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04-05 12:47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果农产业化

谢 云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谢 云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我国苹果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促进苹果生产发展、增加果农的收入意义重大。通过对山东栖霞、山西平陆等苹果主产地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为关键等措施来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苹果产业化;问题;对策

苹果是食用最广泛的、名副其实的世界性水果品种,栽培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苹果主产区。自1992年起,我国苹果产量首次超过美国并一直名列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189.03万hm2,产量2 401.11万t,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量的18.8%和27.2%,占世界苹果总量的37.0%和35.8%[1]。

1 苹果产业化概念及必要性

1.1 苹果产业化概念

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笔者认为苹果产业化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农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贮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苹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运转机制和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对此概念的理解要把握3点:其一是苹果产业化的特征是产前、产中和产后三领域整体化;其二是苹果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是龙头企业,以它带动生产基地和果农进入市场;其三是苹果产业化的核心是形成企业与果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1.2 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和国内市场对水果需求的不断增加,苹果生产已成为我国水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很少,比较优势不强,竞争力较弱,与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苹果产量的提高,国内相继出现了“卖果难”、“果农增产不增收”的困难局面,导致果农积极性不高,给苹果产业发展带来了种种阻力。

2 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苹果单产水平低、优果率低、专用品种匮乏

(1)单产水平低 虽然我国是第一苹果生产大国[2],但从单产水平看,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2001年我国苹果单产为8 339.9 kg/hm2,相当于日本的38.7%,美国的34.2%,甚至比亚洲各国的平均水平还要低515.4 kg/hm2[3]。究起原因一是自然灾害严重,二是生产管理低效、投入低、经营不善。

(2)优果率低 优质高档果不仅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国际竞争力也强。目前我国苹果优质果率为35%左右,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不足5%。而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的优质苹果率高达70%,可供出口的高档果率也在50%左右[4]。

(3)专用品种匮乏 鲜果企业和果品深加工企业对水果品种要求不同。由于我国生产的大部分苹果还是用作鲜食,人们普遍认为苹果越甜品质越好。在近些年的苹果种植热潮中,各苹果主产区也是大力推广糖度高、酸度低的苹果品种。一些酸度较高的传统苹果品种如“国光”等,因外观不佳,口味偏酸,已在许多地方被果农淘汰[5]。而正是这种苹果,适宜用作苹果深加工的原料。

2.2 苹果深加工业发展不足

(1)品种单一 我国苹果深加工品种单一,加工转化率低。欧美等国家的苹果加工企业,都是在以一种产品为主要品种的基础上,兼做其他产品。如苹果浊汁、苹果果糖、苹果干酒、苹果全粉及速溶粉等,其果品加工转化率为40%~70%。而我国大部分苹果加工企业都只生产一种深加工产品,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周期短,设备利用率低,且加工转化率不足10%[6]。

(2)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苹果深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果农利益联结松散,带动效应不明显。据调查,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很多“合同”是口头协议或“君子协议”,真正签订订单的比例较低,且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龙头企业对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甚至出现坑农害民的现象,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经营。

2.3 果农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果农合作经济组织是果农自愿参加的,以果农经营为基础,以苹果及其加工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果农合作经济组织架起果农与市场的桥梁,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服务,使果农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链接。但是由于它自身和客观的原因果农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1)经营起点低,规模小 现有果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方式大多数是由专业大户或技术能手发起的,他们能带动周边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但实力有限,经营起点低,发展产业和商业经营的规模偏小。

(2)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果农合作组织都是以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销等初级服务为主,而对加工、销售等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服务项目开展得较少,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缺乏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随波逐流,而无积极应对、参与竞争之力。

(3)对农民利益保护不够 一些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无风险保证金,大的收益都归入业主、龙头企业、运销大户等实体手中,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造成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证。

2.4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我国许多苹果产业化经营的实体是由公司企业、市场组织、服务组织等非农民组织牵头组成的,它同参加产业链的农民的利益分配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苹果产业化发展顺利时,只是收益分配的问题,但到经营不利的时候,就会爆发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使参加苹果产业化经营的各方都能从中受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3 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市场是产业化经营的巨大动力源泉,也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苹果产量的增加,苹果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卖果难”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市场需求、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生产销售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苹果产业化经营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

(1)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带来高的附加值和超额的利润,形成竞争壁垒,保持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随着苹果生产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靠实施品牌战略来占领、开拓市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苹果产业经营者的共识。

(2)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优质安全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果品标准化生产成为苹果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标准化生产有促进苹果生产的市场化,延伸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等作用。推进标准化生产,政府应建立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法规,为苹果产业标准化提供政策支持。

(3)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既要建设苹果及其加工品的销售市场,又要建设苹果产业化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既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又要注重国际市场的建设。调查中了解,山东栖霞苹果连续5年出口创全国最高纪录, 拿到多国“通行证”,市场前景广阔。

3.2 以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1)种植区域的调整 在我国某些地区,由于思想狭隘及舆论误导,果农不管当地的光、热、水、土等条件,在非适宜地区盲目种植苹果树,有时在适宜地区却栽培了不适宜的品种,由此造成我国苹果单产过低。要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逐步淘汰非优生产区果园和优势区域的劣质果园。从财政资助、税收减免、基础建设投资、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全方位扶持优势区域发展优势品种,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布局。

(2)种植品种的调整 一是提高良种比例。控制金冠、元帅、秦冠等传统品种的栽培面积,迅速推广红富士、新红星、新乔纳金、新嘎拉、华冠等优新品种。山东栖霞苹果新品种的栽培比例高达90%以上。二是调整种植栽培模式。我国苹果品种繁多,按成熟期不同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3类。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实行合理的品种搭配,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鲜果上市。山东栖霞苹果已形成了30多个品种,早中晚熟品种5∶25∶70的合理结构[7]。

3.3 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1)通过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首先,政府应在针对鲜果企业和果品深加工企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分别实施;其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立项为龙头企业配套建设苹果基地,利用项目带动产业的发展;再次,政府可以在贷款程序上,优先审定项目,适当放宽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最后建立苹果产业化经营专向资金和风险资金。对具有国际品牌潜力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使之成为苹果产业化的“辐射源”。这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基本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2)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密切企业与果农间的关系 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龙头企业与果农之间的纽带,是苹果产业化稳定发展的基础。由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苗木、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农民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通过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并按果农出售苹果的数量返还部分利润。还可以积极探索果农以土地、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3.4 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为关键,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各地要借扩大农民专业协会试点的机遇,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引导和帮助果农,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基本形式,组建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果业协会或苹果专业合作社,为果农开展技术指导、物资供应、果品贮藏、加工、运销的系列服务,也可以代表果农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最大限度地返还果农。同时还要积极扶持和精心培育一批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高起点、高标准的市场主体,使之成为苹果产业化的“枢纽点”。

[1]杨振锋.国内外苹果质量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9,(1):3~5.

[2]庞守林,田志宏.中国苹果国际贸易结构比较分析与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4,(2):38~43.

[3]刘英杰,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产业发展——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3,(10):44~48.

[4]李 军,张振华,葛毅强,等.我国苹果加工业现状分析[J].食品科学,2004,(9):198~204.

[5]杨曙光.苹果主产区要引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N].农民日报,2003-07-05(8).

[6]刘晓红.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分析[J].乡镇经济,2006,(7):15~17.

[7]胡国峰.栖霞苹果拿到“多国通行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10-16(11).

2009-02-26

谢 云(1976-),女,湖北荆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1.023

F326

A

1673-1409(2009)01-S085-03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果农产业化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