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

2009-04-06 07:33
新闻爱好者 2009年22期
关键词:话语媒介建构

黄 玲

批判语言学理论认为,话语具有社会实践功能,媒介话语不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还体现着媒介对客观现实的努力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也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本文以《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对奥运活动这一客观现实积极建构,国家认同这一“潜台词”是如何借助媒介话语的文本得以表达和强化的。

关于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理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种。“话语”(discourse)这个概念最早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主要用来强调语言的具体实现形式与语言抽象规则的区别。阿姆斯特丹大学语言学博士梵·迪克(Teuna·VanDi,k1创造性地将话语理论应用到新闻文本当中,进行新闻话语分析。因为不同体裁样式的新闻作品产生于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新闻作品是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新闻报道当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话语。

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说话就是做事”,话语分析理论强调新闻话语和现实社会的相互建构作用,从新闻话语的角度来说。就是强调了它的社会实践性,媒介的报道是“主观的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再现”。

话语理论重视文本分析。文本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话语实践,因而话语理论必然重视对文本的剖析。话语分析的理论特色在于去除文本的遮蔽。重现、诠释、还原文本的真实意识。揭示出文本背后的隐含意义。在新闻话语文本分析中,通过新闻话语特定的叙述技巧、词语的选择,从看似平常的新闻话语中理解隐含在新闻话语的潜台词和题外意义,揭示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本质。可以看出,话语分析已经突破了原来的语言学范畴,进入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社会实践领域。

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源于评议的“背景化”。新闻话语并不是产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的真空里,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源于话语的“背景化”(colltextuaI-ization),即话语自身的叙事原型得以实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原型)和本能一样,在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具有普遍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或整个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话语的叙事原型功能让新闻话语有了深刻的内涵,新闻话语不再“是一个最终的产品,一个既定的存在物”,而是各种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相互建构的结果。对《中国经济周刊》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

在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中。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对国家的认同这一政治学概念。

认同是个体或集团与他者区别开来的自我意识。台湾学者江宜桦从政治学角度对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进行了概念界定。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怎样的一个国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的独特性,是独特的“这一个”,是现代国家国民意识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统治和治理的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新旧格局的转换中,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冲突凸显,以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基本特征的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和巩固非常重要。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当然也是国家认同感传播的最佳契机。笔者对《中国经济周刊》奥运会报道比较集中的5期内容进行了样本分析(从8月4日至9月22日),透过《中国经济周刊》精心安排、选择的采访报道,解读出新闻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中国经济周刊》新闻话语社会实践功能的集中体现。

下面是笔者摘抄的3期《中国经济周刊》重头栏目“封面文章”的文本片段:

奥运!奥运!奥运!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1 8月8日,空前盛大的奥运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绚烂启幕;8月9日,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奥运比赛正式开始——“北京奥运”这几个字的强大吸引力就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关注。

——8月11日,第30期,《奥运舞台上的政府营销》

一场如梦如幻的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在全世界收获了阵阵惊叹。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现代艺术完美凝结。浓缩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中绚烂进发。

——8月18日,第31期,《“老北京,酷北京”》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170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以史无前例的强大阵容和优质服务。向世界展示北京、展示中国。他们将高质量的服务和热情的微笑奉献给奥运,~4r]是奥运会赛场之外的金牌获得者。

——8月25日,第32期,《奥运志愿者》

“如梦如幻”、“泱泱中华”、“绚烂进发”、“史无前例”——这些非常富有中国方块汉字特征的、四字连缀式的新闻话语,简洁、精练,富有表现力,我们可以从这些浓烈的新闻话语中,感受到对北京奥运会的赞赏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笔者所选取的样本中,类似表达国家认同的话语还有很多,有的直接通过标题展示出来,如《人人都是奥运“新闻发言人”》(8月4日,第29期)、《奥运会,让我开了眼界》(8月25日,第32期)、《奥运的中国价值飞跃》(8月18日,第31期),等等。

“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我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政治学理论上的国家认同还有认同主体的区分,国家认同不仅有自我的认同,还有他人的认同。从新闻话语的生产制作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周刊》在奥运报道中还巧妙地运用“他说”的传播技巧,实现了他人对中国的认同。

《中国经济周刊》运用“他说”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在杂志的固定栏目《媒体速览》中采用了“参考消息”的做法,援引国外媒体对中国奥运的评说,利用他人的认同,进一步强化自我的认同。例如,“这里和宣传的一模一样”(英国《每日电讯》8月4日),“志愿者令人心情舒畅”(美国《纽约时报》8月4日1。“‘中国魅力之夜倾倒世界”(路透社8月9日),“奥运掀起中国志愿者热潮”(日本《读卖新闻》8月18日),“北京奥运尽显中国传统”(法新社8月21日1,等等。笔者统计,《中国经济周刊》在有关奥运的5期报道内容中,仅《媒体速览》这一栏目,援引国外新闻媒体对北京奥运报道的新闻就有15条之多。

2在9月1日这一期杂志中,《中国经济周刊》以《外媒的奥运视角》这一组报道作为封面文章,整组报道由6个小专题组成,分别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国外相关媒体的采访。编辑在编发稿件时,将每组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在文章中标示出来:

食品安全——“担心运动员村食品安全是荒谬的”

奥运环保——“空气质量问题被夸大了”

奥运经济效应——“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飞跃合情合理”

在这组报道中,还有一篇是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采访,题目是《中国新闻体制越来越开放、透明和公开》。

话语分析学派代表、英国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Noman Fairclough)曾以竞选活动为例,说明媒介对报道竞选活动时对客观现实的建构功能——“直接的、面对面的冲突或辩论形式。与其说是竞选活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如说是媒体建构它们的方式。媒体通过它们选择、整理和表述材料的方式,将一个竞选活动的复杂和混乱过程化归为一次事先精心部署、进攻之后便是反攻的辩论或斗争。然后。这又被描绘为一种媒介只不过是在反映的现实,因而掩盖了媒介本身加于现实的那种建构性效果”。

针对《中国经济周刊》的奥运报道,本文也可以进一步作这样的解释:在新闻话语的生产制作层面,媒体通过对与奥运活动相关事件的精心选择、整理、过滤,实现了媒介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实现了媒介国家认同观的传播。这让我们想起皮埃尔·布尔迪厄的一句话:“人们常问:‘谁是话语的主体?话虽是自己说的。但谁也不能确定自己就是这话的主体。”在媒体的奥运报道中,国家认同观早已镶嵌在媒介话语的体系中,这个框架是预设的,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话语媒介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建构游戏玩不够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