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跃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在中学时代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我认为自学能力是建模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自学。
1教师要强调自学的重要性给学生自学创造学习时间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量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2加强阅读指导为建模创造必要的条件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面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以分析解释。然后要求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总结规律建立物理模型
在高二开始上物理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读物理书,我还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几个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⑧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除此之外,在开始时,我在课前还拟定了一些预习提纲,用小黑板写好,挂在班级上,供他们预习时参考。物理学科的重要知识常伴有实验是现行高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因此,在教学中对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双刀单掷开关、双刀双掷开关、二极管等的作用要讲清楚,对伏安法测电阻、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典型实验,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其原理。对限流、分压式电路的选取,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原因,更要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到实验室操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对实物连线要让学生亲自操作,以便掌握。
对高中物理中的弹簧的讲解,要要认识其基本性质,是理想弹簧的基本性质,弹簧是伸长还是压缩,要画图,总结弹簧问题就是那么几种处理方法,对板块模型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要对相关的物理规律的认识必须清楚,总结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