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要有丰富的情感,能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学生入情,要善于运用无声的情感语言,如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我在语文教学中从情感教育入手,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渲染气氛,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讲《三亚落日》时,可以播放录像,通过看录像,使学生对热带风情以及三亚的落日有所了解,定下对全文理解的感情基调。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学生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例如,在《特殊的葬礼》结尾时,以歌曲《热爱地球妈妈》结课,倡导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让学生课后自制手抄报、宣传画、小书签等,倡导人们一起“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总之,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一张琴,那么,只要我们轻轻拨动哪怕只有一根的琴弦,它也会余音袅袅……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
第一根琴弦被拨响之后,指尖抚琴如行云流水,情感则如风吹海面,波澜起伏,无法平静。如果只是倚琴静坐,余音过后又将是一片静寂。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看见”形象,“触摸”到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或用画面再现情景,或用语言描述,或用实物演示,或用音乐渲染,或用表演体会,或带入生活领会。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
如在讲《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自备弓、箭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又如在教学《负荆请罪》的过程中,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对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模仿表演,从而让学生了解剧中人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体会剧中人的精神风貌。再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则充分利用电视及多媒体让学生在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激发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中成长。
我们应该尽可能比较多地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成功、成长。对于小学生来说,一项新知识的掌握、一个新问题的解决、一种新观点的形成、一件小制作的完成、一份小报纸的出版等,都是成功。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时间、机会,提供相关平台,如开展朗读、背诵、默写、写字、作文、办语文小报等一系列的语文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的“成果”,放大他们的“成功”,让他们显露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真诚地、热情地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大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提出的新颖的见解、清晰的思路、巧妙的方法等,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即使学生的“成果”不太成熟,甚至有些缺陷,如提出了不太切实际的观点和说法,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艺术地纠偏、导向,更应当注意小心地呵护学生创作“成果”的积极性和勇气。
我们知道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流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陈美华,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