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文本资源 拓宽课堂练笔之路

2009-04-08 10:05王利玲叶敬斗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女娲人教版

王利玲 叶敬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文本中的练笔资源进行“写”的训练,这很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抓住句、段、篇经典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语句、精彩语段、精巧篇章、寓意方式等,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表达形式的“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写是小学生练习作文的重要途径,由仿到创是习作的基本规律。

1.仿句式练笔。《泉城》(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第一自然段,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绘济南泉水的形态特点,教学时我们要求学生先读读,而后进行仿写。有学生是这样写的: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像飞翔的小鸟,有的犹如活泼的小猫,有的仿佛奔驰的骏马,有的宛如威武的狮子……学习和掌握鲜活的语言形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句式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练笔。

2.仿段练笔。《观潮》(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描写了钱塘江的八月十八潮,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写潮来前,介绍了观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为气势非凡的大潮的到来营造了气氛;潮来时的描写,是全文的重点,由远而近,从点及线,再到面,写出白浪翻滚、波澜壮阔的场面;潮去后,余波仍“漫天卷地”。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天下奇观图。学完课文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这一课的写法,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记叙,练习写一些景物观察日记。这样一课一得,学生的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3.仿章练笔。课文《童年的发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有一段“梦中飞行”写得形象生动:“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清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充分引用这一教材内容,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以《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为题进行小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学生在梦中把自己想象成拯救人类的地球卫士;也有学生写到月宫游玩,嫦娥姐姐送我一朵能治百病的七色花;还有学生写下了出现在眼前的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孩子们正处在多梦的金色岁月,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学生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作者的表现手法,去再现他们自己的快乐之梦。

4.仿立意练笔。《落花生》(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借物喻人,语言浅显朴素,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其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可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如“仙人掌”、“扫帚赞”、“粉笔颂”等文章。有一位学生在《粉笔颂》一文中写道:“无数细细的粉末儿徐徐落下来,像簌簌的玉屑儿,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一种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老师。”《扫帚赞》则说扫帚更像清洁工人,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奉献,从而说明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应像粉笔、扫帚那样无私奉献。

二、抓住文章情节空白处续写

很多课文,在某些地方“留白”,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抓住文中言而未尽之处进行拓展性续写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从事件叙述的空白处入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写得简略,给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续写,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例如,《女娲补天》(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想象: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呢?有的学生写道:“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有的学生写道:“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她翻越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找呀找,她很渴,就到小溪边喝水。就在她喝水时,一块蓝石头出现在清清的溪水里。女娲宝贝似的把它捡了起来,放进怀里……”

2.从景色描写的补白入手。补白即填补文章空白的短文。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抓住课文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补写,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一位教师在上《可爱的草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用配乐朗诵把听课的师生带入一碧千里、风光奇特的北大荒,而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听了这段精彩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写下来吗?”有的写道:“我仿佛来到茫茫的草海边,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把我迷住了。一阵风吹来,草浪像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奔跑,在欢笑。”有的写道:“我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凌凌的,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天上的飞鸟、岸边的芦苇……”在景色描写的补白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自由翱翔,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达能力。又如《黄山奇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最后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以及《看冰灯》中冰雕动物园里的一些冰雕都只是一笔带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补白把这些景物写具体。

三、抓住思维发散的关键处拓展练笔

1.抓画面想象,让学生信笔写来。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余味无穷,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舒展个性。如《万里长城》(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这么一句:“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了长城……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一位老师在这里精心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成千上万”都有哪些人登上了长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怎样的参观者?请展开想象,动笔写写。有学生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登上了长城……有学生写一位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记者,登上了长城……有学生写一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跟着爸爸妈妈登上了长城……还有学生写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坐着缆车,登上了长城……正是在这种带有个性的想象练笔中,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国家元首,不管他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会由衷地、真诚地赞叹长城的雄伟。

2.抓角色变换,让学生想象练笔。在《新型玻璃》(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有学生写道:“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我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可见,学生在角色变换的练笔中,绝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3.抓多元解读,让学生放飞想象。学了《滥竽充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这则寓言后,一位老师提出: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他还吹竽吗?学生纷纷发言,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混不下去了,于是拜请高师,刻苦学习吹竽,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吹竽手。另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下岗后,转岗,学习烹饪技术,成为一名高级厨师,在一家大宾馆就业。还有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逃走后,整天无所事事,沿街乞讨,好不凄凉……学生争相发言,个个都想一吐为快,写作欲望已被充分激发,“何时能种瓜,此时正相宜”,老师当即命题《南郭先生后传》,让学生即兴练笔,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觉得写起来十分顺畅。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徐桥◇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女娲人教版
唉,真是报应啊
女娲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
女娲造人
续写《滥竽充数》
女娲补天
南郭先生后传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