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刍议

2009-04-01 04:32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自动化管理

刘 斌 查 群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出现。如何有效推进后勤社会化工作,明确权责,转换运行机制,抓好配套机制,最终求得实效,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后勤改革;自动化管理;管理信息库

中图分类号:G4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238-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逐步深入, 如何更加有效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高校扩招面临的“瓶颈”问题,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讲,如何通过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人、财、物的管理,是各院校需要认真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明确高校后勤改革的市场化原则,遵循市场机制推进改革

由于历史原因,遵循小而全的原则,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十分完备、独立的后勤服务体系,小到幼托附小,大到膳食餐饮、师生住宿,基本上涉及各个行业,俨然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系统中,后勤人员是高校教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高校后勤事业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后勤人员“吃皇粮”的日子不再,这种身份的转变是相当困难的。对于创建历史较短的高职院校来讲,后勤人员还有可能都是创建学校的元老。学校在后勤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原有后勤职工的岗位、技能情况,定岗定编,一方面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通过转岗分流,最终形成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为骨干构建的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体系。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学校后勤管理目标标职能的实现。

二、明确产权,分清后勤管理职责

在构建学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时候,我们往往遇到以下情况如:剥离后的后勤实体与学校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后勤实体与学校双方的责、权、利分不清楚。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明确运营主体和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需在实际过程中加以不断磨合。在改革初期各校普遍建立了后勤服务实体,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同时学校另行组建后勤管理处,形成了事实合同上的甲乙方关系。甲方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应在研究后勤改革的政策、制定学校后勤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反馈上下工夫。乙方应当在市场化运作和配合学院积极开展服务育人、维护学院可持续发展两点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建立一定的自营成本,按照相关财务规定,完善运作模式,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要在事实上分清服务实体和行政主管间的职责、功能。在业务开展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创造更加优良的后勤保障条件而运作。

由于现在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要逐步地将各种服务实体推向社会,归根结底是管理体制上的一种改革。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划拨给实体的各种资产并没有完全明确产权,那就意味着在将来的后勤资产管理中会有漏洞,实际运作过程中很难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完整和保值。所以,在后勤社会化之初,就应当细致地进行清产核资。在对后勤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地完善后勤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计提工作。加强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对其的运营进行完全的成本核算,真实反映后勤固定资产的经营成本,建立完善相关的资产收益考核体系。

三、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库建立和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

对于学校来讲,由于后勤体系的庞杂,其涉及的人、财、物的管理科目相对较冗杂,跨度和深度大。存在着信息发生量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们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益,后勤管理的信息库建立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系统在应用程序开发上,需充分掌握后勤管理的内在规律,尽可能简化用户操作界面,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要具有全面系统的账务处理能力,以适应后勤管理的需要。系统以对物品购入、支出信息的登录为基础数据来源,用计算机的存储资源模拟存放管理科目,完成对后勤管理的使用分析、账务处理及盘点、统计报表等工作。以后勤管理中的较重要方面如后勤物品管理来讲,它就必须具有物品购入、物品支出、调整物品库存数量、打印物品单、查询、统计报表等六项基本功能。它对从某一物品代码、数量、单价、管理类别、采购员信息开始,到一种物品的一次支出过程为信息单位,登录支出物品的代码、数量、单位、请领单位及请领人等信息的录入,反映库存物品的数量,甚至是随时了解物品库存情况,核对物品库存账目及收入、支出及调整明细的有效途径,为后勤管理人员提供详尽、丰富的报表功能,既有购入、支出及调整的明细台账,也有各种库存统计报表,方便其的预、决策,为其进行科学管理提供翔实有效的资料,切实提高管理绩效。

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的各个领域,在改革的进程中必然受到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与学校的总体改革相配套,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认识接受能力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相呼应。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进.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依然是高等学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5,(22).

[2]张凤昌,梁立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作者简介:刘斌(1962- ),男,江苏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副处长,研究方向:后勤管理;查群(1971- ),女,江苏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自动化管理
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机制探究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分析