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设疑法浅谈

2009-04-03 01:18胡风华吴菁华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孔乙己自学题目

胡风华 吴菁华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如愿以偿达到不教之境呢?这需要教师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学习的钥匙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把就是“自学设疑法”。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疑”之重要。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和内容,自我设疑。自我辨析,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之源,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以为设疑只是教师的事,教师固需精心设疑,学生也需要跟着教师的设疑去探索思考,但仅有此是不够的,要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如果一味地只是教师设疑,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也将丧失殆尽,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将受到束缚,最终学生也会变成被老师牵着线的“风筝”。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设疑,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才能掌握学习的钥匙,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能够达到不教之境。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自学设疑呢?

1从题目入手设疑读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剖析题目,大胆设疑,然后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能高效率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同时,也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最后一课》,指导学生自学时,可以让学生从题目人手,主动设疑:为什么这堂课成了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老师和学生会有什么反应?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让学生带着这些疑虑去学习课文,不仅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而且学生能自觉地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就会跳起来摘“桃子”。

2从词句入手设疑品味

文章,就好像佳肴,个中滋味,要通过其中的词语、句子去咀嚼、去品味,才能体会。如教朱自清的《春》,可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时。自我设疑。如读“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地斜织着”,一个本体,怎么用三个喻体来比喻?这三个喻体,分别突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雨不是布,为何用“织”字?再如教《孔乙己》时,学生在读到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时,可引导学生设疑:“大约”跟“的确”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孔乙己最终死了没有?如果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更进一步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写出《离开酒店之后的孔乙己》这样想像性的续篇。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很自觉地去努力探讨,从而悟出精确词句对表达的作用,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经常这样,学生的自学也就不会囫囵吞枣,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就会有很大提高。

3从内容入手设疑明旨

古人云“文以载道”。任何一篇文章,作者都有其写作目的,在自学文章明了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人手,进一步去探讨文章的中心,如读完《陋室铭》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设疑:作者为何要给自己的陋室写一篇铭文,还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志趣呢?学生学会了寻根究底,就会明晰文中作者所寓含的旨意,从而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写作当中也就能逐渐做到“文道统一”。

4从篇章入手设疑辨“法”

文章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是有一定的法度和目的的。剖析文章的结构及其表现手法,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学以致用。如教《海燕》时,读完全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设疑,作者用赞美海燕来赞美无产阶级革命者,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用这一手法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好处?

再如教胡适的《我的母亲》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材料人手设疑探讨: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自己成长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何只选用了这四个?每个事例各有什么代表性?如果选用更多的或少用一两个事例可不可以?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加以引导,联系我们要写的《我的妈妈》或是《我的爸爸》,你会怎样组材?通过这样的设疑剖析,学生就能理解这些写作方法,并逐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要教会学生设疑,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文章的重点、难点,抓准文章设疑的切入点,然后教给学生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设疑,认真探讨,经常这样让学生寻根问底,让学生从敢疑到善疑。“不教之境”是可以达到的,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也必将在质疑、解疑中得到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孔乙己自学题目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孔乙己(下)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