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永 侯喜林 张爱民
(1.徐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4;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牛蒡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素初探
张洪永1侯喜林2张爱民1
(1.徐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4;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从开沟深度、播种日期、栽培密度、生育期4个方面对新林一号牛蒡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徐州地区秋播牛蒡栽培开沟深度应为110 cm,播种期为10月10~20日,栽培密度为10 000株/667 m2,生育期为240~250 d。春播牛蒡栽培开沟深度应为110 cm,播种期为4月10日,栽培密度为11 000株/667 m2,生育期为120~130 d。
新林一号 牛蒡 影响因素
新林一号牛蒡是江苏徐州天马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市蔬菜研究所与沛县正阳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共同选育的牛蒡新品种(徐审菜200201号),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耐储藏、产量高、表皮金黄等优点,符合牛蒡出口产品要求。为了能在徐州地区推广新林一号牛蒡新品种,根据当前牛蒡高产栽培技术[1~7],结合当地栽培实际,对其生产配套技术包括开沟深度、播种日期、播种密度、生育期对牛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品种在徐州地区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新林一号牛蒡。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5-2007年在江苏徐州丰县范楼镇进行。试验分为春播和秋播栽培2种,每种类型都从开沟深度、播种日期、播种密度、生育期4个方面进行试验。
①开沟深度 春播和秋播均设 80,90,100,110,120 cm深5个处理。
②播种日期 春播设3月20日,3月30日,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5个处理;秋播设9月20日,10月1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5个处理。
③播种密度 春播和秋播均设9 000,10 000,11 000,12 000,13 000株/667 m25个处理。
④生育期 春播设100,110,120,130,140,150 d 6个处理,秋播设210,220,230,240,250,260 d 6个处理。
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秋播和春播牛蒡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他栽培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中产量计算只包括一、二级品产量的平均值。一级品以肉质根长度达70 cm以上、茎粗2.5~3.5 cm,无茎粗大于0.6 cm以上的侧根为标准。二级品以肉质根长达50 cm以上、茎粗2 cm以上为准;三级品及级外品已不再统计。其中一级品占到总产量的75%~80%,价格比二级品高30%在右。
2.1 不同开沟深度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开沟深度在100~120 cm时,在肉质根长度、一级品率上处理间无差异显著,但与80~90 cm相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上,110~120 cm处理与100 cm及以下处理相比,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开沟深度110 cm与120 cm处理相比,产量差异无显著,但是从开沟成本方面考虑,以110 cm时为宜。
2.2 不同播期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秋播牛蒡播期过早,肉质根长度有所增加,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播期过早,抽薹率也较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品质下降;10月10日,10月20日播种与9月20日、10月1日、10月30日处理相比,产量有显著差异,10月10~20日播种产量达到1 508 kg/667 m2。一级品率上,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与10月1日及以前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与播种过早抽薹率高有关系。因此,秋播的最佳播期为10月10~20日。春播牛蒡产量及一级品率,4月10日与4月1日、4月20日相比,差异都达显著水平,因此,春播牛蒡最佳播期为4月10日。
2.3 不同栽培密度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秋播牛蒡栽培密度在10 000~ 11 000株/667 m2时,产量和一级品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一级品率9 000株/667 m2与12 000株/667 m2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秋播牛蒡的适宜栽培密度为10 000~11 000株/667 m2。春播牛蒡栽培密度在10 000~13 000株/667 m2时,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一级品率却差异显著。因此,春播牛蒡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1 000株/667 m2。
2.4 不同生育期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秋播牛蒡在生育期达到230 d后,肉质根长度增加无显著差异。生育期在230~250 d时,产量达到最高,与其他生育期相比差异显著。一级品率在240~250 d时,与其他生育期相比差异显著,因此,秋播牛蒡最佳生育期为240~250 d。春播牛蒡在生育期达到120~140 d时,与其他生育期相比,产量达差异显著水平,生育期在120~130 d时,一级品率最高,且与其他生育期相比差异显著,因此春播牛蒡最佳生育期为120~130 d。
表1 不同开沟深度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播期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栽培密度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表4 不同生育期对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①牛蒡适宜在耕作层厚的砂土中生长,开沟深度以110 cm为宜,这主要是从开沟成本、地下水位的高度及一级品率来考虑的。第一,增加深度,开沟成本增加很多;第二,有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如开沟过深,地下水通过开的沟,会上渗到牛蒡的根部,造成牛蒡根部病害加重而腐烂;第三,一级品要求肉质根大于70 cm即可。
②秋播牛蒡播期不能过迟,其原因:一是播种过迟,产量低;二是天气变冷时,苗龄还太小,不易安全越冬。田间允许出现一定的抽薹率,控制在2%以下也能得到较好的收益。但春播牛蒡如果播期过早,早春冷空气活动频繁,幼苗有冻死的情况出现,易造成缺苗。播种越早,缺苗现象越严重。
③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肉质根的长度、产量及一级品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超过一定时期后,产量、一级品率又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空心率在上升,容重下降,商品率下降,统计产量也随之下降。
④采用本试验结果,适宜的开沟深度、播种日期、栽培密度、生育期4个参数综合使用的田块,2005-2007年在丰县范楼镇示范推广应用,产量较邻近同类型非综合使用的田块增产13%,一级品率也提高了11%。
[1]张启强.牛蒡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3):19-20.
[2]刘文振,魏超,刘现明,等.无公害牛蒡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6):6.
[3]袁永胜,徐鲁政,李德福,等.牛蒡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蔬菜,2007(3):27-28.
[4]李群.牛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7(6):54-55.
[5]孙丰宝.露地春播牛蒡无公害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4):36-37.
[6]谢同波,丁亚铃,袁国明.秋播牛蒡的高产栽培[J].上海蔬菜,2005(2):34-35.
[7]李群.牛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16):8-9.
[8]苏瑞臣,李朝恒,李君,等.秋播牛蒡抽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长江蔬菜,2005(5):11-12.
Preliminary Report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urdock Yield and Quality
ZHANG Hongyong1,HOU Xilin2,ZHANG Aimin1
(1.Xuzhou Institute of Vegetables,Xuzhou,Jiangsu 221004;2.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effect of furrow depth,sowing date,planting density,growth period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burdock cv.Xinlin No.1 were studied in Xu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utumn,the furrow depth of 110 cm,sowing date of October 10-20,planting density of 10 000 per 667 m2,and growth period of 240-250 d should be choosen.In spring,the depth of furrow of 110 cm,sowing date of April 10,planting density of 11 000 per 667 m2,and growth period of 120-130 d should be choosen.
Xinlin No.1;Burdock(Arctium lappaL.);Cultivation technology
10.3865/j.issn.1001-3547.2009.24.022
张洪永(1975-),男,农业推广硕士,农艺师,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电话:0516-83762392,15950689001。E-mail:zhy87203@gmail.com
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