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苏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势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基层党组织面对的社会结构与分层、社会思想观念、社会组织方式等完全不同于过去,运用传统的方法来动员社会面临着许多深层次挑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积极主动调整方式方法,大力探索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动员社会的途径和措施,切实提升自身的社会动员能力,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社会动员面临的主要挑战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上海城市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比如,社会流动趋于频繁,社会阶层分化加大,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由单一主体向多主体转变,社会成员的自主性意识逐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动员模式对青年白领群体的影响力开始减弱,等等。基于这些变化,基层党组织动员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结构中不同群体的需求呈现明显差异,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动员面临较大挑战。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上海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所有制结构上,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新变化,有以“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为主的弱势群体;有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等为主的社会中间层群体;有以企业、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导者为主的相对富裕群体,等等。随着上海社会结构的逐步分化,新的社会结构中不同群体需求差异日益明显,既表现在消费需求方面,也表现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方面。比如,对于一般的白领群体来说,他们的主要需求体现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要求政府对涉及自身财产增殖的投资领域进行有效监管等,这个群体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愿望偏低;对于社会结构中相对弱势的人群来说,最主要的需求则体现为要求政府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面对利益冲突时对该群体进行利益保护等。社会结构中的不同群体对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也意味着传统的以同质性需求为基础、追求整齐划一效果的社会动员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基层党组织要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就必须在动员内容上更多地考虑差异性需求间的有效衔接。
2.城市基层社区越来越呈现为“陌生人”构成的“流动”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动员日趋复杂。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一方面,当前上海城市社区以较快的速度成为陌生人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既有融入群体、寻找归属感的需求,又有扩展私人独立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变动越来越普遍,流动已成了城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使得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困难增大,社区成员对参与公共活动的态度较为多样化,社区党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努力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社区居民拥有的资源情况、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运用的方式方法等。
3.群众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多样化取向,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引领和倡导社会动员所必需的共同价值导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多变的特点。从社会思想的内容上说,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正确的与错误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交织,呈现出多样的形态。从社会思想的发展过程说,随着经济发展、体制转轨、现代社会变化的节奏和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越来越快;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人们思想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更大了,呈现出多变的特征。应该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多变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但也要看到,这对党组织如何以“一元化引领多样化”,增强党组织社会动员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基层党组织要开展有效的社会动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重构新时期社会动员的价值基础。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动员能力的总体方向和路径
探索有效的党组织工作与动员机制,必须在继续发扬和完善传统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近些年来基层社会转型的新特征,建立制度化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新机制。
1.把握基层社区社会空间的组织活动,建立党在新时期社会动员的组织基础。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一个主体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社会。我们党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和谐,在活力迸发中产生秩序,在利益协调中达致均衡。这些年来,城市基层社区自发组织起来的娱乐、健身、互助等组织快速发展,表现为数量快速增加、活动领域不断拓展、功能和作用日益重要,凝聚和团结了社区中的一批群众。从社会管理和控制以及利益诉求的表达来看,组织化是一个基本要求和趋势。虽然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但所有的社会人至少都有一个组织归属。目前,社会人的组织归属的形态主要有单位组织、维权组织、民间组织和群众自发性的活动组织。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把凝聚社会的重点放在加强党对这四类组织的领导和引导上,推动基层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实现组织化、有序化。
2.营造基层社区“多方共治”的社会秩序,确立党在新时期的治理基础。城市社区中有各类党组织和行政组织、驻区单位、企业和民间组织等,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政府一元主体的社会管理与多元主体合作下的社会建设并存,呈现出多方共治的发展趋势。当前,基层社区中一些公共事务就是通过这个共治系统的动员来实现的。上海城市社区的党组织从1997年开始就被赋予了协调、整合各种社区组织关系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个“领导核心地位”虽是自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但真正的获得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社区的党组织要根据基层社区组织的结构功能情况,探索并逐步构建多方共治的制度规则和运作机制,形成多方共治系统,为建设新权威并开展有效的动员创造有利条件。
3.探索社区核心文化建设,构造新时期社会动员的价值基础。社会成员能否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集体的认同感,是有效开展社会动员的重要心理基础和主要动力来源。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前及初期基层党组织能有效开展各项社会动员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体系是紧密相关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观念日益多元,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力下降,社区空间内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巩固和加强。在这种背景下,上海的社区管理部门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尝试着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守望相助”、“邻里和睦”等价值基点,试图把社区“家园化”,进而重塑一种“温情”的“生活空间”,重新构造一种新的价值认同基础。但是在城市社会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流动加快的背景下,单纯向“传统文化认同”回归又面临了一系列困难,需要对“营造什么样的价值认同”、“如何营造价值认同”等进行思考和探索。
三、基层党组织社会动员机制建设的现实切入口
1.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主导的“项目化”引导机制,促进社会性组织的充分发育,构造社会动员的多维组织网络。通过项目化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基层党组织动员社区民间组织积极投身到有利于社区建设的公共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社区(街道)往往有一定相应经费,但分散在民政、文教、综治以及市政等科室的相关条线工作经费中,这不仅使得其公共性变得不突出,而且受条线分割的影响,原本应以区域性、公共性为目标的社团发育与公共服务也被“分割”了。为了更好地发挥资金的综合效应,建议设立“社会发展与公共福利基金”。由于该基金是面向区域性的,体现社区建设整体价值与目标,因此它应在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由社区党组织来负责它的整体规划、立项计划以及最终审批。具体的组织结构框架:一是以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中心为主,设立一个“基金项目资质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使命有两个:审核参与招标的社团的资质(如果没有合法登记显然不具备这种资质);根据团队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每次给予其一个资质认证——该认证直接影响到某个社团下次参与招标的成功率。二是以社区社工协会、相关条线派出的联络员为主,设立“项目指导委员会”。目前,在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中,社工协会虽然是单独注册的团体,但其主要的职责范围相对较小。从章程上来看,主要是“搭建一个学习、交流与资源整合的平台”,开展培训和联谊活动。一旦协会成为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的主要单位,其业务指导的功能将会大大凸显。三是以社区委员会、主要条线部门的联合办公机构以及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企业为主,设立“项目招标与评估委员会”。该委员会广泛征求社区需求,结合相关条线的具体工作安排,以项目化的方式对社区主要团队展开招标,并负责对参与竞标的团队进行评估。考虑到该委员会涉及到的事务范围相对较广,因此可以考虑结合条线部门的专业特点设立分支委员会(比如社会福利与保障委员会等)。通过上述组织架构,一个充分追求区域性福祉、体现公共性的基金有可能在社区党组织的引导下有效运作起来,这对于促进社会发育、整合社区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完善街居制框架下党的基层组织系统。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作为街居制框架下的党的组织系统,其工作对象和工作领域已变得日益复杂,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动员能力。一是发挥核心领导地位。街道党组织要加强对驻区单位的影响,强化对体制内外资源的汲取与运用功能,促进形成积极活泼而又广泛的社区参与新格局。居民区党支部要形成对物业、业委会、各种社会性活动组织的有效影响,完善和拓展基层党建的网络,逐步将社区内具有影响力的党员代表、最活跃的社会性团体中的党员代表、最主要利益群体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从而使居民区党支部的权威得到有效的保障。二是谋划社区公共事务。街道和居民区党组织要抓好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区居民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方面,要通过社区民间组织等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民生需求,并切实予以解决;一方面,积极发挥社区党员作用,比如可以探索把社区中具有不同专长和兴趣的党员分别组成专业化的工作委员会或活动小组,参与各类社区公共事务,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重要社区问题。三是发挥基层民主引导作用。街道和居民区党组织要在居民区选举等传统领域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特别是针对当前因环境问题、业主维权问题等社区居民自发的“有组织集体行动”,要发挥自身的组织网络优势,进行快速预警,并通过对其中的各种“精英”施加影响进行有效引导,努力避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四是发挥社区民间组织作用。党组织定期组织街区内的活动性团队交流、共享经验,并引导它们进入街区内的公共服务与公共决策领域;在社工站的配合下,定期展开有关的培训项目,提升团队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技巧与工作理念;定期组织一些专项活动,努力促进街区内的社会性团队关注自身所处的街区环境。
3.加强党组织对“两新”组织工作上的有效渗透,努力在互利中开展动员。这些年来,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委提出的要求,全市各社区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现从“组织覆盖”到“工作覆盖”的发展,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今后,要重点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努力提升“两新”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一是以企业和居民“双满意”为抓手,建立一批模范示范单位,既有效地影响企业的运行方式,又切切实实地为居民和企业带来便利。二是建立社区内企业间、企业与居民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现在许多街道都已经建成了性能较好的政务网站,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外挂一个供企业员工、居民交流的板块(比如“生活在某某社区”),并发布一些主要供需信息和就业信息,打通驻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交流通道。三是充分调动社区内的资源(比如居民中的政府公务员、学校教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公益性的面对企业的普及性培训,同时以较为生动活泼的方式普及党的知识与时政信息。
4.探索社区核心文化建设。有学者在研究了大量成功的“价值基础”构造案例后提出,要成功营造“共同的价值认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经验上的可信度、经历上的可测量度和叙事的可靠性。从社区成员的角度来看,经验上的可信度要求党组织所提供的“价值”在经验上是可信的;经历上的可测量度要求党组织所给出的“价值”必须是可以被最大限度现实化的;叙事的可靠性则是社区成员对党组织宣传的内容所做出的可信性评估,如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宣传的理念,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价值和规范的内化上接受党组织的引导。一是逐步明确社区核心文化的努力方向。比如,这种价值基础涵盖了社区中不同社会阶层成员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它是以一种宽松而融洽(非紧张、非对抗)的氛围为基点,包含了全体居民对社区公共利益的充分重视,暗含了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及其供给者的充分尊重,显示着居民群体对不同意见和不同需求表达的充分宽容,展现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力量,社区党组织在营造包括上述四个方面内容的价值基础过程中,要在营造方式上予以不断更新,摆脱以往的简单说教式宣传模式,结合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在人们的内在理念与现实境况之间寻找到某个恰当的契合点,并以一种可信的方式传递给社区居民。
作者系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干部、上海大学博士生
■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