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焕福
摘要: 本文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了英语词汇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忽略特定的文化含义会导致文化误读。词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意识以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 文化词汇 文化误读 文化差异
1. 引言
汪榕培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感到,就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而言,三个星期可以基本学会语音,三个月可以基本学会语法,而词汇学习却是无穷无尽的。索绪尔也认为,规则是有限的,但句子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规则借助表现大千世界各种概念的词汇制造无数个句子。洪登堡(Humboldt)同样认为语言无限地使用有限的手段(Language makes infinite use of finite means)。 当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关注的不再是语言本身,而是现实文化体现的思想和认知能力。学外语花的最多时间与其说是用在语法上,倒不如说是用在那些形形色色的词汇上。广义地说,词汇包括那些让六个月就学会英语的马克思都感到头痛的习语,以及那些词汇化的词块、谚语、格言警句等。尽管人们具有先天基因学会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机制,也有摆在面前人类共性的世界,但不同文化元素的介入使人们顽固地认为意义等值的词汇变得捉摸不透,因为对外族文化的同化(acculturation)需要潜移默化,而非一蹴而就。汉语新闻里常出现具有浓重西方文化色彩的词语,如“遭遇滑铁卢(meet ones Waterloo)”、“阿喀琉斯的脚跟(Achilles heel)”、“黑水门,艳照门”等,如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只能是一知半解。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莫过于词汇。在讲授词汇时,教师一般重视词本身的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也注意词的语法意义(grammatical meaning),还对词汇的形态津津乐道,但却忽视了词的社会文化意义(socio-cultural meaning)。因此在教学中列举一个又一个例句,一个又一个搭配短语,一个又一个同义、近义词辨析,结果似有照搬词典和教参之嫌;老师一厢情愿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无可奈何听得昏昏欲睡。其实,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查字典,阅读词条里的例句。可是,一般词典没有对具有承载文化(culturally-loaded)的词进行诠释,因而产生误读。
误读(misunderstand)指一种文化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出现的错误理解和评估。乐黛云认为,“……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文化时,首先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当语言作为信道传送信息时,解码必须根据信号库中双方共同理解的码进行。倘若编码者(即发出信息的发话人)跟解码者(即接受信息的受话人)出于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对码的不同理解,就可能导致难解、误解、歧解、错解甚至解码的中止。如wall在汉文化里司空见惯,是保家卫国获得安全感的象征,而在英美文化里却是不友好的标记。但在“我们之间隔着一道墙,无法沟通”一句中,两种文化对此语境的“墙”却持相同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误读的后果为远离事物的本来面目,堕入谬误泥沼,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避免误读是促进两种文化进行正常交流的必要条件,它要求人们有一种富于理解的心态,详尽地占有事实,准确地进行分析。但学生习惯一个英语单词一个汉语概念的学习模式使误读变得更糟。
2.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误读事例
Seelye认为,“如果学生(或者教师)不了解词的文化内涵,他就不知道那个词的意义——不论他是否会读出或译出那个词”。王佐文教授说:“他(学习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由于英汉语文化背景的不同,词从内涵上讲,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产生特定的文化意义和蕴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蕴涵具有非对应性甚至零对应性的特点。英汉很多词汇带有各自的民族或宗教涵义,其不同的比喻性、象征性可赋予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联想意义。在英语学习中如果以汉语的思维,用汉语的联想、象征、比喻意义来理解,就可能造成本质上的理解错位。
对于词汇意义通常作“指示意义”(denotation)及“隐含意义”(connotation)的区分。例如,在英语中表示“政治家”(politician)的指示意义是“从事政治,关心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它的隐含意义是“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言善辩,言而无信”。通常词典上只给出指示意义而不给出隐含意义,因为指示意义是比较固定的,而隐含意义可以因人因时而异。隐含意义是通过联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从事政治的人在竞选时采取各种手段争取选票,经常许下宏愿,而在当选后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把对选民的许诺置于脑后。这种politician的表演一再重复,于是人们在使用politician一词时就难免作坏的联想,从而使politician逐渐获得了以上所说的贬义。而statesman以及派生词statesmanlike,statesmanship却始终是褒义词。隐含意义是对概念意义的补充和延伸。如:汉语“(提高)精神生活”就没有英语对应词(enhance)spiritual life里具有宗教生活的特征。
美国主流文化强调自主、独立、个人奋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词汇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有些来自于成语典故,有些来自于神话传说,有些来自于文学著作,这些文化内涵即使很好的词典也难以收入。而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不断扩大对词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有些词的字面意义相同,但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往往不尽相同,甚至相反。
ambition 一词在中国辞典中意味着野心,但在美国辞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识。中国学生通常将英文中的 ambitious理解为“野心勃勃”,将ambitious and greedy (有野心和贪婪的)或ambitious and ruthless(有野心和残忍的)连在一起,而不将这个词汇与poor but ambitious (人穷志不短)或 ambitious and hardworking (壮志满怀、勤奋努力)连在一起。在中国人看来,ambitious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英语中,它常常是褒义的,被认为是“有雄心、有抱负的”。校园里学生会的“宣传部”译成“Propaganda Department”,可是英语“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散布谣言”等文化内涵。
aggressive在西方人看来是褒义词,如:an aggressive salesman(一个得力的推销员)。而中国人认为“aggressive”是“侵略的、好斗的、有企图心的、咄咄逼人的”,与中国提倡谦让的道德价值相悖,是贬义词,如: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the first and most enduring impression,is dynamism,energy,aggressiveness,forward movement.(《大学英语》综合教程Book 4,Unit 1)中“aggressiveness”就没有“侵略”之意,而是 “有进取心的”。可译为:美国的主要特征,亦即它给人们最初的、最持久的印象,却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不断进取、积极向上。
“作家”在中国是备受推崇的,有一级、二级或国家级,有政府待遇,充当喉舌作用,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作者”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英语国家,“作家”和“作者”经常共用一个概念“Writer”,其中并没有什么区别,作家的待遇也很平常,一般的作家甚至经常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如:“We have a lot of starving writers!”一位去伦敦攻读社会学的中国学生被当地的朋友不断警告道。
“intellectual”与“知识分子”的内涵非完全对应。英文定义是“一种持自由的立场、随时对政治、经济、文化、政府提出批评性、否定性意见的学者”,这和中国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又是多么的遥远。
英语中“liberalism”,即汉语所说的“自由主义”,但两者内涵却相差甚远。汉语中“自由主义”指“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主要表现是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等等。而西方文化中,“liberalism”往往用于强调人的独立性、个人活动和发展完全自由,以及表示主张保护政治和民众自由权的政治思想,指一种符合人性的、开明的政治、哲学态度或历史思潮。正因如此,在西方国家里有自由党(The Liberal Party)。由此可见,“自由主义”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而在英语中却具有明显的褒义。
同样,“individualism”与汉语的“个人主义”所指的真正含义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根据《韦氏大学问典》(第九版)的定义,“individualism”是“主张个人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兴趣的理论,以及由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在欧洲,个人主义的萌芽与中世纪的神权中心、封建关系中心相对立,它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格克、亚当·斯密等思想家都对个人主义进行过详细的正面论述。在美国,个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是移民初期身携长枪与斧头的拓荒者。他们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敢于漠视政府和法律。这种个人奋斗精神作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精髓传了下来,在众多现代西方社群中,人们普遍把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自然被赋予积极意义。西方文学、影视里,个人英雄主义至上,常常是个人战胜邪恶,个人与强有力的“当权者,既得利益集团”单枪匹马作战,胜利在望时,“集体”才倾巢出动,蜂拥而至,给中国观众的感觉是“集体”总是慢三拍,“雨后送伞”。汉语中“个人主义”的定义是“ 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中国社会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破私立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利他主义思想(altruism)备受褒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主义”便自然地成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跟崇尚“大公无私”的革命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对于这种损人利己的消极的个人主义,西方有rugged individualism(粗鲁的个人主义),rampant individualism(猖狂的个人主义)等说法。
也许正因为中国社会主张“个人服从集体”,“狗”所保护的主人是弱势个体,按此逻辑狗就应该舍个人保大家。尽管狗在中西文化里都算得上Mans best friend,可是狗常常犬吠并攻击占多数的强势陌生人集体,所以“集体”厌恶、憎恨,于是就赋予与狗有关的词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血喷头、鸡零狗碎、蝇营狗苟、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西方人喜欢狗的忠实、可靠、勇敢、聪明等品质,养狗作伴。初学者明白了其中文化涵义,就不难理解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He worked like a dog./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情感意义。
汉语“狗咬狗”是形容恶人自相残杀的贬义词语;而英语dog eat dog则指“同类相残”,满含惋惜、痛惜的感情色彩。源出谚语“Dog does not eat dog.”劝诫不要同室操戈。如:As the proverb goes:“Dog does not eat dog.”They compromise with one another finally.(正如谚语所说“同室不操戈”,他们终于互相让步了。);Rugby League is a game of survival. Its dog eat dogs.(联盟制橄榄球赛是生存的竞赛,这是残酷无情的竞争)。倘若把这两句话分别理解成“不要狗咬狗”及“这是狗咬狗的竞争”,其感情色彩跟英语原意可谓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
我国一些领导人作报告时是常用“同志(comrade)”一词作为开场白,所引起的联想是“平等”、“友爱”、“志同道合”,而外国人对“comrade”的联想则是“专制主义”、“面目狰狞的苏联间谍头目”等,反应多是“自私”、“应受谴责”。所以,在国际场合使用“Ladies and Gentlemen”更符合潮流。
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被人嗤之以鼻的“materialism”,“pragmatism”和“idealism”,“empiricism”,西方人却大为赞赏;中国人不以为然的“privacy”和“private”,“religion”,西方人却珍爱有加。
3. 容易望文生义引起误读
Earth Day不是“地球日”或“土地日”,而是“公害日”;sweet water是“淡水”,而非“甜水”;而sweetmeats也不是“甜肉”,实际是一种糖果;sweetbread倒是一种美味肉食,而非“甜面包”;eggplant不是egg(鸡蛋)加plant(植物)之意,而是“茄子”;pineapple也非pine(松树)加apple(苹果)之意,而是“菠萝”;Guina pig既非猪(pig ),也不来自几内亚(Guina) ,而是“豚鼠”;confidence man是“骗子”,而非“有信心的人”;talk turkey是“直率地说”,而非“谈论火鸡”;white elephant是“累赘,大而无用却花精力、金钱供养的东西”,而非“白象”;green hand是“新手”,而非“绿色的手”;dry goods是“纺织品”,不是“干货”;Dutch courage是“酒后之勇”,非“荷兰人的勇气”;Dutch treat是“进餐馆各自买单”;familiar talk是“庸俗的谈话”而非“熟悉的谈话”;free love是“无婚约的自由性爱”,非“自由恋爱”;parkway在美国是林荫大道,driveway是通往私宅的车道。还有一种悖理构词,更不能望文生义。英语slim(苗条)和fat(胖)这对反义词跟chance(机会)分别组成的slim chance和fat chance却并不反义,而是同义皆指“机会不多”;wise(聪慧)跟都指人的man及guy分别构成wise man及wise guy,以为两者同义,实际却褒贬相反,wise man是“智者”,而wise guy则指“自作聪明的人”。
4. 结语
最后引用刘润清教授在2007年11期《英语世界》里《对教英语与学英语的反思》一文中几句话作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任务是把基本知识教好、教透,不一定用得上很多文史哲知识。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语言知识,同时也在教语言背后的百科知识。”“学一门外语要换一个舌头,换一个头脑,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文化模式。”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文集(修订本)[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英语世界.商务印书馆,2007.11.
[7]张德鑫.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世界汉语教学,1995.1.
[8]张德鑫.貌合神离,似是而非.汉英对应喻词中的“陷阱”[J].世界汉语教学,1995.4.
[9]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0]于根元,夏中华,赵莉.语言能力及其分化[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11]王健平.语言哲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