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培刚
正确运用成语是高考多年来必考的知识点之一,我们根据多年来高考和教学实际,总结出成语误用的十种类型。
一、不明关键词义
成语意思往往约定俗成,如果不明辨成语关键词的意思,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1. (1)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2005年全国二卷)
(2)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2005湖北卷)
两句中的“琳琅满目”都运用错了。“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珍贵的东西特多,“琳琅”是美玉的意思。解答此题,如果只盯着“满目”而忽略“琳琅”的意思,就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不懂整体理解
成语往往有一定的来源,其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了成语的其他语素的意义,往往就错了。
2.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2004年全国卷)
“忍无可忍”指要忍受也无法忍受,意思是说只能奋起反抗。本句中,用成无法忍受,便“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这样与成语本意大相径庭了。
三、不知一词多义
大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但也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也会误用。
3. 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2001年春招题)
这道题,当年高考很多考生判断成语“不三不四”使用错误,原因是只知道“不三不四”是“不正派”的意思,而不知道还有“不像样子”的意思,因此误判。
四、不分使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张冠李戴。
4.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全国卷)
“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轮”,有高大的意思;奂,众多的意思。这一成语的使用对象是房屋,用于形容建筑高大华丽,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句中却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上的一些花鸟虫鱼、人物形象的神态,显然因使用对象不分而导致误用。
五、不辨适用范围
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很容易因适用范围不当而导致误用。
5.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2001年全国卷)
“车水马龙”的意思是车马往来不绝,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该成语只适用于街市这个范围,而句中却用来形容“摊前”人多、“产品供不应求”,适用范围不当,因而误用。
六、不辨感情色彩
很多成语带有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褒义,有的带有贬义,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造成错误。这类误用较多,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6.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全国卷)
“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多用于褒意。句中语境是垃圾食品厂冒出来,因而属于感情色彩误用。
七、不看前后句意
成语有它特定的意思,如果不看前后句意,往往会因重复赘余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
7. (1)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2)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1993年全国卷)
句(1)中,“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这个成语本身含有笑的意思,和其后的“笑了起来”重复。句(2)“忍俊不禁”的运用则注意了前后句意,避免了重复赘余,因而是正确的。
八、不合谦恭要求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不合谦恭要求,导致谦恭错位。
8. 你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卷)
句中,“蓬荜生辉”意为使贫穷人家增添光辉,而“蓬荜”指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句中用来形容别人的新居,显然因谦恭错位而误用。
九、不明程度轻重
有些成语的语义较轻,有些成语的语义较重,这就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程度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9. 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十、不符语法功能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误用。
10. 每天早晨,他都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2001年春季京、皖、蒙卷)
“指手画脚”本来“形容说话时多用手势示意”,现在多“形容指点、批评”,用于贬义。无论哪一种意义,都不能用于修饰“练动作”,这是由于对该词语法功能不了解而误用。
本文分条罗列了成语误用的十种类型,在实际解题时,往往可以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加以判别。下面有10个成语误用的句子,请你指出它们的错误。
试题训练オ
1.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卷)
2. 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2005年全国一卷)
3.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2004年广东卷)
4.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2004年江苏卷)
5. 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的大意。(2004年天津卷)
6. 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2004年全国卷)
7.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2005浙江卷)
8.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9. 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了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10.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2002年北京卷)
【参考答案】
1. “万人空巷”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轰动一时,把人民都吸引去了。这里的“空巷”是关键,它是指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句2说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那就谈不上“万人空巷”了。(不懂关键词意思)
2. “百里挑一”,一百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此句中,由于只看到了其中的“一”,没有整体理解,误以为是“少”的意思,这就错了。
3. 据说广东这道题的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很多考生认为“短小精悍”是指作品简练而内容充实,却不知它还可以指身材矮小而精明干练。
4. “在劫难逃”是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而原文用于“劣质食品”,使用对象不当。
5. “每况愈下”指事情或情况越来越坏,它只适用于事情或情况这个范围,不能用来形容“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6.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作根据,感情色彩带有贬义,用在文学家采集文学素材方面显然有误。
7. “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但前文在有“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这里,前后句意矛盾。
8. “抛砖引玉”比喻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中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9. “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考虑”,句中只是“前两天”“学习党的有关文件”,最多“对事物有了基本把握,处理事情有了一定的把握”,也就“胸中有数”而已,这是不明成语的程度轻重导致的成语误用。
10. “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该句将“信手拈来”误作动词使用了。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