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提高员工忠诚度探讨

2009-04-07 09:15张传芹
价值工程 2009年10期

张传芹 周 栩

摘要: 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如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现今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从和谐管理理论出发,运用和则机制与谐则机制对影响员工忠诚度的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则机制与谐则机制在互动中不断螺旋推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员工忠诚度的全面有效的提高。

Abstract: Today the flow of talent is very frequent, how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loyalty of the staff and unleash their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o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enterprise, This is a problem faced by many businesses today. The paper starting from "He-Xie"(harmonious) management theory, analyzes the various factor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ee loyaltybased on "He"(not antagonism) mechanism and "Xie" (concert)mechanism, and how to improve staff loyalty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ly to the greatest degree in the process of "He"(not antagonism) mechanism and "Xie" (concert) mechanism propel each other spirally.

关键词: 和谐管理;耦合机制;员工忠诚度

Key words: HeXie management;coupling mechanism;staff loyalty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32-02

0引言

员工的忠诚度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企业的业绩。在全球逐渐一体化和用人体制改革的今天,人才的流动变得日益频繁,如何吸引、留住员工,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下面就基于全面系统的视角进行思考,利用和谐管理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和谐管理作为反映管理的一种思想方法,古就有之,老子的道治以“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中心,始终贯穿着和谐思想和人文理念。近代和谐管理理论由席酉民教授于2O世纪80年代末提出,其包含几个核心概念[1-2]:和谐主题、和、谐、双规则机制(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合谐耦合。和谐主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环境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核心任务;“和”定义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合意”的“嵌入”,主要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和则”由“和”的概念派生,用以调整人际间、人群间、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的共处,以应对组织中人的不确定。

“谐”是指一切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由“谐”派生,它是指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并能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结果的最大化的管理规则。“和则”与“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互动就是“合谐耦合”。

2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和谐机制分析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很多[3-4],如:公平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合理的绩效管理、有效的沟通交流等都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因素。根据和谐管理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将各种影响因素放在一个体系化的框架内加以考察。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企业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①谐则机制分析:从企业的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绩效管理体系等一些相关制度的优化完善入手,建立并完善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控制机制;②和则机制分析:通过创造能够影响员工的情感、认知及行为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使员工具有归属感;③耦合机制分析:通过这两种机制间的有机动态耦合,排除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不和谐因素,最终达到提高员工忠诚度的目的。

2.1 谐则分析

谐则是处理管理中硬性组织手段和制度优化的基本规则。对于企业来说,应建立并有效实施以下几个制度来提高员工忠诚度:①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制度,并且所有制度在执行时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绝对不能因人而变,否则会严重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也就无从谈起员工归属感和对企业忠诚度。②制定公平合理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薪酬作为员工利益的重心,是影响其工作质量、积极性与忠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员工,企业必须让他们相信付出和所得的报酬一定是相适应的。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员工,较高的薪酬必然带来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如果薪酬和相似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至少不能比相似企业差得太多),也是很难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此外,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层次员工需求,对收入较低的员工适宜于经济性薪酬;对高层次员工应将经济性和非经济性薪酬结合起来。③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制度,绩效管理目标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员工和组织的绩效。首先,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有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其次,考核要与业绩紧密结合,奖金分配时要公平公正,应注意向关键岗位、能力强、业绩好、贡献大的员工倾斜,避免出现“大锅饭”或“暗箱操作”。通过真实公正评价和有效激励手段,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5]。

以上这些相关制度仅仅制定出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按照这些制度严格执行。有些企业制度定得非常好,但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当然更谈不上什么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了。

2.2 和则分析

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和则的作用基础是建立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在无法像传统管理方式那样进行管理控制情况下,企业员工能够在复杂多变环境中自主采取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①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6-8],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个体的心理、行为、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谈话沟通,引导员工理解并接受企业核心文化,并把自己的文化价值与企业文化统一起来。在实践中真正以员工为导向,尊重、信任员工,为员工提供全面发展舞台,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②营造让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5]。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加强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交流沟通,创造坦诚、信任的氛围。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不仅能解决员工思想上、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员工对同事、领导、企业的信任,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竞争与合作机制,有效的合作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企业交给个人的工作任务,还能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创造相互学习与信任的环境氛围,让员工在充满活力与压力环境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③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职业规划。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能增长员工才干、提高员工综合能力,还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双向沟通,增强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引导和协助员工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把员工的晋升、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公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3 和谐耦合机制分析

由于企业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要有效地提高员工忠诚度仅靠上述制度和文化氛围的简单叠加是不够的,而要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它们之间的互动耦合包含两个层面:①“和则”机制和“谐则”机制间的协调互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管理制度、薪酬与绩效管理等相关制度的优化完善为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制度条件;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大大提高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从而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和满意的工作环境能保证相关制度的顺利执行;②两种机制在实现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和谐主题过程中,企业把可制度化的行为路径逐渐制度化,并被员工认同接受形成普遍共识,进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诱导企业进行下一步的合谐耦合。

3结束语

以和谐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谐则”机制对企业的薪酬制度及绩效管理体系等相关制度进行优化完善。运用“和则”机制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并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工作氛围。在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实践中,“和则机制”和“谐则机制”协调互动、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互动中不断螺旋推进,最终实现提高员工忠诚度这一和谐主题。

参考文献:

[1]席酉民、韩巍、尚玉钒:《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4):1-8。

[2]席酉民、韩巍、尚玉钒、井辉:《和谐管理理论及其应用思考》[J];《管理学报》2009(1):12-18。

[3]张众:《试论员工忠诚度的提升》[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6-58。

[4]贲雪峰:《知识型员工组织忠诚度的研究》[J];《企业活力》2008(4):60-61。

[5]安新:《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和组织忠诚度管理》[J];《中国职工教育》2008(10):46-47。

[6]金起文、于海珍:《论企业文化的整合》[J];《商场现代化》2007(4):335-336。

[7]张连平:《浅议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黑龙江金融》2008(10):25-27。

[8]王俊强:《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建设忠诚的员工队伍》[J];《金融队伍建设》2008(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