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吹泡泡。教师先拿出一支吸管,让幼儿猜一猜它能否吹出泡泡,幼儿齐声说“能”,于是教师演示了这个用吸管吹泡泡的过程,然后要求幼儿尝试;接着,教师又拿出一只纱网,也要求幼儿猜测一番,同样教师演示了用纱网吹出泡泡的过程,幼儿则尝试操作了一番。之后教师总结道:凡是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最后,教师拿起一根细铁丝,问幼儿:“这是什么?它能吹出泡泡吗?”幼儿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说道:“我说它能吹出泡泡。”这时,一名幼儿马上大声接口说:“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教师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这个话题,只是笑着问:“是吗?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那让咱们看看这根铁丝到底能不能吹出泡泡。”接下来教师进行了操作验证,当然,这根铁丝经过弯折确实能吹出泡泡。但在之后的过程中,教师再没触及与孩子说的那句话相关的话题。
事后,参加观摩的教师对幼儿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教师是否应该及时回应幼儿以及当场的回应是否恰当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您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您是怎样处理的呢?
(山东淄博市实验幼儿园 侯可慧提供)
要求:来稿字数不限,长则数百、上千字,短则三言两语。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时间:来稿(最好是打印稿)务请于12月10日前寄到(或传真或发电子邮件),请在信封上或电子邮件“主题”栏里注明“点题征文”字样,以便编者及时处理。
地址:浙江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编辑部(邮编:310012) 传真:(0571)88073054
电子邮箱:youerjiaoyu@yejy.net
电话:(0571)88073712-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