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文化月”活动看高校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2009-04-01 06:38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2期
关键词:经典国学教育

韩 涛

摘要:21世纪初,回归传统、复兴国学的热潮悄然兴起,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孔子文化月”活动的举办不仅凝聚了高校的人文资源和智力资源,而且为推动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孔子文化月;国学;经典;教育

2008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举办了以“走近孔子,寻求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孔子文化月”活动,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举办了六场学术报告,组织了两个论坛(洙泗论坛、国学论坛),每周放映孔子文化专题纪录片,举办百部国学名著展、孔子生平事迹展等。“孔子文化月”活动,不仅凝聚了一批有志于学习、弘扬孔子文化的国学爱好者,而且为推动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举办“孔子文化月”活动的起因

1.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评价孔子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写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继承了上古三代的历史文化,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与发挥,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伦理范畴。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2.孔子文化与人文精神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孔子上承夏商周三代之传统,从礼乐制度中发掘其人文内涵,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先导。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破除了对鬼神的膜拜,将人类的关切集中到人类自身。孔子把人类的目光从虚幻的鬼神世界和未知世界转移到人类自身和现实世界,思考现实世界的秩序和人类的生存生活问题,奠定了儒家文化的教化功能和现实主义伦理倾向。

孔子“以文化人”的内涵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而“化”的结果是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是人的根本性存在,它自然、粗朴,抑或带有野性,还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应该是文化所化之人,享有质与文的完美结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化之于人,是那样重要。所以孔子崇尚三代文化,倾心于文化的传播,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作春秋,为教化万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资源。

3.孔子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杨叔子院士曾经在许多场合讲:“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人文,就等于丢失了身份证,成了地球上的黑人黑户,只是一个种族,不能称之为民族。”文化传统毁灭掉很快,然而重建起来就难了,重建不了就成了失落的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弦歌不绝,铸就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传统,这一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其生命之源就在于国学之传承,经典之传扬,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见,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实现民族的真正崛起;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国学,换言之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国学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其人文传统,主要体现在仁者爱人、厚德载物、以民为本、诚实守信、和而不同等方面。国学的普及关键在于经典教育。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这是一个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安身立命的文化滋养。

当前,传统学术文化的断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大学生在学习上明显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认为学习国学对于升学就业毫无用处,而忽视了其对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影响,结果导致理想信念淡薄,思想上崇尚非主流、边缘化,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这一切都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有关。要扭转这个局面,只有靠普及国学,开展经典教育,提高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道德礼仪方面的修养,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感。

三、如何让国学走近大学生

1.更新教育观念,厘正对国学的错误认识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说:“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化的‘人文修养,这样就会使人倦眼顿开,欣然为乐之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培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就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应该以此为精神。

高校应把国学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坚决摒弃教育观念上的工具理性思维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确立国学教育的重要地位,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来取代说教灌输。如果教育只是功利性地培养人们的工具理性,那就抹杀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价值意义。教师体罚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拜金主义流行、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诸多现象表明,传统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丢失已经造成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失序,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陷。现在看来,要挽救大学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必须通过国学教育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伦理观念。

2.加强对国学的学术研究

现在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国学或儒学研究机构,这是大好事,说明国学得到了重视。国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国学教育的前提,学术的繁荣会大大推进国学的进一步普及。目前,国学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文史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现实原因大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而一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一大批国学教育人才,还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国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3.经典教育进课堂

现在的大学课程体系中,英语是必修课,且所占比例很大,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却非常少,这是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不尊重,可能导致民族文化血脉的自我斩断。因此,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设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选取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文物遗产、金石篆刻、书法、国画、国乐、中医、民俗、民间艺术、古典建筑、传统服饰等方面的经典内容开设选修课,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国学的主阵地。

4.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

根据“孔子文化月”活动的经验,笔者认为校园里国学活动在国学教育中还是起着很大作用的。例如,可以采取“五个一工程”,即每所高校一个“人文大讲堂”,每个星期一个专题,每个月一个沙龙,每个学期一篇论文报告,每年一次文化考察。如此下来,学生定会有很大收获。

总之,高校应努力打造国学普及平台,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和了解国学,比如,成立有实力的国学社团,举办国学沙龙、经典诵读、经典征文、传统文化辩论会、演讲、展览、古乐演奏、实践考察等活动。国学内涵极其丰富,高校应采用多种形式,使国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国学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耳濡目染,要身临其境,要自觉践行,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大学国学梁启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梁漱溟.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3]杨朝明.孔子的智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4]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责编:博雅

猜你喜欢
经典国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