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丽
在一堂数学新授课后的交流中,一个学生高兴地站起来说:“现在这样上课,和以前相比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而且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老师能马上解释,这样我就理解了。自己能提出问题。不仅开动了脑筋。而且印象很深刻,觉得比以前那样上课好。”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自律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突然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这正是小班化教学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小班化教学——拉近教师与后进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1、对症下药,沟通心灵。小班化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情境,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他们成绩差的现状。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具体分析,各个突破。由于小班的人数少,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2、开通“绿色通道”。小班化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对学生作业作精细的批改,特别是增加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面批和个别辅导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指导。因而,在小班里,教师在兼顾全体学生的同时,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后进生。对于他们教师还可开通“绿色通道”,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平时做练习卷或单元考试时。可以先给几个后进生单独进行考前辅导,让他们对一些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以便做题时可以过关。每当分析试卷的时候,除了把同学们没掌握的知识或错误率较高的题分析讲解外。对于后进生做错的内容我都单独和他们分析讲解。这样,既不浪费其他学生课堂上的时间,提高了分析试卷的有效率,又让我们的后进生对没掌握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二、小班化教学——采取多样的方法,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1、努力提高后进生的课堂注意力。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充满诱惑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然后发挥小班里小组的优势,经常请小组齐回答问题。这样一听到指令,同桌A马上会拉起C的手提醒他注意,随时准备齐答问题,防止易开小差的同学漏学了知识。当然,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后进生的可接受性。比如,在教学《包装中的学问》时,对于四块肥皂的包装,要求其他同学至少想出两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计算包装面积,而对后进生只要求想出一种包装方法并会计算面积。当他们顺利完成任务时。还要毫不吝啬地给予“你很认真!”“你真棒”等表扬。这样,既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只要能找到后进生的爱好和特长,即“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加以引导,同时多给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他们就能从中得到锻炼。通过观察。发现后进生有一共同特点:办事热情较高,交给他们的工作能做好。我就利用他们这一闪光点,让他们担任数学小组长。平时分发本子或资料时,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落实。事后这几个后进生一到上数学课就非常积极,上课也听得很认真。作业也不再拖拉了。
3、完善激励制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后进生数学计算时往往比较马虎,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充分运用并完善了激励机制:如当页的作业全对的,就在这页作业上给他一个五分:如果连续两页作业都是五分的就奖励一个小五角星:每页作业既全对又写得认真的,就在五分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小五角星;最后,我还告诉他们,两个小五角星折合一颗小红星。得到的小红星将被贴在学习园地里。等到期末和其他同学得到的小红星进行评比,谁红星多,谁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
三、小班化教学——采用科学评价,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1、对后进生的表现,随时评价。在课后,教师可以召集后进生和他们交流,谈谈他们最近的表现,并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大表扬,让他们意识到“×××同学在进步,我也有进步,老师表扬了我,我还要继续努力”。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要加以赞赏,如表扬学生的动手能力:“你今天画的三角形的高很标准,真是好样的,希望继续坚持,争取把新图形的高也画得这么好!”通过表扬孩子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积极、乐观、有毅力地学习,即使面对有困难的学习任务也不会轻易放弃。
2、对后进生的表现,全面评价。对后进生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习好坏的标志,而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学生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解题能力等方面。甚至可以是有关课外的数学知识。
3、对后进生的表现,多次评价。教师的一句表扬、一次鼓励将会成为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对于后进生这点尤其重要。我们不能吝惜表扬和鼓励。每当他们有进步时。就把赞赏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