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明 杨清发
大诗与大历史的拥合——评梁平长诗《三十年河东》
张德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是富有韵味和力量的历史时刻,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捧献的精彩绝伦的鸿篇巨制,只有以大诗和伟辞才可能承载它描述它,才能呈现它的精粹和风华,留存它的美丽倩影和永恒魅力。在这个意义上,梁平新近创作的长诗《三十年河东》,以书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发展为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东方大国“睡狮梦醒”的崛起和强盛,是当代诗歌史的又一巨大收获,成功实现了大诗与大历史的完美拥合。
理性地审度,一段大历史绝不只是诗的历史,历史所呈现的滞重沉雄、云谲波诡,构成历史主体的社会政治所具有的苍茫气度和庞大体系,不是轻飘如缕的诗歌能够相提并论的。历史的重型机器轰隆行进时,它裹挟的和覆盖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世界方阵,似乎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能力,没有哪一种文学文体能够包容和涵盖它,何况是一向被人视为贫弱的中国新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都跃升到一个全新的文明高度,三十年完成了此前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夙愿,实现了此前多少代人没有完成的理想和目标,因此,想用新诗的艺术形式,来真实而具体地再现这一段历史的精彩面影,实现诗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状况的成功对接,这对每一个诗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冒险,以诗书写当代史对于任何作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思维、智力与经验的极限挑战。社会历史的宏大主题、超常结构、包罗万象的辐射性和风云变幻的机动力,一开始就给文学创作置设了很高的艺术表达难度,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勇毅,一个诗人是不敢轻易闯入这个表达区域的。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具体性、现实性甚至冗杂性,与诗歌文体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分野与差异。从通常的审美经验来看,诗歌需要的是精练,是“以少总多”(刘勰《文心雕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但社会历史丝毫不会按照文学文体的思路发展和存在,社会历史自始至终都是杂乱的、琐碎的,与其说它是诗的还不如说它是非诗的,社会历史先天性是与诗性相抗御的。然而,一个作家要真实地描述社会历史的真相,又不得不进入历史的内部,把握每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和具体的事件展开过程,而这些细而小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时间似乎都不足以体现出文学表达的诗性特征来。上述两个方面的存在,决定了用诗歌来呈现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段辉煌历史的难度和风险性。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大历史往往又是诗性洋溢的人类文明史,大历史与诗歌之间往往又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大历史的大刀阔斧与诗歌的删繁就简如出一辙,大历史的不为尘俗所易、勇于开拓与新诗的“喜新厌旧”、追新逐异的诗学精神毫无二致,大历史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逻辑与诗歌人文关怀的审美属性有着天然的合一,大历史和谐共生的张力结构与诗歌意蕴生成的张力结构惊人相似。所有这一切,其实也为新诗书写大历史注入了强大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显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段大历史,它具有着上述所有的诗性品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梁平长达三千五百多行的“大诗”《三十年河东》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
“大诗”是诗人海子提出的一个诗学术语,是对“史诗”这个传统术语的新的阐释与表述。长期以来,梁平一直有一种“大诗”、史诗情结,2003年起他投入极大的热情,连续创作了《重庆书》《三星堆之门》两部民族史诗,从而成为了新世纪以来成就甚丰、备受瞩目的诗人之一。《三十年河东》是梁平直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足印,将个体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发展的礼赞融入诗行之中,写出了这段历史的诗性精神和人文价值,这是当代中国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恢弘历史进行诗意表达的第一首长诗,它所具有的诗学意义、所提供的审美启示,是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值得我们细致的品读和深入的阐发。
如前所述,历史形态总是驳杂而繁乱的,任何历史都是由纷纭无序的事实和材料堆叠与组构而成,历史的原貌从来就不是诗意或者诗性的,历史虽然也不乏诗性因素,但历史中所具有的诗性因素被事无巨细的物象所消蚀和稀释,要想让历史的这些诗性素质在浩瀚的物质云团中现出身影,诗人就必须选择,就必须剪裁,必须拨开非诗性的层层物质迷障让诗的月光明亮起来,清晰起来。在长诗《三十年河东》里,为了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神奇历史和伟大业绩在诗歌的篇章中发散出迷人的光芒,梁平在对历史史实进行仔细爬梳和整理之中,注意抓取出历史的“诗眼”,通过对这些“诗眼”的细描和点化,既准确书写了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又让历史述说呈现出浓酽的诗情和诗韵来。长诗除了序和跋之外,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说是由“诗眼”缀接组合起来的,它们如珍珠串成的项链,闪着迷人的艺术光泽。第一章“春天故事”包括《土地,艰难的觉醒》、《沿海,特别的实验》、《五彩的中国版图》、《归去来兮,香港、澳门》等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区经济实验”、“乡镇企业建设”、“香港澳门回归”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这是对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际所显现的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景观的诗意再现。诗人选取的这四个方面,极为准确地交代了现代中国努力摆脱“文革”的沉重阴影而迈开发展的最初步伐,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步履中逐渐走向壮大与强盛的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它们确然是历史的“诗眼”,诗人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诗意写照,有效地将历史的无限风味和深厚蕴意提挈并表达出来。构成第二章“突围解密”的五个部分依次题为《中国,一张通红的脸》、《关键词:科学与教育》、《天平上的共和国》、《裁军,中国精兵之路》、《握手世界,和平与发展》,分别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和教育、法制、军事以及外交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五大环节显然是三十年来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强国策略,这是历史风云的准确勾勒,也是历史所具有的诗性力量的巧妙传输,这样的“诗眼”一旦被点亮,诗歌的熠熠光彩自然就发散而出,璀璨夺目。
历史构造常常是多层面、多向度的,既有群体的历史,也有个人的历史,既有宏观的历史,也有微观的历史,因此,历史的“诗眼”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宏大的“诗眼”,也有细微的“诗眼”,二者互为辅助,相互映衬,这才既符合历史的真实纹理,又能构建起立体化的诗意空间。如果说诗歌的第一、二、三、五章主要是站在宏观的视角上来书写历史的话,那么第四章《时间印记》则侧重于个体和微观,以小角度来凸现大世界。这一章由《流行记录》、《春晚年夜饭》、《诗意中国》、《青春志愿》四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流行记录》以文化时尚诸如装束、音乐、饮食、资讯、影视等的发展移变为表达视角,生动展示出三十年
来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和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春晚年夜饭》以春节联欢晚会这个万众瞩目的文娱品牌为线索,将中国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记忆艺术地再现出来。《诗意中国》从诗歌的特定角度来讲述历史,以三十年来出现的重要诗歌作品和诗歌事件为着眼点,呈现出历史风烟中永不熄灭的诗性精神。《青春志愿》将历史镜头对准了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青年人,重点描画了陶智勇、张云峰、丛飞、莫锋、程平、马有德、圈发龙等几个优秀青年的感人事迹和美好心灵,书写出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中极为闪光的一页。青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有生机、最有朝气、最富活力的部分,青年人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正如诗人所云,“青春志愿,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一道风景/而成为中国改革大潮,走向最深处/最遥远、最年轻的生命节拍/共和国的历史,将为他们/书写一段无比辉煌、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可以说,青春志愿者的伟大行动,怎么肯定和褒奖都不为过。与其他几章比起来,这一章抓取的“诗眼”确实显得细小了些,但毫无疑问,这些主题的生发同样是同样具有不凡的意义和价值的。
为了对宏大历史进行最有诗意的艺术表述,在《三十年河东》中,梁平不仅准确地提取了历史的“诗眼”来写照,还善于对历史细节进行诗意升华,以此彰显历史事实和材料的内在精神结构。构成长诗的第三章《巨桨破冰》的四个部分分别是《知识青年,一个历史名词》、《西部,西部》、《老东北的新时代》、《绝对中国,新农村建设》,这是对三十年改革开放中解决几个老大难建设问题的诗歌采写。对知识青年由下乡到返城的历史事实,诗人用富于赞叹的语词来点明其重大意义:“那些虚无的英雄主义色彩褪去了/趟过炼狱之火的知识青年/丢失了壮怀激烈的口号和猎猎旗帜/青春付出,在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上/却收获了人生的苦难和责任/他们不再去纠缠这条炼狱之路的究竟/而是拼命追赶已经不再的青春……涅槃的凤凰展开大翅/翱翔在改革的晴空,每一个亮相/都有特别的色彩/知识青年,一个历史的名词/在今天国家栋梁的森林里,格外出众”,这几行文采飞扬、情绪饱胀的诗句,将一段特定历史作了精彩的诗意点染与升华,显示的是诗人梁平对这段史实的认真咀嚼和独特思考与发现。西部大开发是中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而打响的重要战役,诗人如此礼赞这场战役的蓬勃气象和美好前景:“四万万西部人民的大合唱/整个民族注入的音响/雄浑、高亢、激越、壮丽的豪情/像火一样,点燃了这一块古老的土地/西部,西部,雪在燃烧……”“西部偏远、闭塞之门打开/四面八方的来风,唤起无限生机”“西部中国,正在提速奔跑/前方,就是我们的梦想和光荣”,奔放与嘹亮的诗性烛照,可以说是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主题的最形象诠释。此外,诗人还以“沉睡的东北苏醒了,开始变得年轻/在新世纪重新‘荡起了双桨/把‘老工业基地这只大船/打造成破浪的战舰,滑向理想的彼岸”来讴歌老东北的新创业,以“三十年前觉醒的中国土地/三十年前播种的希望,缤纷的花枝/绽放万紫千红,每一抹色彩/都在刷新这里的记忆/吸引所有的目光”等诗行来称颂新农村建设,都是对具体历史发展事实的生动而恰切的诗意提升,以此鉴照出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除上述两种诗学策略之外,梁平还巧妙设置了一种时空结构,来编织全诗的意义空间。在时间上,梁平有意启动了三个有意味的时间符码,第一个是五千年,这是象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的时间符码,另一个是自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这是一段充满了屈辱和“内伤”的历史,第三个自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诗人将这三种时间符码组合在一起,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当下时间符号放置在其他两个时间中来考察,说明改革开放既是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又是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人心灵世界所出现的斑斑伤痕的一种有效疗治和修复,辽远的上下五千年、切近的近代历史,都成了彰显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民族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伟大意义的深层背景,在这两个背景的映衬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形象才显得异常突出与高大。在空间设置上,诗人巧妙将区域地理与国际格局这两个空间符号缀接在一起,一方面,描画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创业实绩在中国大陆版图上的许多地理位置开花、结果的史实,诗中涉及的中国地理包括中原、沿海、西部、东北等等;另一方面,诗人也善于以国际为背景来描述中国的事情,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放置在国际大环境中来言说,更凸显中华民族崛起的世界性影响和意义。例如诗人在第五章《当惊世界殊》的五个部分《高峡出平湖》、《圣火中国》、《WTO,我们来了》、《通天之路》、《飞天圆梦》里,分别抒写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奥运会承办、加入世界经贸组织、青藏铁路修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等五大震惊中外的创世之举,五大事件每一件都是令各国关注的世界奇迹,它们的成功自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收获,它们的意义也只有放在国际背景中来言说才更能传达出此中的真谛。诗人写葛洲坝“这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的世界之最”;写“圣火传递”“这是一次中华文明的传递/这是一次世界文化真实的接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像奥林匹克火炬一样/能够把全世界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写中国“人世”“这是中国政府15年不懈努力/结出的一枚沉甸甸的果实/中国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翩翩起舞”;写青藏铁路“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线/不是中国7.5万公里铁路网的简单复制/它在驶向新的海拔高度的同时/创造了人类铁路史上科学技术的新纪录”;写航空航天“中国,‘可上九天揽月/肩负起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无比骄傲的使命”。每一次都是展示中国创造的惊人奇迹,每一次展示都将中国的奇迹放在国际和人类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来言说,这对阐述中国奇迹的世界意义来说具有鲜明的凸显和强化作用。三种时间、两大空间,十分巧妙地编织出全诗的抒情框架和意义空间,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诸般历史印记一一显明,使诗的历史化与历史的诗化二者之间达到完美统一,实现了大诗与大历史的彻底融合。
倾听时代改革的脉搏——读《三十年河东》
杨清发
一直将诗歌向着具有史诗特征方向生成的诗人梁平,等来了中国三十年变革的伟大时机,长诗《三十年河东》对历史诗性的书写展示了他对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时期树碑立传的努力。
梁平给浮载我们时代之舟的潮流作了一个精彩的命名——《三十年河东》,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时代本质的把握能力与他灵光一闪的睿智。“辉煌30:中国改革开放全记录,辉煌30:民族心路历程大诗意”,这是诗人对《三十年河东》创作主旨的一个表达,字里行间所蕴涵的自信与气魄彰显了诗人创作长篇史诗的远大抱负。长诗的创作是一次灵魂的马拉松,它需要的不仅是长度,更是对诗人运用语词力量与驾驭能力的考验。全诗五个
部分,三千五百行的长卷,确实很磨损神经。对于那些充满数据的关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采用记实方式书写缺乏诗意的章节,我不得不说读来让人疲惫和腻烦。然而,就算你心生抱怨却又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诗人,毕竟,对于一首长诗,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梁平具有把握社会历史本质的理性,也有感知现实的激情。他以开阔的视野,包罗万象的感知刻画了时代精神面貌、道出了整个民族的心声。“须用一件动作(情节)的过程作为对象……须使人认识到它是一件与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本身完整的世界密切相关的意义深远的事迹。所以一个民族精神的全部世界观和客观存在,经过由它本身所对象化的具体形象,即实际发生的事迹,就形成了正式史诗的内容和形式。”依据黑格尔对史诗的定义,梁平的《三十年河东》无疑可堪称一首现代史诗,它具备了内在的“整一性”,以书写了我们这个时代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表现意义重大的时代情绪为贯穿始终的中心,从而刻画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意识、精神、思想和追求。当然,它的生成不是西方史诗模式的生搬硬套,梁平看到西方史诗从古代到当代,从西方到中国所走过的一段长长的路,到他的笔下,他知道该怎样完成自己的现代史诗。《三十年河东》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是梁平继《重庆书》、《三星堆之门》为中国现代史诗的创作所作的又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庞大结构与宏大主题的水乳交融
用诗的形式来展现改革三十年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面貌的巨变,无疑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该如何寻求到一个最佳切入角度,围绕主题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结构,不落人廉价乐观主义的线性思维,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诗人书写这段历史的首要考验,也成为很多诗人迈不过的坎。对于具有清晰的现代史诗意识、历史感,练就了各种诗歌技巧与才能,保持着广阔视野的诗人梁平,这不再是一个问题。《三十年河东》的成功之处首先就在于诗人给我们呈现了一部流利而脉络分明的长诗。他构架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结构,将其繁复的内容置于其构造中,如树叶长在枝干上一般自然,不留痕迹。《三十年河东》由七个部分组成,除了序诗《东方大国:五千年与三十年》与跋歌《中国阳光》外,正文包括五章。从第一章《春天故事》到第五章《当惊世界殊》,每章由四到五首诗歌构成。诗人在安排诗歌内容时,并非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或使表面类似的东西相结合,而是按表现的情节或形象同一于观念和情感的准则。所以,诗人避免了长诗中常犯的错误,即把一大堆内容机械堆积在一起,而是使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整首诗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借用布鲁克斯关于结构的理论,梁平的努力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一首诗的种种构成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不像排列在一个花束上的面的花朵,而是像与一株活着的花木的其它部分相联系的花朵。诗的美就在于整株花木的开花离不开茎、叶、根。”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她的根,那么梁平将这个民族之根移植到了他诗歌的开端,成为《三十年河东》这棵诗歌大树的根系。序诗《东方大国:五千年与三十年》是诗人对五千年历史的一个回顾。在这一章里,诗人穿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将审视历史的基点放在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上,“一次遥远的追寻,拜谒中华始祖伏羲/伏羲,伏羲——五千年/五千年——伏羲,伏羲”。诗人溯源的努力为我们复活了民族最早的生活图景,揭示了最深刻的生活本质与历史真相。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巅峰的莫过于大汉帝国与盛世唐朝,诗人选择了这两个典型作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一个象征。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辉煌成为历史,“天安门的城楼上,看得见/五千年的辉煌与梦想。看得见/一百年近代史的屈辱和荒唐”。这就是改革开放身后五千年的历史大背景。新生的中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杀开一条血路去追求锐意改革和广阔未来,不免显得豪气与悲壮。然而,毕竟成功了。中国日益强大,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三十年河东》设置诗歌结构层次的成功在于诗人具备了宏观的视野,驾驭时代风云的魄力,从而使诗歌构造与改革开放的路线进程和中国由此获得的外在内在变化状态进行了相互呼应。“两个大局”是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即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梁平在构思的时候无疑抓住了改革开放中最关键的两大步骤,并将此作为《三十年河东》的主干,第一章《春天故事》由四首诗组成,《土地,艰难的觉醒》、《沿海,特别的实验》便是改革发起阶段的两起重大事件,两大关键。《土地,艰难的觉醒》描写了秋收后就要靠乞讨为生的凤阳农民所创的1978年中国农民最冒险的壮举。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便来了一场瞒天过海的自发改革,“十八个鲜红的手印在这个冬天/燃烧起十八支鲜红的火炬/融化了屋外的冰雪”。他们按下十八颗红手印,将土地私分名下,粮食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沿海,特别的试验》则是对改革开放最要紧的开端作了一次全面的巡礼。凤阳开启的农村改革与深圳的城市特区试验都是中国改革之初最伟大的举措。在《五彩的中国版图》中,诗人进一步将改革开放扩展、漫延,“浦东的开发开放,就像两把扇子的枢纽打开/一把面向世界,一把面向长江流域/闻风起舞的是世界经济的舞蹈/闻风起舞的是中国经济的舞蹈/世界从这里走向中国/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然而,当率先进行改革的沿海地区春意正浓时,内陆的西部和老东北依然“春寒料峭”,处于早春的寒冷之中。如果两极分化,那就是失败的改革。第三章《巨桨破冰》的《西部,西部》与《老东北的新时代》是对“第二个大局”诗意的书写,让我们看到春意漫延于祖国的每个角落。诗人是以这样恢弘的气势开启他的“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几千年的大漠孤烟/在上世纪末的中国被一阵强劲的风吹散/六百八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国家三分之二的土地/开始重新梳妆,荒凉和贫瘠被覆盖了/时间翻开崭新的一页,书写锦绣/书写中国以西的辉煌。”诗歌一般被认为应当描写诗人灵魂深处的幽深风景。如果关涉时事政治,就容易被当成八股“爱国诗”。但梁平却没有落入这个窠臼,他将一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政治策略,一个诗歌禁忌的题材写得诗意盎然。并且,不动声色地将策略实施的时间、地点与重大性这些现实性的东西融于诗意之中。《春天故事》与《巨桨破冰》用改革开放中最关键的两大策略构筑了《三十年河东》这首长诗的主干。第二章《突围解密》与第四章《时间印记》无疑是在主干上生长出来的枝叶。《突围解密》中包括《中国,一张通红的脸》、《关键词:科学与教育》等五首诗。分别从经济、科学与教育、法律、军事、外交等几个方面具体描绘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是怎样迈着它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如何突围各种阻碍。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腾飞,物质发达。最关键的是人民的思想获得了解放。《时间印记》中的《流行记录》、《春晚年夜饭》等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
念,生活模式的巨变。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新时代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在前四章中基本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中国改革开放全记录”、“民族心路历程大诗意”。而第五章《当惊世界殊》无疑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日益强大以来面对世界的姿势。中国在水利、体育、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足以让世界惊讶。《高峡出平湖》、《圣火中国》、《通天之路》、《飞天圆梦》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胜利果实,也是梁平构架的诗歌之树上的硕大果实。可见诗人选择了宏观与微观并举交融的叙事方式,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重要社会历史事件与巨大成就作为诗歌主干,从而使诗歌获得了公共性。而将改革中人民的精神面貌与心灵轨迹作为了这棵树的绿叶。当诗人完成了从宏观把握到微观传导的过程,他的这棵诗歌之树便获得了它的生命,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结构,整个诗篇虽然内容庞杂,但却井然有序。唯有这样高屋建瓴的庞大结构才能容纳那么宏大的题旨与丰富的精神容量。
二、充满质感的小历史书写
《三十年河东》虽然是以社会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诗歌的主干,却也没摒弃对个人情感,日常生活的书写。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梁平通过对记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完成了对历史进程的把握、反思。然而,历史的宏大叙事不可能包容一切,《三十年河东》同样重视对日常生活细节、事件以及人物所组构充满质感的“小历史”的载入。诗人追寻和拓展微小空间的叙事,并将其融合于宏大叙事之中,让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更质感与生动的体现出来。诗人的笔端不仅落在恢弘之处,也让大手笔中交织了绣花针带来的细致,如同他在诗中所写,“让这里的每根铁轨变成绣花针/格外地小心翼翼/绣一幅大自然和谐的图画”。
一个社会改革与进步最根本之处还是在于人的解放。第四章《时间印记》让我们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品质的提高。诗人首先拂开了历史的尘埃,还原了“一个让我们的后代无法理解的/一个时代的苍白和荒唐”。诗歌推开时间的藩篱,让我们了解过去的时代:那是一个扼杀个性、自由与美的荒诞时代,“曾经因为街上走过一件鲜艳的衣裳/我们的目光把惊诧、鄙夷和指责/直指别人的脊梁”;“曾经在情书中称自己的恋人为‘同志/落款加上‘革命敬礼/不敢有‘爱,甚至看见这个字/像做贼一样,东张西望”。改革开放给这压抑已久的力量提供了释放的契机。大街上不再是“清一色”的中山服和军装绿,人们摆脱单调,服装变得多姿多彩,时尚开始流行,“琳琅满目的专卖店闪亮登场/中国,天天穿上了盛装”;人们思维更加包容,对个性追求体现出充分的尊重和包容,“21世纪的中国,摈弃了固执和狭隘/同性恋不再被当作精神病”;人们的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重庆,钉在‘孤岛上的拆迁户吴平/像钉子一样钉牢了合法私有财产”。
人的解放根本在于思想的解放,他不再盲从于国家意志,而可以为自己的命运作主。对于改革的文学书写,“知青”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路青春、热血、憧憬、理想”的知青们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命运呢?“一个上海女知青和她还未出世就夭折的小生命/停放在一块木板上,死一样寂静/覆盖了白色布单下的年轻的母亲,那是/已经换上一身绿军装的母亲/那是遭遇横位难产、与骨肉一起/将生命断送在这个简陋的农场医院里的/来自上海的美丽的姑娘/她的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诗人用一个女知青的苦难遭遇揭示了知青这个群体的命运。“上海女知青”既是具体的“这一个”,又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是知青们的普遍境遇。这里的书写是一个非常具象的场景。诗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一对死于难产中的美丽女知青和未出世就夭折的小生命。因为美丽,因为幼小,这样的悲苦才愈激发起人的同情心。在这样一个悲惨的具象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作为知青亲历者的诗人一双悲悯的双眼。梁平深刻意识到,如若这疯狂的上山下乡的运动还不结束的话,这位上海姑娘的悲剧还会继续上演,“她的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们的厄运不是来自自身的堕落,而是来自僵化的、粗暴的时代精神。他们在一个时代的狂热与激情中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像一群温顺的羊羔,被带上时代的祭坛。将近三十年过去,又一次改变青年命运的运动正在展开。是的,一个国家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代人,特别是青年的命运。然而,“与那场已经结束的上山下乡不同的是/这一次志愿者专长和服务岗位高度对接/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年成才报国/找到一个最好的结合点”。青年志愿者有激情,有理想,却不狂热。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就是付出就是奉献,是生命的净化与思想的洗礼,“从此,苍茫的草原和大漠的风沙/与莫锋为伴,恶劣的医疗环境不能突然改变/能够让莫锋做到的是把一颗心/真实的放进农牧民的胸膛”。莫锋的选择首先缘于内心的感动和对孩子们的大爱。他让心做主,把生命和青春奉献给了最需要他的地方和人民。这样的青春志愿者还很多,最善良的人丛飞,献血冠军陶智勇……他们同样是这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青春志愿,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一道风景/而成为中国改革大潮,走向最深处/最遥远、最年轻的生命节拍/共和国的历史,将为他们/书写一段无比光辉、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三、叙事与抒情的巧妙结合
史诗,顾名思义是要有诗的形式,史的内容。所以,一首现代史诗,也必须首先是诗,要具备诗的基本特征。一般颂歌型的现代史诗,很容易写成直抒胸臆的呐喊,如政治抒情诗;或者由于资料性的东西太多而将诗歌变形成分行的报告文学。梁平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没有将《三十年河东》停留在传统的颂歌模式贩卖廉价的爱国激情,他注重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使诗歌的思想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传统。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大都是抒情诗的历史,抒情成为诗歌书写的主要方式。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诗人们在二十个世纪二十年代便开始了生成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努力。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叙事与抒情一样成为诗歌写作的重要手段和写作因素。《三十年河东》不同于西方的史诗,因为按西方诗史的观点史诗就是要把事迹完整地叙述出来。尽管这首长诗中也有不少叙事因素的运用,对具体的情节、人物的命运的展开。但是它重点并不是要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种意义重大的时代情绪,即一个正在崛起日益强大的国家的一种全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的情绪。当然,抒情与叙事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运用于诗歌中的两种手段,不可能完全分割开来。抒情与叙述的相互融合,是诗歌更完美的表达方式。《三十年河东》秉承了传统诗歌中的抒情特长,也尽情发挥了叙事的承载能力,“一直以来,只要凤阳的花鼓一响/就能看见一张张饥饿的脸/一双双要饭的手,伸来/随便施舍
一点/就有人给你磕头、给你下跪/到处是花鼓里千年不改的唱词——/‘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一段凤阳人忧伤的书写无疑是感性与情感的结合体。虽然,以叙事的方式书写,却将诗歌抒情的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人,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尊严便成为一种奢谈。诗人道的是凤阳人的凄苦,却揭开了整个新中国的伤疤。他从情感抒发的角度去表现具体的切肤之痛,让人无不为之动容,哀伤。当然,梁平显然又是一个很理性的诗人,从他具有耐力构建结构如此庞大的长诗便可以看出。所以,很多时候,他显然理性化处理了自己的情感。传统史诗是英雄时代的产物。它的主题是围绕着某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的,它的主要人物则是历史事件中所出现的为众人所景仰的英雄人物。法国伏尔泰曾说过史诗是一种用诗体写成的关于英雄冒险事迹的叙述。因此不可避免要涉及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人物。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为中国设计的宏伟蓝图,是改变国家和全国人民命运的巨大转机,它将“几乎饿倒在1978年的门槛上”的中国救了起来。梁平在《三十年河东》中是这样为我们刻画这位万人景仰的总设计师的,“那位平实而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微风袭来的海边/以总设计师的风采/挥手拆掉了海边所有的栅栏/——‘要杀出一条血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春天的雷鸣,振聋发聩/这里面包含的悲壮意味/胜过硝烟里硬着头皮的一次强攻/胜过迷雾里认定一个方向的突围/这是一部真实的中国版的《老人与海》”。这里用叙述,描绘的方式塑造出邓小平平实的外貌与无与伦比的魄力。在一种理性的控制下,这样的表达方式透露出客观与淡定,但我们却能感觉到诗人的崇敬之情发自肺腑。
读《三十年河东》让人体验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因这三十年中国的崛起而自豪。当然,尽管《三十年河东》主要是对这三十年的光荣历史事件的展示,但是因为插入了“小历史”即民族日常生活、思想与心灵的书写,从而摆脱了因主题是主流书写而容易陷入的传声筒般的颂歌模式。很多长诗特别是相关很多政治、经济之类的大诗写作,一般是只有长度而无诗意。梁平的诗歌中不可避免存在着非诗的因素,但是我们看到他在努力克服,他的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的运用,叙事与抒情的巧妙结合,结构与主题的和谐相融都让他的诗歌在艺术性上达到了一定高度,摆脱了沦落为分行排列的报告文学的命运。美国诗人惠特曼认为,伟大诗人的直接考验是“今天”,诗人必须融入他所处的时代。我也认为,伟大的作品是与时代相关的,是产生于历史之中并参与这个历史。梁平的《三十年河东》无疑是朝着这个方向生成的。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107页,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
②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1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