相见;1937—1941年,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汪永铨跟随父母辗转于武汉、桂林、昆明、四川,父亲对他的教育和迁徙的经历使他自幼年时就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主意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刘佛年被残酷批斗,遭受了各种侮辱;等等,社会的剧变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某种意义上,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作者的这一概括无疑十分精辟。
启迪之二:献身学术,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纪的中国政权更迭,岁月动荡,对选择了教育学术道路的11位学者来说,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磨难。虽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执著、坚守,淡泊功利是他们的共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他们播下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李秉德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毕生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中进行教育实验,为建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教与学的方式呕心沥血并卓有建树;顾明远领导创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且在1983—2002年间担任该学会的主席,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学科——高等教育学,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组织编写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他与他的同事们及弟子们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承绪领衔翻译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与张瑞璠合作主编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希德从一位知名科学家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女校长,同时也是带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刘佛年从1949—1980年一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之一,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之时,使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师范教育领域中的领头羊,并提出师范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教师,还要培养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而朱九思领导下的华中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从一所高度专业化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得到世界认可的综合性大学,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汪永铨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目睹了北大的变迁,并在反思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叶澜则开始进行理解教育理论和中国基础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体系,提出建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另一位女学者鲁洁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她以自己的杰出才能为该校的道德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出身寒微,10岁才上小学的渔民之子王逢贤则靠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教育专家,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和教育家。
11位学者可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着中国传统学人的风范,淡泊名利,一心向学,勾勒学术色彩浓厚而富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研究,并大力培养后辈人才,成绩斐然,却一点也不张扬”。他们的成长都与一所或几所大学密切相连,伴随着大学的命运和自身学术的发展,他们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义也得以揭示。从艰辛备尝到“终成正果”,其教育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让人感慨万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奇,有阵痛,有欢乐,有眼泪,甚至还有愤怒与反抗,孤独与寂寞。但是他们知道,这些都是破除旧的体制、旧的思维与观念、旧的行为准则的必要过程,他们义无反顾地行走着。时至今日,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故去(如李秉德、刘佛年、谢希德),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学术传统依然震撼着我们;还健在的教育家们,他们已进入耄耋之年,最年轻的也已67岁,但他们依然在带学生、做研究、写文章、提建议,思索着、探讨着。他们关心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质提高,关怀着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建设,关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智慧及其被中西优秀文化熏陶出来的专业生命奉献给了20世纪的中国教育,力求使他们深爱着的中国教育无论遭遇何种政治、经济的变局都能够朝美好的方向发展”。与人文社会学界及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一样,本书所描写的教育学界的前辈也是中国辉煌教育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读至此,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启迪之三: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是一份世界遗产
11位学者的故事并非只有个案意义,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结合他们个人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诠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作者在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现之后,深刻地指出,在当前的文明对话时期,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遗产,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资源。11位学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可以激励来者,而且可以丰富21世纪的全球教育对话,可以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从中受益。
应该说,作者的这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回顾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虽然已经有许多人作过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开分析,常常将教育政策与实践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和建构民族国家的工具。”“从持续不断的教育变革,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变迁,统计数据,到乡村层面的教育问题,诸如入学率和扫盲成就等,人们都可以找到详细的档案记录。然而,这类研究却不多见,即考察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而揭示个体心目中的(中国)教育经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从人生经历展开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在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间对11位学者进行了数十次访谈,每次草稿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替我仔细校对其中的细节内容,同时还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合适材料。”作者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对11位教育家一生的教育、生活、学术及其领导生涯进行了研究,从不同侧面生动描绘了现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所蕴涵的优良传统。“透过教育家们的‘肖像,感受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经历与理想追求,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他们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11位知名教育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小学任教。王承绪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苏无锡中学师范科后,在无锡中学实验小学任教一年,任四年级班主任,他感到这一年的实践经验非常有价值。李秉德1934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在他的老师李廉方主持的教育实验区内找到一个职位,在距离开封市三里路的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当了两年的校长,这一经历奠定了他一生执著于在学校教育最基础阶段进行教育实验。潘懋元15岁时得到一个任小学教师的机会,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1937—1939年潘懋元又去了农村小学教书;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他先在一所小学任兼职教师,又在一所中学做兼职,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1948年,顾明远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一所小学里担任教职,这一年的教学经历从此改变了他,看着孩子们学习给了他极大的乐趣,他感觉做老师非常快乐,这为他选择接受师范教育、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基础;1958年,顾明远受资深教育家王焕勋邀请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一直到1963年回到北师大。刘佛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1943年在长沙一所中学担任了两年的英语教师。作为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的一名年轻的教师,叶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东师大附属学校教两年书,1974—1976年她又加入第一批教师援藏队,支援西藏创办小学教师培训学校,她认为这些经历对于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经历对这些知名教育家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教学经历改变了他们,使他们感悟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一项事业,这对他们日后成为教育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到,教育家,大多经历了普通教师——名师——教育家的过程。
最后值得提一提本书的作者。许美德(Ruth Hayhoe)女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中国教育研究专家,早年即开始在中国从事福利事业,后又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变迁,堪称国际教育界热爱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写作态度,赢得了11位学者的信任与尊重,正是他们的通力合作才诞生了这本《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精彩诠释了在中国社会文化及其社会发展中,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出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对中国的教育研究者来说,许美德教授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态度,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又何尝不是有价值的启迪呢?
(《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许美德教授著,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本文所引均出自此书。)
(责任编辑:张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