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平等
现代海战中型航母作用巨大
历次战争表明,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对舰队进行空中掩护,仅仅依靠对空导弹系统根本无法保证舰队的对空防御,水面舰艇在面对空射型反舰导弹的打击时,生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这种情况下,舰艇编队就无法脱离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外进行战斗,这样的海上力量也就无法成为远洋海军。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不但可以在保证舰队安全的防御作战中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攻击作战能力上也是水面舰艇远远无法比拟的。以中型航空母舰为例,舰载攻击机可对半径为500~1000千米广阔海域内的水面舰船和地面目标实施有效的攻击,如果使用对地(舰)攻击导弹打击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中型航空母舰编队24小时可机动600海里。舰上舰载攻击机每昼夜可以对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实行侦察、搜索和攻击。一个中型航空母舰编队的打击范围是水面舰艇编队的数十倍!一支装备有中型航空母舰的特混舰队可以对无航空母舰的海上编队进行非对称的空中打击,如果没有航空母舰,那么海军舰队面对远距离空中打击几乎无还手之力。
中型航母是海战最佳的海空平台
确定了海军需要航空母舰负担的任务就可以确定航空母舰的类型,目前世界上的航空母舰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只有美国装备的大型航空母舰,一类是俄罗斯和法国装备的中型航空母舰,还有一类是搭载垂直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或者仅使用直升机)的轻型航空母舰。另外那些带有大甲板和机库的两栖舰艇也具有轻型航空母舰的特点。
对这三类航空母舰的选择将决定海军编队的战斗力发展方向。大型航空母舰战斗力最强大,但是其生产和维护费用也十分高昂,使用的复杂性和对护航兵力的要求也最高。中型航空母舰的战斗力要低于大型航空母舰,但具备一定的防空和对地(海)攻击能力,在费用和技术上也是中等水平。轻型航空母舰技术难度最低,制造和使用费用也最低,不过制空和制海能力在这三类中也是最低的,大多数国家装备的都是这类航空母舰。
在马岛海战中,英国轻型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较难阻止阿根廷战斗机对英国海军舰艇的攻击。英国装备的轻型航空母舰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海军在冷战时期的任务是与美国海军配合作战,轻型航空母舰主要担负北海地区的反潜攻击任务,作为美国大型航空母舰的协同补充力量来使用,本身并没有紧迫的防空压力。其它国家使用的轻型航空母舰也大都担负的是反潜和低强度海上作战任务,这样的航空母舰是无法满足作战编队防空要求的。
装备中型航空母舰的国家有法国和俄罗斯,无论是法国的“戴高乐”级还是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级,都是使用常规起降战斗机担负攻击和防空任务。这两个型号的航空母舰大体相同,采用的都是拦阻着舰,但是在飞机起飞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戴高乐”级的飞机是依靠弹射器弹射起飞,而“库兹涅佐夫”级是使用跃升甲板起飞。采用跃升甲板起飞不需要在航空母舰上设置复杂的弹射器,飞机的结构重量比使用弹射器的飞机要低,不过跃升甲板起飞的飞机对起飞条件要求较高,飞机起飞总重量要受飞机起飞性能和跑道距离的限制,与弹射起飞的飞机相比较,对起飞重量有严格的要求,以俄罗斯的苏33舰载战斗机为例,舰上起飞的最大重量就比陆地机场起飞要小,为了满足起飞重量限制的要求,在武器载荷上和燃料装载量上都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最为重要的是,采用跃升甲板起飞无法保证舰载机中重要的预警、电子对抗和加油机起飞的需要,而这些特种飞机也是舰载机作战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采用跃升甲板起飞,海面上的涌浪、测风、舰体的纵摇和横摇对起飞的影响都超过了采用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使采用跃升甲板起飞的飞机对复杂海况的适应能力比使用弹射器的飞机低。由于弹射器可以提供飞机足够的初始速度,在安全性上也比跃升甲板起飞高。目前条件下,跃升甲板起飞仍然具有一定的弱点,即使是俄罗斯在研制“库兹涅佐夫”后续舰的时候也采用了弹射起飞的方式。
世界主要海军强国中型航母的发展历程
1坎坷之路的前苏联/俄罗斯中型航母
发展航母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军事战略的制约。在所有的海战兵器中,唯有航空母舰配属的舰种最多、舰群威力最大、影响和声威最显著,也是最能彰显一个国家国威、军威的武器系统。因此,世界少数几个大国、强国在一个时期中都在不遗余力、以各自的方式和途径“解读”航母,都曾有过发展本国航母的曲折经历。
苏/俄的航母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航空母舰问世到现在,在海军大国风光无限的航母,在现代几次战争中声势夺人的航母,在苏/俄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冷遇。苏联大肆扩军备战时期军费应是不缺,强大的造舰能力和国际一流的飞机制造水平,使得建造和装备同样一流的航空母舰也应不在话下。那么,影响其航母发展的唯独就是其军事战略。在奉行全球战略、同美国争霸的苏联时期,它的陆、海、空军武器追求的都是强大的火力和杀伤力。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这两届政府最为崇尚的武器就是导弹核武器,在海军中就是核潜艇。在苏联看来,有了战略、战术核武器,就有了夺取战争胜利的“终极武器”,有了装载各种用途导弹的飞机、潜艇、巡洋舰、驱逐舰,山一样大的航空母舰不就是一具“活动棺材”吗?只能让高速的导弹舰艇打成“蜂窝”。基于此种认识,苏联海军的建设重点就是导弹核潜艇、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后来,虽然在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苦口婆心的游说下,总算建造了六七艘航母,但都是4万吨排水量以下直升机母舰和短距/垂直起降的中型航母。于不情愿中,苏联发展的这些“母舰”,就犹如导弹巡洋舰与航空母舰的联姻、嫁接、变种,使得“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和“基辅”级垂直起降的飞机母舰显得不伦不类。即便是航母,苏联时期造的航母也如重型巡洋舰一般,那密集的防空/反舰/反潜导弹、深弹、鱼雷、舰炮甚至高平两用机枪,布置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弹、炮火力强大,或许也是苏联航母的一大特点。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终于摆脱了直升机母舰与重型巡洋舰之间的游走状态,造出了1艘6.75万吨排水量的常规起降飞机的中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就是这样一艘正规型的航空母舰,自身的武器装备同样了得:在舰艏左右分别装有各1组SA-N-9“长手套”舰对空导弹(共4组、24单元),舰艏还装备2排12单元SS-N-19“舰毁”垂直发射反舰导弹,此外,还有8座“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6座30毫米炮、2座反潜火箭。看了这些功能齐备的武器系统,谁会说苏/俄的航母不是一座武库舰呢?
2独辟蹊径的英国申型航母
作为老牌军事强国的英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称霸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藐视群伦的皇家海军。这支几百年来实力超群的海军对其国家贡献多多,在世界范围内对航母的发展也起了领头羊的作用。在航空母舰尚在襁褓之中时,英国人的眼光、意识就具有超
前陛。“皇家方舟”号几乎成了胚胎中的航母的一个印记,它像诺亚方舟一样在惊涛骇浪中成全了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以至多少年后,眷恋“方舟”的英国人用这个名字命名了一代又一代航空母舰,直到1955年建成的“皇家方舟”3成就了英国海军史上最大一艘中型航空母舰。
“无敌”级航母3艘舰都是1980年到1985年之间服役的,虽说几经现代化改装,但毕竟役龄已高。英国海军早在1995年就开始着手“无敌”级后续舰的研究工作,在2003年内已选定负责开发的造船公司,转入设计阶段。该计划名为CVF(未来中型航母计划),在广泛、深入的运筹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舰载机约40架,共建2艘同级中型航母。舰载航空兵力的具体想定是作战飞机30架,早期预警飞机4架,EH-101反潜直升机6架。
不过,21世纪的CVF中型航母搭载的作战飞机,即战斗机、侦察机、攻击机的运用方式是像“无敌”级那样采用短距/垂直起降,还是采用普通的弹射起飞方式,或是利用滑橇甲板起飞、拦阻着舰的短距起飞拦阻着舰方式,目前还没有最终决定。
弹射起飞方式的机种可以效仿美国海军,从F/A-18E/F、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舰载常规起降型,或是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中选择,如果采用短距,垂直起降方式,选择方案则将限定于F-35的垂直起降型战斗机。
在航母的技术和运用方面引进了许多新方式。例如,以新型闭式燃气轮机为核心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改革维修、修理方式,2艘中始终有1艘处于在航状态。可以说,曾经发明航母这一舰种的英国海军正在试图制出电磁弹射器和斜角甲板等现代航母的各种新装备灵巧配置,在21世纪再次勾画出新另类中型航母形象。
3独树一帜的法国中型航母
尽管很长一个时期,作为西欧军事强国的法国一直是重陆轻海,没有像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荷兰那样,拥有过自己庞大而又强大的远洋舰队。但坚实的工业基础、高端的科技水平、精湛的制作工艺,使法国无论触摸到哪个领域,都能溅出耀眼的火花。法国人作为海上飞行的首倡者,并没有占尽发展航母的先机,而是“剑走偏锋”、铆足了劲认准搞起了水上飞机和水上飞机母舰,直到1927年5月,法国人才将一艘“无畏”级战列舰改装成可载40架飞机的航母。到了1935年,又想把“杜肯”号、“图尔维尔”号重型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但设计再三都很不理想。由此,法国才打消了改装之念。
然而,费尽周折的首艘“霞飞”号中型航母开工不久,纳粹的铁蹄就踏入了法国国土,“霞飞”未成型便被打入冷宫。在经过了二战后租用英美中型航母的阶段过后,20世纪60~80年代,功能齐备的“克莱蒙梭”号、“福煦”号中型常规动力航母和“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中型航母先后问世。“克莱蒙梭”级是法国积几十年之功、自行设计的,本国理念与英、美经验相结合的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是当今世界惟一采用核动力的中型航空母舰。由此,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至此,法国人终于可以说,在自主发展航空母舰这条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轮回。法国人不求数量多、吨位大、速度快,只重开发能力和实用效果,走了一条常规动力与核动力全面发展、注重实效的法式中型航空母舰发展之路,成为坐二望一,仅次于美国航母实力的海军大国。
“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最大航速27节,自给力45天。可搭载40架“阵风”战斗机及2架预警机,有4座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和2座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法国海军认为,在设计、性能、灵敏度方面,“戴高乐”号超过了其它航母,它于1988年担负起法兰西赋予海军的威慑、防御、攻击等各种海上作战使命。
“戴高乐”号核航母上设计有两条飞行跑道,飞机靠弹射起飞。弹射器是法美两国联合设计的,可将20吨重的飞机推动到260公里/小时的起飞速度,至少每分钟弹射1架,动力来自核反应堆。甲板上可停放20架飞机和2架预警机,另20架分别存于三层机库之中,靠两部升降机提升。“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从1987年开始设计,前后用了6年时间,花费60亿法郎。舰体造了8年,总建造费120亿法郎。计划服役40年仍保持领先水平。专家认为,建造新中型核航母,要把所需要的高技术、新装备全部集中在261.5米长的钢铁舰体中,本身就面临着科学技术的严峻挑战。比如核环境的控制、舰和飞机的匹配、各个新系统的匹配等等。那么,“戴高乐”号核动力中型航母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
它可以同时探测和定位1000个目标,通过预警机、雷达、作战飞机、导弹、电子战及指控系统手段,组成最严密、最有效的自动化舰载预警自卫网,足以抵抗连续的多方向的饱和式进攻。
它可以一昼夜航行千余公里,到全球任何敏感海区执行任务,一体化的核反应堆能够提供始终保持全速航行的动力。
它可以凭借先进的自动化指挥中心,同时指挥和协调10多艘战舰进行防空、反潜、对陆攻击等联合作战。
它可以利用高智能计算机操纵的防摇稳定系统,保证舰上飞机少受气象影响而全天候飞行。
它可以和美国的大型航母相媲美,正式列装的新型“阵风”舰载战斗机,其性能大大超过“十字军战士”、“超军旗”舰载机,尽管甲板空间有限,但作战空域将更加广阔,空中打击能力有明显提高。
另外,舰上的自动化程度和生活设施得以大大改善。
冷战的结束,使不少人对航空母舰的作用产生了质疑。有人从导弹的突防命中率高出发,认为航母只会成为“活靶子”。有人从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认为不宜提倡建造航母。可是实际上,美国、俄罗斯、法国等海军大国都在发展新型航母。连印度、泰国也在进行航母编队的使用。不管人们对航母是贬是褒,当世界上突发重大事件时,总少不了航母登台表演。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阐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已被当今的军事家们伴以航母而灵活应用。无论是起威胁恫吓之能,还是直接起降飞机轰炸,中型航空母舰在21世纪解决政治、军事冲突方面仍大有用武之地。美国人曾论证,若没有航空母舰,美国拥有上千艘巡洋舰、驱逐舰,也仍将力不从心。苏联人曾计算过,1艘“库兹涅佐夫”号中型航母对抗飞机的作战效能,相当于75艘驱逐舰的对空作战能力。许多战例表明,同样的军事行动,派航母编队要比派其它舰艇编队和战斗群奔袭的效果大得多,明显得多,效费比高得多。
难怪,法国人也为要不要花费巨资建造航空母舰而进行争论。最后,还是那种当法国利益在任何地方受到威胁,法国应当显示存在,而最能达成这种战略与战役企图的战舰,唯有航母的观点占了上风。
中型航母的海空利剑:多用途舰载机
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直接体现在舰载机的战斗力上,舰载机的类型和作战性能直接影响到航空母舰的作战效能;确定了航空母舰的规格和类型以后就必须为它选择合适的舰载机。目前世界上现役航空母
舰搭载机有直升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常规起降飞机这三大类。它们担负的任务不同,作战性能和特点也有区别。航空母舰根据搭载机的类型以不同的作战方式遂行不同的作战任务。
按照作战的基本需要,舰载作战飞机必须要保证对中型航空母舰编队的持续防空作战能力和一定的对地、海目标的攻击能力,在热点海区航行的时候要保证始终有1架预警机进行空中警戒,在正常情况下维持2~4架战斗机进行空中巡逻,飞行甲板上可以布置4架战斗机处于待飞状态,随时可以保证这4架飞机在5分钟内通过弹射器升空执行紧急拦截任务。
中型航空母舰在作战过程中应该要保证能够一次出动8~12架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或者进行混合编队以对地、海目标进行攻击。飞行甲板面积要在不影响起降的情况下,完成对15架飞机的舰面准备和周转调度,在保证飞机弹射起飞的同时还可以接收载机着舰。舰载战斗机作为航空母舰编队的主要作战力量,要负责编队防空、拦截、护航和对地、海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并且具有对处于敌方纵深的重要目标进行远距离突防攻击的能力。按照基本的战术要求,舰载战斗机在进行护航作战任务时需要保证具有600千米的作战半径(标准空战负荷、含2分钟的加力格斗和5分钟的追击),在进行防空巡逻时可以在距舰队300千米处巡航待机最少2小时,在采用高一低一高飞行剖面对地攻击时,作战半径要在800千米以上,这就需要舰载战斗机具有2200千米的基本航程和6吨的外挂负载能力。
预警机是中型航空母舰舰载机编队攻防作战的空中指挥中心,是中型航空母舰编队整体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机用来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预警和指挥引导战斗机进行截击、空战与对地攻击,可以通过数据链对编队中的各种兵器进行总体协调,提高编队整体作战和系统对抗能力。使用预警机可以弥补舰载雷达的低空盲区,提高了对低空或者超低空来袭的飞机和导弹的预警能力,为中型航母编队增加20~30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并为舰载防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初始数据信息。
在现代战争中,预警机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中型航空母舰没有装备舰载预警机,那么不但无法充分发挥舰载机的战斗力,而且在编队对空防御上会存在很大的漏洞,威胁到中型航母编队的安全。除了作战使用外,舰载机在海上飞行时缺乏地面参照物进行导航,采用预警机还可以对舰载机进行远程引导,提高了飞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