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丽君
【摘 要】休闲体育己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和标志,并且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体闲体育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拓展和延仲,是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领域,也是全面发展,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地构建高校体闲体育教育的框架,深化高校教学体育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创造积极的体闲体育文化,使其更加健康地普及和发展,是目前体育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休闲体育 革新 自主性
一、休闲体育与高校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就是指:“在自由时间里,个体或群体以各自喜爱的身心活动形式为手段,通过个体自身或群众互动,来达到和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它是现代人从生存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体验和感受现代社会生存的乐趣,也是现代人面对快节奏社会生活的一种应对策略,更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休闲体育内容繁多、方式丰富、雅俗共赏,无需高规格的场地器械条件,也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则限制,可自娱自乐,也可群体参与。它强调的就是乐趣,其目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舒畅的心理体验去体会生活的意义、价值,享受生活情趣。把休闲体育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易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为形成稳定的体育习惯,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行为构筑坚实的基础。
高校休闲体育是休闲体育在高校范畴内的分支。高校休闲体育是指高校学生在上课和有组织的课外体育话动之外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范畴的休闲活动已日益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它在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创造积极的休闲体育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兴趣,达到健身养心和调剂学习紧张气氛而自愿参与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化的体育互动,具有较大的行为自由度,它将学生的健康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和教育改革相合拍,为校园生
活注入新的活力,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高校休闲体育的特点
1.自主性
在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不受体育运动项日的技巧、规则等约束,强调人的心灵体验和自由性。即使是群体性运动项目,只要有共同的约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能达到休闲的目的就可以了。休闲体育的自由是每个生命个体都能感受到的,与之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具体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也是行动的自由,是人能自主决定、自我控制的自由,是人摆脱各种外在限制与约束后而获得的一种全身心地放松、随意、自在的生存体验与生活状态。大学生自我选择性休闲体育也是一种无强迫性、无压力感的一种完全由大学生意愿选择体育活动的行为过程,有明显大学生意识特征和倾向性的体育行为。大学生在闲暇的生活过程中从事的体育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组织和团体约束,全凭自已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必须有着完全的自主性。
2.参与性与个性化
各种活动都是休闲的潜在资源,休闲体育的话动内容可以是任何体育运动项日。如果以追求自我完善、自我体验的心态去参与,即使是激烈的具有危险性的运动项日,对参与者而言也只是一种休闲体育活动而已。休闲体育参与者注重的是运动项目化特点,重在参与过程,不看重结果,淡化功利性强化娱乐性,淡化竞技性强化参与性,休闲体育的体验是一种他人不可替代的完全个性的自我体验。
3.自我完善性
休闲体育是个人的一种成长和发展,是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充满活力的人生境界,是人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休闲体育是以自己为目的,以人的生存为目的,是追求生命过程的一种悠闲,是在轻松自在中真切地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休闲体育中的许多项目多具有竞赛性特征,大学生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竞赛环境中能磨练自已意志、增强拼搏意识。同时,高校休闲体育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状态,提高人体基本活动和适应环境能力,并且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里品质,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迅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意识的最为有效手段。
三、高校休闲体育的意义
1.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余暇生活,而且可以构成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显示出体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对人的塑造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赋予高校体育新的内涵。虽然休闲体育是一种自主随意的活动,但从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决不允许大学生休闲体育的放任自流,需要学校在一定意义和层面上进行组织与管理。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体育健身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在校园中开展体闲体育教育,把休闲体育、体闲保健的观念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中,高校要根据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如学校体育的组织系统、体育管理体制和体育制度。强有力的制度的确立是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的保证。
2.休闲体育对提高高校学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利用闲暇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止现代文明病的最佳良药。通过休闲体育可消除紧张的情绪,有利于精力和体力的恢复。在闲暇时间里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既能使体质强健,精力旺盛,使工作学习效率提高;又能松弛身心、舒缓压力,情感得到宣泄,使疲劳的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使情趣得到陶冶,使知识得到丰富。同时,休闲体育还能加强大学生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大多高校都为大学生安排了繁重的课时任务,在疲于应付课多的情况下,大多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意识淡薄,而休闲体育给参加者轻松愉快的同时,会让参与者产生积极参与的想法,参与者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3.休闲体育对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这一命题,清楚地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从人的本性上得到完善,从人的根本质量上得到提高,从整体功能上得到全面协调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就是强调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施加影响。休闲体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保留了体育强身健体,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等功效,而且由于减少了竞技体育的功利性,扩大了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娱乐性、实效性,从而增强了体育活动形式的灵活性、活动时间和场地的自由性以及运动强度的舒缓性。因此,休闲体育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天地,开拓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高校休闲体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更新体育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快乐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体闲体育不应是纯粹意义上的体育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而应是一个全面体现体育的健身效能,挖掘人的潜在能力的整体过程。高校的体育课一般课时较少,学生选择的机会也少,对于他们进行体闲体育教育应把体闲体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适当扩大学生选项的范围,提供多样的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大学生的运动需求与选择,同时要重视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学的延伸。实施体闲体育教育,要重视使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体闲体育教育,有意识地结合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体闲体育活动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2.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性,减少单纯竟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增加选择强度与难度小的运动负荷量适中、易于开展并和未来生活相关的适合于成年人的、对终身增强体质实用性大的体闲运动项目,如武术、形体操、健身操、游泳、爬山、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教学中,应重视理论课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引导,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多样化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身体全而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运动,包括相应的锻炼方法及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强高校休闲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加强体育部门与学校、协会、系部的联系,制定适当的日标、计划,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及场地、器材等多力面的管理与支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精力旺盛、情绪情感积极乐观的动力作用,挖掘不同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总之,体闲体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己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高校有必要把这种理念引入学生的休闲生活中,这对于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全社会的终身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彭文革.论体闲运动教育.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4]谈剑.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牡月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