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华 查 锴
摘要在受众分流的时代,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群。即使同质媒体,其受众群也不尽相同。报纸的读者,一般带地域或行业的特点。媒体在对重大事件报道时,既要有人人关心的普遍性的新闻,又要有本报主要读者群特别关注的相关新闻。所以,地方纸媒完全有空间好好经营本地化
关键词重大事件地方媒体报道视域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太空漫步千年梦想的“神七”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树立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每一次的载人航天飞行,都是一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新闻大战。担负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重任的“神七”飞行,其新闻竞争态势之严峻、程度之激烈,前所未有。从9月20日,“神七”船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转运到发射塔架,到29日航天员凯旋,中央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一直持续了近10天,通过嘉宾访谈、现场采访、直播画面,大量直观的新闻信息通过电视荧屏传播到受众面前。《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近水楼台,以无人能及的采访优势,接触新闻的核心区域,采访权威人物,从而使他们的报道大出风头。
在这样完全不对称的新闻竞争态势下,作为地方媒体,如何进行报道?发发新华社的通稿,转载一些网络上的稿件,也完全可以应付过去,而且这样做也很稳妥,新闻成本也很低。但是,武汉晚报没有这样作,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重兵布阵,多方出击,前方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次进入核心区域,保证了报道的权威、独特和快捷、全面;后方统筹策划人员运筹帷幄,周密运作,保证了决策正确,判断准确,沟通顺畅。这一切,使得武汉晚报的“神七”报道既安全稳妥又占尽先机,证明了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地方媒体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一、抓统筹策划,实现前后方“无缝对接”
异地采访,尤其是重大事件新闻的采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最离不开前后方记者的精诚合作。武汉晚报在近几年的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探索出后方统筹策划机制。在这次“神舟七号”的报道中。正是由于这种统筹策划机制的良好运作和发挥,使前方记者与后方团队相互呼应,及时沟通,整个报道做到了“无缝对接”。
早在9月中旬,报社就成立了以分管总编牵头的“神七”后方统筹策划小组。从各部门抽调来的4名成员任务明确:对比本地媒体,监控和发掘网络以及电视新闻中细微却又关注度高的新闻线索,给前方记者提供独特的报道视角;收集重点选题,分析报道方向。弥补工作不足。“神七”战斗打响后,每天早上10时,统筹策划小组准时开会。这样的一场会议,成为当天“神七”报道的“选题会”、“编前会”,从而成功搭建了一个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的沟通桥梁,被同事们誉为“神七”报道的“飞控中心”。
9月22日早10点,后方团队第一场例会开始了。这一天,人选第一梯队的6名航天员抵达发射中心,做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同样的信息渠道。同样的新闻事件,如何以独特的视角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新闻,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家报道?成了初次例会讨论的重点。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搞清楚读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在这种提示下,大家脑力激荡。“第一梯队中,有几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新面孔,读者肯定希望了解他们的经历。”“在发射中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是怎样的,航天员的饮食是不是和百姓完全不同?”统筹人员立刻将大家的建议“千里传音”,与前方记者沟通当日的报道重点。第二天,特派酒泉的记者采写的《“神七”航天员“衣食住行”透视》、《陈全:航天员梯队中的新面孔》等多篇稿件新鲜出炉。
9月23日,监控人员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视频,了解到装载着火箭发射燃料的特种燃料供应基地原来被称为“死亡火山”,而那里的工作人员被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这一信息马上传到了酒泉前方,当日,记者便踏访了这个极其危险的神秘“火山口”,发回了报道。
而合作出的精品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神七”飞天成功后,武汉晚报先于其他本地媒体一步,登出航天员妻子的专访。9月27日,央视播出了3位航天员妻子的节目,后方监控人员发现这一报道切入点后,第一时间将线索报至北京特派记者。在北京航天城采访的记者闻风而动,近水楼台地采访了3位航天员的妻子。《他是个温情的好丈夫》、《他一回家就问孩子》两篇稿件,让读者分享了航天员妻子那份骄傲之情,也让大家了解到神秘的航天员在妻子面前是这样的。
二、抓专家权威。树立媒体公信力
在发射前,“神七”各方面信息处于保密状态而显得神秘异常,各种关于“神七”的猜测不断,造成一些稿件的消息来源不够权威。一些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不符。一个有责任的媒体,不能为了追求独家而道听途说,而应该尽可能地去核实每一条消息的依据。即使是专家所说,也不能一味迷信权威,而应该找到多个消息来源进行核实求证。
“神七”发射前,本地一家媒体报道出舱活动在26日,也就是发射次日的下午。武汉晚报特派酒泉的记者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他详细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依据实验材料要在太空暴露43,5个小时这一依据,顾逸东耐心地和记者扳指头算出舱时间,得出翟志刚应该在27日下午4点30分出舱活动的结论。记者又找到其他的权威消息来源,得知出舱活动在“神七”绕地球飞行的第29圈进行,按照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1,5个小时计算,顾逸东的说法得到应证。据此,记者写成《“神七”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航天员27日下午太空漫步》的新闻,24日刊载在头版头条。在读者中反响强烈。
在此之前,特派酒泉的记者还专访了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写下了《“神七”只飞行3天》、《“神七”指令长翟志刚有望担任》、《航天员将出舱做什么?进行太空材料暴露实验》等报道,这些信息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在发射场,武汉晚报特派记者还专访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火箭系统总顾问刘竹生,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载人航天工程总顾问黄春平等权威专家;在北京,记者也采访了测控系统副总指挥、飞控中心主任朱民才;在内蒙,记者采访了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等高端人物。这一系列的高端访谈,为报道增色,也极大地张扬了武汉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抓本地化操作。拉近读者距离
在受众分流的时代,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群。即使同质媒体,其受众群也不尽相同。报纸的读者,一
般带地域或行业的特点,媒体在对重大事件报道时,既要有人人关心的普遍性的新闻,又要有本报主要读者群特别关注的相关新闻。中央电视台每天的直播,即使“全覆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如果某一地域的读者想在央视上看到在地域或者心理上接近的新闻内容,就不那么容易。所以,地方纸媒完全有空间好好经营本地化。“神六”报道期间,武汉晚报作为一份市民类报纸和武汉的地方媒体。注重新闻的本地化操作,他们注重在湖北籍航天员——聂海胜身上做文章,在以新闻人物的接近性要素带动与之相关的新闻资源的挖掘,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神七”采访期间。各路特派汜者特别注意与湖北、武汉有接近性的新闻,采访武汉老乡、湖北老乡,通过报道这些乡亲的工作和生活,拉近读者的心理距离。如采访武汉籍少将徐克俊,武汉大学毕业生陈善广,湖北老乡李能华等。后方记者采写的《总装厂房大门是武汉造》、《“神七”身上的“湖北烙印”》等报道,令每一个武汉人、湖北人感到自豪和骄傲。深深吸引了本地读者。
在这次“神七”报道中,武汉晚报还开辟了“祝福神七”栏目,每天近百条短信发到短信平台上,拉近了国内大事与本地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四、抓人脉资源,进入新闻核心区
记者外出采访,最感到头痛的是不能进入核心区域,不能接触采访对象。这次“神七”报道。采访封锁之严格,比“神五”、“神六”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武汉晚报记者仍能进入新闻现场,采访到核心人物,获得权威消息,要归功于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充分利用人脉资源。
这次派往酒泉、北京、内蒙采访的三路记者,报社都考虑到他们的采访优势和人脉资源,他们也都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和资源。因此,他们的采访虽历经种种曲折,“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最终都“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许多记者的感慨是遇到了老乡、战友和朋友的热情相助,没有这些人脉,很可能是寸步难行,一筹莫展。“神七”采访期间,武汉晚报记者能进入“问天阁”与航天员面对面,能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一“神经中枢”,直击“神七”飞天的全过程,都是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人脉资源。
良好社会关系要寻找,还要培植。“神五”报道时,武汉晚报记者进入酒泉卫星发射场,得到很多人士的大力协助,报道取得成功。其后的五年间,逢年过节,记者都要给他们打上一个问候电话,或寄上一份贺卡。武汉晚报还长年给酒泉基地的湖北老乡邮寄报纸,他们回乡探亲或出差路过武汉,编辑部均派人接待,从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