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鑫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编辑部,上海 200433)
在现代汉语中,“怕”有动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元曲四大家”杂剧中,“怕”的用法则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怕”不仅可用作动词和副词,还可用作假设连词。然而,“怕”作假设连词的用法是如何产生的呢?文章拟就掌握的材料,结合“怕”在四大家杂剧中的使用情况,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通过对四大家杂剧中“怕”相关用例的统计分析,结合其具体用法,我们将其分为4类:
A类:紫陌游人嫌日短,青闺素女怕黄昏。(白朴·东墙记·元曲选外编·第一折)
B类: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关汉卿·窦娥冤·元曲选·第一折)
C类:(净云)你杀了那秀才不曾?(曳剌云)我赶上只一刀,杀了那秀才,三般验证都有。衣衫襟、刀子有血,相公怕不信呵,去看那挣命的土刻滩子。(马致远·荐福碑·元曲选·第二折)
D类:姐姐每肯教诲,怕不是好意?争奈我官人行,怎敢便话不投机?(关汉卿·谢天香·元曲选·第三折)
以上4例分别代表了“怕”用法的4种类型,它们同见于四大家杂剧中,属于共时的语言现象。A类“怕”用于名词“黄昏”前,是动词,表示害怕某人某物或某事的发生,可译为“害怕、畏惧”,此类“怕”我们记作“怕1”。B类“怕”是副词,修饰后面的谓词性短语“不中”,表示对未来某事的一种揣测,可译为“恐怕”,此类“怕”我们记作“怕2”。C类“怕”为连词,与表假设的句末语气助词“呵”相呼应,可译为“如果”,此类“怕”我们记作“怕3”。D类“怕”为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可译为“岂”、“难道”。由于D类现象与本文要讨论的假设连词“怕”无关,所以下文不作论述。
虽然语法界在语法化的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对不同词类的语法化程度在认识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一般认为,副词是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词,连词是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词,“连词是比副词、介词更虚的一个词类,……一般来说,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的。”①语法化又是具有层次性的,一般是由意义较具体的词或短语向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词或短语发展,再向语法化程度更高的词或短语发展。“在渐变式语法化过程中,必经历一个两解并存(两可)的中间阶段,以作为实现旧解向新解过渡的桥梁。”②因此,语言共时平面的变异往往是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通过共时语言材料我们可以推测出语言演变的大致层次。通过对4类“怕”的分析可以发现,“怕”从A类到C类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语法化程度逐渐加深的序列。据此可以推测:“怕3”来源于“怕2”,而“怕2”又来源于“怕1”。此推测是否成立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历时语言材料来验证,从诱发语法化的动因来寻求合理的解释。
通过历时平面的纵向考察,可分析出不同语言现象出现的大致年代,所以可以依据“怕1”、“怕2”、“怕3”出现的时代来验证共时平面的推测。如果“怕2”晚于“怕1”,而“怕3”又晚于“怕2”,那么就可以验证以上推测是可信的。
1.“怕”原本是动词,表“害怕、畏惧”。《说文·心部》:“怕,无为也。从心,白声。”此“怕”即“泊”,为“淡泊、恬淡”之义。《广雅·释诂四》:“怕,静也。”王念孙疏证:“《老子》云:‘我独泊兮其未兆。’泊与怕通。”如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怕乎无为,憺乎自持”中“怕”即“淡泊”之义。在上古汉语语料中,“怕”作“淡泊、恬淡”解,而表“害怕,畏惧”义的“怕”则是中古汉语的新词,与上古汉语“怕”是同形异义字的关系。上古汉语表“害怕、畏惧”多用“惧、恐、惮”等词。表“害怕”义的动词“怕”到汉魏六朝时期才偶有出现。例如:
(1)整尤骁勇,善抚御,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北史·卷七十六)
例(1)“怕”为动词,意思是“害怕、畏惧”,在句中充当谓语。从句法格式看,此例都与A类相同,都是“怕+名词作宾语”,表示害怕某人某物的出现或某件事的发生;从语义关系看,动词“怕”后的宾语往往是某种不愿看到的人或物,具有未然性,如例(1)中的“荣公第六郎”。因此,动词“怕”的宾语都具有“使人害怕”和“不确定性”的语义特征,“怕+宾”的基本语义就是“害怕某人某物或某事的出现”。
2.隋唐时期,“怕2”偶有出现,如:
(2)悄悄深宫不见人,倚阑惟见石麒麟。芙蓉帐冷愁长夜,翡翠廉垂隔小春。天远难通青鸟信,风寒欲动锦花茵。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唐·殷尧藩·宫词)
例(2)中“怕”与例(1)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从句法位置看,此例中“怕”直接置于动词性短语“有羊车过”前,进入了状语的位置;从语义看,此处“怕”后所带成分并不具有“使人害怕”的语义特征,“使人害怕”语义特征的脱落,使得“不确定性”的语义特征得到凸显,并逐渐被“怕”所吸收,从而导致了“怕”的进一步虚化。
另外,从语境来看,这里并非指害怕“有羊车过”这件事,且从常理上讲,此事也并不会给人造成心理恐惧。这里实际上是指作者看到地上的雪纹,进而进行推测,估计深夜可能有羊车经过。因此,例(2)中“怕”应是副词,是“恐怕”的意思,表示一种揣测。
到南宋“怕2”才大量出现,如南宋《朱子语类》中就有不少这类用例,例如: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不可以相胜。才胜,便不好。龟山云:“则可以相胜。”“则”字怕误,当作“不”字。(朱子语类·卷三十二)
(4)《乐记》文章颇粹,怕不是汉儒做,自与《史记》《荀子》是一套,怕只是荀子作。(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5)横渠尽会做文章。如西铭及应用之文,如百椀灯诗,甚敏。到说话,却如此难晓,怕是西人语言自是如此。(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以上3例的用法与B类相同,其句法格式为“怕+谓词性成分”,义为“恐怕、也许、或许”,表示大体上确定某事之发生,但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只是一种主观猜测,“怕”具有“大概、可能”的语义特征。此外,例(4)、例(5)的“怕”与例(2)、例(3)的“怕”有着细微的差别,即位于分句句首,从而为“怕”的进一步虚化作了准备。
3.表假设的连词“怕3”的大量出现则在宋金元时期,且多见于词曲等口语性较强的语料当中。关于“怕”的此种用法,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也有论述,认为“怕”可“用为反设之辞,犹云如其也;倘也”。其列举的较早的用例则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一词:
(6)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南宋末张炎·解连环)
张相认为:“怕蓦地云云,言倘忽然重见旧时伴侣也。旧侣重逢,孤雁不孤,则何羞於双雁矣。”此外,还列举不少金元时期用如假设连词“怕”的用例,如:
(7)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元·张之翰·木兰花慢词)
(8)相国夫人!怕伊不信自家说。请宽尊抱,是须休把两眉结。倚着阑杆,凝望时节。寺宇周迥,贼军间列稍宁帖。(董西厢·第二折)
(9)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
例(7)~例(9)中“怕”均用作假设连词,张相分别作如下解释:“怕过,倘过也”,“怕伊云云,言如其不信我说也”,“言如其哥哥不嫌屈辱也”。
表假设的连词“怕”在元杂剧中多有出现,张相论及“怕”作假设连词时也引用了元杂剧中的相关例证,就“元曲四大家”杂剧而言,假设连词“怕”共出现17例,如:
(10)姐姐每谁敢道袖褪《乐章集》,都则是断送的我一身亏。怕待学大曲子,我从头儿唱与你,本记的人前会,挂口儿从今后再休提。(关汉卿·谢天香·元曲选·第三折)
(11)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觑了他兀的模样,这般身分。若脱过这好郎君。(关汉卿·调风月·元曲选外编·第一折)
从句法位置看,此两例“怕”与例(4)、例(5)有相同之处,均置于谓词性成分前,且位于句首,不同的是例(4)、例(5)中的“怕”作句子成分,如例(4)“怕”修饰中心语“是”,表示一种揣测。而例(10)、例(11)“怕”不作句子成分,也看不出其具体修饰哪一个句子成分,此两处的“怕”只是用在分句句首,表是分句和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语义关系看,“怕”后面跟的不再是一种可能发生的某种情况,而是一种假设会发生的某种情况,无论是“可能发生”还是“假设会发生”,都具有未然性,这也正是“怕2”进一步虚化为“怕3”的语义基础。至此,“怕3”完成了其语法化过程。
关于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诱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重新分析、句法位置变化、语境影响、词义变化”等四个因素③。就四大家杂剧中表假设的连词“怕3”而言,其生成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来看,“怕3”的形成过程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怕”的实义逐渐减弱,二是句法功能的扩大。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怕”直接置于名词之前,作谓语,具有“害怕某事某物”的意思,动作性较强。这类用例中“怕”的宾语具有“使人害怕”“不确定性”的语义特征,即对所害怕人或物会不会出现并不确定,如例(1)“怕”后宾语为“荣公第六郎”,表示极度担心“荣公第六郎”的出现,到底会不会出现还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正为“怕”由动词向副词的转变提供了语义契机,由不确定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进而转指对这这种可能性大小的推测,由具体的心理活动转而表示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
第二阶段: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怕”的句法功能进一步扩大,从最初与名词或主谓短语相结合,发展到后来置于动词性短语之前,进入了状语位置,表义的重点也后移,动宾结构就会转向状中结构,与此同时,前面的动词也就渐渐虚化为副词。如:“年来疏览镜,怕见减朱颜。”(杜荀鹤《维扬冬末寄幙中二从事》),此例的“怕见减朱颜”正处在动宾、状中两可之间,表明其语法过程尚在进行之中。而例(2)~例(5)已彻底虚化为状中式,“怕”已完全虚化,成为一个典型的副词。
第三阶段:“副词的功用靠所跟实词,连词的功用靠所在的句子的组织,这就是虚词受其分布的环境制约”④。副词向连词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置于一个独立的结构之前。从句法位置看,副词“怕”多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用来修饰动词或整个动词性短语,由于主语往往省略,这样在句法形式上,“怕”多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句首,从而为表揣测语气的副词“怕2”进一步虚化为假设连词“怕3”奠定了句法基础。
从语义方面看,副词“怕”表“恐怕、或许”义,是对未来的一种推测,具有未然性,与“假设”是相通的,所以很容易向“如果”义转化。“如果”类连词出现的语境是前面提出一种假设条件,后面必然出现唯一的结果。当这种合适的语境出现时,副词“怕”便获得新的语法功能,转化为假设连词。例如:
(12)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满眼里、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宋·辛弃疾·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此例比较特殊,“怕”所在句中出现“时”,董秀芳认为“早在南北朝时,‘时’与表示假设的连词‘若’合用,意义已经虚化,成为一个语法成分,并不真的提示一个时点,而只是表示一个假设的前提。但南北朝时的用例还不太多,唐以后就较为普遍了,元末明初则极为盛行。”⑤如果将此句“时”看作是表假设的关联标志,那么“怕”看作连词较妥,此处可理解为:“如果没有其他事物陪伴在你身边,感到孤独凄凉,(你)可以多栽种竹子。”如果此处“时”表“……时候”讲,看作是副词,此处可理解为“没有其他事物陪伴在你身边的时候,恐怕会凄凉,(你)应该多栽点竹子。”此例可以视为副词“怕”向假设连词“怕”过渡的一个例子。
副词“怕2”转化成假设连词“怕3”的过程中,语境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不是假设连词“怕”使句子变为假设句,而是句子本身有假设关系,假设连词“怕”作为形式标记把它记录下来。总之,假设连词“怕3”的形成是语义、语境、句法位置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释:
①李英哲、卢卓群:《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49页。
②马清华:《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语言研究》,2003年第6期,第65页。
③杨玉玲:《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语文学刊》,2005年第5期,第72页。
④段德森:《副词转化为连词浅说》,《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1期,第49页。
⑤董秀芳:《论“时”字的语法化》,《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