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2009-04-07 06:14鸿
南方文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论者灵光文学批评

梁 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阅读文学、文学研究充满了厌倦和怀疑,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厌倦,一切都找不到精神的支撑点,找不到意义所在。作为一个虔诚的文学青年,我对文学、写作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但长久以来,它又几乎成为我厌倦的源泉。

2008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我在老家村庄住了将近三个月,我把这一行动作为自我心灵的救赎。漫游在大地,一切都千疮百孔,但又生机勃勃,我似乎有些明白我的厌倦与怀疑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传统与现代,荒凉与生机,失望与希望,以前所未有的矛盾方式纠结在一起。只有深入到它的肌理,体会它身体血液的缓慢流动,你才意识到,这一矛盾有多深。精神的犹疑是这个时代病症的外现。

文学批评遭遇了什么样的困境?时代没有了核心精神,一切在“多元化”的名义下变得似是而非,并且被赋予了合理性,这也意味着没有什么东西更值得叙说。对于文学而言。充满“灵光”(本雅明语)的文学正在消逝,这一“灵光”不仅仅指文学中乡愁、大地、天空及与之相关的神韵的丧失,也指我们的心灵在逐渐丧失对这一“风景”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如何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大课题。

我羡慕那些有坚定立场的批评者,我无法做到,因为在我有限的知识结构中,我很难找到支撑它的完全理由,我无法把自己完全交付出去,我总是怀疑这样一种交付,也痛苦于自己立场的不确定。但我又希望能够在这“不确定”之间寻找到新的道路,能够在文学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之间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联系,把文学置于更大的语境,重新发掘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尊严和“介入”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同时,又避免被“立场”和“知识”所遮蔽,试图以相对独立的视野穿透文本,寻找它作为文学的精神特质,及其与时代精神、文化思潮及政治倾向之间的复杂关联,最终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是,“发声”并不意味着某种真理式的肯定或否定。文学的立场并不只有一种,文学批评的立场也并不只有一种。它们通往许多个方向。用一种文学观念来衡量所有的文学作品是批评的“暴力学”,当然,用无数相对的观念来评价不同的作品,也是一种“伪批评”。对于我而言,我愿意,或者,只能做一个文学的体味者与历史的质疑者。文学批评并非只是阐释,它有文体,以论者思想为骨架,它有体温,以论者灵魂为血肉,对生命存在、民族生活与人类命运的痛楚与大热爱是它的基本体征。藉此,才能在文学的个体秘密与公共性之间寻找到某种通道。

或许,正是那不断涌来的厌倦,那充满谦卑的痛苦与犹疑,还有那仍然在原野中默默屹立的故乡,促使我不断思考,去迎向这“灵光”消逝的年代。

猜你喜欢
论者灵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吆喝
黑色灵光
怎样成为百万富翁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